天天看點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作者:蕉蕉客

血肉模糊的父親被擡回來,左臂已經沒了,身上有些地方已經長了蛆,母親一看立即暈厥過去,我站在父親的遺體旁,嫂子和姐姐給父親擦洗幹淨,換上便裝,我們把父親擡進原本為祖父準備的棺材,母親說,你們快喊一聲“爸”吧,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我們全家哭成一團,看着釘子落下,釘在棺材上,就像釘在我心裡一樣。

這是佟麟閣将軍犧牲70多年後,他的兒子佟兵的回憶與訴說,幾十年過去了,父親犧牲的慘狀,仍深深地刻在了佟兵的腦海裡。

佟麟閣,抗戰中第一個殉國的将軍,他犧牲後不久,次子佟榮芳因為常被父親喚作“小兵”,遂将自己的名字改為了佟兵,父親去世的那年,他隻有12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壯志未酬的将軍</h1>

佟麟閣的原名叫做佟淩閣,因犧牲後報紙搞錯了他的名字,誤寫成了佟麟閣,是以這個名字也流傳了下來。

佟麟閣生于1892年10月29日,是河北高陽縣人,七歲時,佟麟閣拜在舅父門下,天資極高,擅長書法,十六時就考入了當地的縣衙做了繕寫員,每月能掙十兩月銀。

彼時的佟麟閣并不滿足寫寫畫畫,他想戎馬戰場,當一個能文能武的士兵,1912年,佟麟閣投到馮玉祥的部隊,很快就憑着自身的努力得到了對方的賞識。

入伍27年,佟麟閣步步高升,一路做到了軍長,他很得馮玉祥的器重,也是個極其優秀的将領。

佟麟閣的妻子叫做彭靜智,是位十分堅強的女子,她婚後不久,就随丈夫住在軍中,組織随軍家屬紡紗織布,大量制作軍服,為此,馮玉祥還誇她是個模範夫人。

1925年,佟麟閣的次子在甘肅出生,也就是我們本文所說的佟兵,當時的佟麟閣任甘肅隴南鎮守使,全家人都跟着他轉戰南北。

1927年,北伐戰争,佟麟閣被困在前線,彭靜智不顧警衛員的阻攔,毅然跨上戰馬,帶着年幼的佟兵直奔戰場,給丈夫送去軍饷解困。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麟閣與彭靜智以及次子佟兵的合影

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組建了哈兒抗日同盟軍,佟麟閣被提拔做了軍長兼任哈爾省代主席,但不久後,抗日同盟軍就被解散,佟麟閣一心想抗日報國,此時的他卻投靠無門,無奈隐居起來,等待時機。

1934年,佟麟閣等來機會,宋哲元親自請他出山,他表面是負責軍事,但佟麟閣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軍事的訓練團長,他訓練的人裡有東南亞華僑,人數多達1500名。

佟麟閣在訓練團時,曾對1500名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閣若不身先士卒者,君等可執往天安門前,挖我兩眼,割我兩耳。”

此話一出,聞者無不對佟麟閣敬佩,他的名聲和威望也越來越高。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麟閣用過的印章

同年7月,訓練團的人發現了兩個日本騎兵,由于大家訓練出色,出手也十分果斷,其中一個騎兵被訓練團的人擊斃,另一個卻僥幸逃走。

佟麟閣接到消息後,察覺到事情不對,立即帶人去視察,為了防止事情突變,他提議把集結在廊坊的五千名日軍消滅,以免日後造成更大的禍患。

但很遺憾,佟麟閣的先見之明并沒有被上級采納,正在大家猶豫要不要與日本人産生摩擦,日軍突然發起了攻擊,派出了30多架飛機襲擊了佟麟閣所在的南苑軍營。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麟閣指揮士兵在盧溝橋抗戰

1937年5月,北平陷入危局之中,4個重要通道都被日軍占領,就在這關鍵時刻,盧溝橋事變發生了,當時身為29軍的軍長宋哲元回了山東探親,身為副軍長的佟麟閣便擔負了軍事指揮。

在軍事會議上,佟麟閣下了指令,發誓要與盧溝橋共存亡,誰也不許後退一步。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人的飛機經常挑釁地飛來飛去,但身為副軍長的佟麟閣卻不願意退縮,他整日呆在軍營,思考對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2">将軍之死</h1>

在盧溝橋事變之前,佟麟閣是個孝子,對父母極其孝順,隻要有時間休假就回家探親,但事變之後,他一次都沒有回家,為此,佟麟閣覺得愧對雙親,他還給妻子寫了一封這樣的信:

大敵目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代供子職,孝敬雙親。

當這封信送到佟家後,全家人并沒有責怪他,反而異常擔憂,他們了解佟麟閣的心性,也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軍人。

7月26日,宋哲元下了指令,讓部隊撤去北平城内的中南海,時任副軍長的佟麟閣本應該帶頭撤離,因為此時的南苑已經被日軍包圍,如果不及時撤走,誰也不知道日軍會不會突然發動攻擊。

可是指令下來之後,佟麟閣卻不願撤走,在他看來,如果自己帶着部隊走了,那麼留守的人必定會陷入危險中,人心不安定了,北平也會被拱手讓給敵人。

為了完成宋哲元下的指令,佟麟閣讓副參謀長帶領軍部的人先撤。

他自己則與南苑的官兵以及訓練團的學員們,發誓定要守住南苑,不讓北平落在日軍手中。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盧溝橋戰鬥的士兵

與此同時,身邊留下的人也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佟麟閣身邊有一位16歲的副官,叫做王守賢,他怕自己犧牲後家人悲痛,便托佟麟閣把存折帶回去交給自己的家人。

由于這位副官跟随佟麟閣多時,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在接過存折後,佟麟閣猶豫了,他把存折還給了王守賢,并說:“你随軍部撤回城内,還是你自己拿着吧!”

随後,佟麟閣摘下了自己的金十字架,一并交給了王守賢,讓他帶回了北平城内,交給妻子彭靜智。

彭靜智拿到這枚十字架後,忽然淚如泉湧,她明白了,丈夫這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堅守在南苑。

1937年7月28日,日軍集中十萬以上的兵力,在幾十輛坦克的掩護下,從三面發起攻擊朝着南苑裡的29軍進攻,空中和地面都有敵人的襲擊,南苑頓時陷入了一片火海中。

敵人的炮彈落入馬廄中,上百匹戰馬被大炮炸死,29軍卻沒有撤退,他們拿着簡陋的武器抵抗日軍的瘋狂進攻,上午十一點,佟麟閣接到指令撤去永定門,他帶着手下的人邊打邊退。

但駐紮在南苑的士兵和騎兵隻有5000多人,其中還包括1300名學員,戰鬥力極弱,真正能打仗的隻有3000人,佟麟閣帶着戰鬥力最弱的學員抵抗兇狠的日本軍隊,結果可想而知。

戰鬥打到最兇的時候,日軍架起了40門重炮和30架戰機,一同朝着南苑軍部東南角發起猛烈攻擊,此時的佟麟閣已經退無可退,他在南苑的某個村莊遭到日軍圍堵。

日軍為了更快地消滅佟麟閣,竟然把機槍架在了村民的屋頂上,據後來活下來的人回憶說,地上全都是被日軍打死的戰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中午一點鐘,佟麟閣指揮部隊,想突圍出去,但就在這關鍵時刻,敵人的兩架飛機飛來,朝着佟麟閣等人瘋狂射擊,他的右腿被擊中,衛兵想把他拉下去包紮傷口,佟麟閣卻說:“個人安危事小,抗敵事大!”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後排右起:佟麟閣、趙登禹

就在他忍痛繼續指揮時,敵人的飛機再次沖過來掃射,一顆炮彈扔了過來,剛好丢在佟麟閣的戰馬旁邊,他本人頭部中彈,壯烈犧牲,死的時候隻有45歲。

佟麟閣中彈犧牲後,他的警衛員高弘錫僥幸突圍,去佟家彙報情況時,高弘錫不敢将佟麟閣犧牲的事告知,他隻說佟将軍受傷住院了,随後便把佟麟閣随身攜帶的懷表交給了彭靜智。

彭靜智卻覺得不對,如果丈夫受傷住院,沒必要把随身攜帶的物品送回來啊,彭靜智開始質問丈夫的下落,高弘錫見瞞不住,便把實話說了出來。

原來佟麟閣中彈後,高弘錫想扶着他去安全的地方包紮,但他們隻走了十幾步路,佟麟閣就停止了呼吸,幾個警衛員悲痛萬分,他們想把佟麟閣的屍體帶回北平。

就在這關鍵時刻,偏偏遇上了敵人的飛機來轟炸,無奈,高弘錫等人隻好把佟麟閣藏在村民搭建的山藥架下,期間,他一直守着佟麟閣的遺體,直到日軍全部撤退,才敢出來。

當時,村裡有個混混好吃懶做,見佟麟閣死了之後,竟對他身上的懷表起了貪婪之心,試圖悄悄取走,為此,高弘錫還和他起了争執。

過後,為了不暴露身份,高弘錫把佟麟閣藏在山藥架下,一個人回了北平報信。

彭靜智得知丈夫犧牲的噩耗後,悲痛萬分,在傷痛過後,彭靜智瞞住公婆,立即托人去尋找佟麟閣的遺體,第二天,紅十字會就派車去村裡接回了佟麟閣。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麟閣

此時他們才知道,跟着佟麟閣突圍的訓練團學員,幾乎全都死在了敵人的炮火下,他們的屍體被好心的村民掩埋,草草地葬在了路邊。

遺體接回來後,也就有了我們文中開口的那一幕,因為天熱,佟麟閣的遺體開始腐爛,身上也長滿了蛆,他的左臂也不見了,彭靜智在看到丈夫的遺體後,當場暈厥。

7月29日,佟麟閣的遺體被家裡清理幹淨,裝入棺木,由年幼的佟兵和母親一起扶着靈柩離開了家中,從此,他們開始了8年的流亡生活,但總帶着屍體走,也不是個事。

為了讓佟麟閣能下葬,彭靜智把棺木停放在了雍和宮東邊的柏林寺,廟裡的方丈很敬佩佟麟閣為國捐軀的精神,他冒着殺頭的風險,悄悄地把佟麟閣的棺木埋在了柏林寺廟裡。

為了不被人發覺,方丈還在埋葬的地方砌了一個池子掩蓋,這個秘密一直到抗戰結束後,才被曝光出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4">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h1>

安排丈夫下葬後,彭靜智帶着孩子們躲進了一家法國醫院,幾天後又悄悄地搬回了東裱褙胡同的空房子。

安定下來之後,佟兵和姐姐溜出去打聽,回到了之前居住的東四十條,才發現房子被日本人占領了。

彭靜智知道這個消息後怕極了,為了不讓家人暴露,她把東裱褙胡同的房子賣掉,全家搬去了崇文門内的彙文國小,佟兵也改了姓,他用了母親的姓,叫做彭榮芳。

期間,彭靜智帶着家人不斷搬家,給孩子們換學校就讀,有些人知道他們是佟麟閣将軍的親屬,便在暗地裡資助他們,讓彭靜智和孩子們熬過了那段艱苦的日子。

但搬家和隐瞞身份,還不是最苦的,讓彭靜智最難的是,公婆總會問起兒子的下落,每當這個時候,彭靜智心裡就悲痛萬分。

她不敢說,也不能說,她隻能撒謊說丈夫去打仗了,或者是自己寫封假信來安慰公婆。

佟麟閣在之後父母相繼去世,但他們在生前活着的時候,始終不知道兒子已經走在了他們前頭。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捧着父親遺像的佟兵

1938年7月28日,佟麟閣死後的第一個忌日,彭靜智買了酒菜,帶着孩子們分頭繞路去了柏林寺廟會合,對着佟麟閣埋葬地點磕頭祭拜。

丈夫去世後,家裡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彭靜智身上,她買了一台機器織襪子去買,拿到錢後再到日本人那裡買配給的棒子面。

靠着微薄的積蓄和收入,彭靜智養活了20多口人,這其中還包括了從鄉下來的窮親戚。

1944年,佟兵考入輔仁大學,一次因為誤會,他被僞警察局抓走,硬是被扣上了參加某個活動的罪名,為了救回兒子,彭靜智忍痛賣掉了金手镯。

這個镯子,是佟麟閣在結婚20年周年時,送給妻子的紀念禮物,也是彭靜智身上最後一件貴重物品,之後,為了佟兵的安全,彭靜智讓他休學離開了北平。

一家人的悲苦日子,一直持續到1945年抗戰結束後,次年7月28日,國民黨政府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佟麟閣的遺體也從柏林寺轉到了北平香山蘭澗溝的坡地上。

為了紀念佟麟閣,西城區的一條路被直接更名為佟麟閣路,遷墳那天,無數群眾自發來送行,他們沿途擺上祭品,送佟麟閣将軍最後一程。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而彭靜智一家人,隻有在遷墳時,才能扶着佟麟閣的的棺木大哭一場。

與此同時,和佟麟閣一起舉行國葬的,還有一位叫做趙登禹的将軍,他的情況比佟麟閣更慘,為了避免暴露身份,趙家一家都回到了鄉下。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趙登禹

趙登禹遷墳那天,沒有家人去送行,還是佟兵帶着妹妹,代替趙家人參加了送葬儀式。

回憶起這段經曆時,佟兵頗為遺憾,時隔幾十年後,他仍然不知道那位冒死将父親下葬的老方丈的名字。

1949年4月1日,原本在重慶和談的張治中坐飛機離開,降落在了已經解放的北平,飛機駕駛員叫做賈式良,是佟麟閣收的義子,回南京前,他勸彭靜智帶着孩子一起去南京,但被彭靜智拒絕。

隻有佟麟閣的大女兒和四女兒,為了尋找早前撤走的夫家,登上飛機離開了北平,後來她們輾轉去了台灣定居。

新中國成立後,彭靜智全家過上了平靜的生活,隻是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

佟兵從北京醫學院畢業後,被分到了一家醫院的藥房工作,但六十年代左右,因為形勢變化,佟兵的身份受到了質疑,身為國民黨家屬,他們成了重點被審查的對象。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兵

每到過節的時候,佟兵等人就會被派去南苑做勞動,而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的父親在這裡犧牲,為國捐軀,為何身為兒子的他要被送來這裡勞動呢?

文革爆發後,彭靜智一家受到了波及,佟麟閣的遺物全都被抄走,那個被彭靜智視為生命的懷表和金十字架也未能幸免,佟麟閣路也被改名為四新路,佟兵也成了“反動軍閥”出身。

不久後,彭靜智和兒子一家十幾口人被迫回到老家,佟兵因為住在嶽父母家,僥幸躲過了這一劫,成為了家中唯一留在北京的人。

1966年,佟兵給周總理寫信,很快得到了回複,但并未得到落實,不久,彭靜智在河北老家逝世。

1976年,佟兵想找鄧小平求助,他找到了曾經出任過國民黨參謀長的三姐夫,再由他找到做史良秘書的親弟弟,幾番輾轉後,史良答應替佟兵送材料給鄧小平。

很快,佟麟閣的親屬就受到了幫助,佟家的幾個孩子都順利地回到了北京,隻是佟家的大兒媳在回北京的路上,不幸去世了,彭靜智也死在了河北老家。

1979年,佟麟閣被追認為烈士,墓地也被修整,彭靜智的骨灰也在1968年移去與丈夫合葬。

佟麟閣身後事:遺體被警衛員藏在山藥架下,送回家時身上已經長蛆壯志未酬的将軍将軍之死将軍後人的悲苦歲月

佟麟閣墓地

佟麟閣犧牲多年後,佟兵也在尋找他犧牲的具體位址,但因為當時與他參加戰鬥的人,活下來的很少,即便有幸存者,也大多數不在了,是以佟麟閣的犧牲地找起來異常困難。

一直到2005年,在北京市檔案館的幫助下,佟兵等人找到一位當年的目擊者,确認了佟麟閣犧牲的地點就在北京豐台大紅門的時村。

幾十年過去了,日本人架着機槍的屋頂已經拆除,被氣派的高層住宅取代,藏佟麟閣遺體的山藥架也建起了幾間平房。

但隻要想起當年戰鬥的慘烈,村裡的老人卻曆曆在目,永生難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