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省回歸之路,這些高職務叛徒,注定被釘上曆史恥辱柱

台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回歸之路一路走得并不順利!

近年來,美台沆瀣一氣,在危險的路上越走越遠;日本從中作梗,煽風點火。這兩天,美國政客又在台駐美機構“更名”上做文章、使陰招,布林肯在接受議号質詢仍然表态“保台”;島内“漢光演習”正在進行,台對美巨額軍購持續推進……

寶島問題越來越受到各方高度關注,諸多原因造成回歸之路一波三折,其中一個不容回避的原因就是,在幾個重大機遇期的關鍵時間節點上,我軍内部出現了幾個高職務的叛徒,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寶島的回歸程序。

1.

原計劃1950年4月解放台灣,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叛變,成為解放戰争中職務最高的叛徒,坑殺400多名黨員骨幹,導緻共産黨潛伏在國民黨内的最大内線、中将參謀次長吳石英勇就義。

1950年是解放TW的一個重大機遇期,由于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老鄭”被捕後投敵,成為我解放戰争中職務最高的最大叛徒。其出賣台共組織,緻使島内400多共産黨員骨幹遇難,包括國民黨參謀次長吳石被捕英勇就義。

“老鄭”原名蔡孝乾,1908年出生于台灣彰化縣花壇鄉。作為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蔡孝乾參加過中央紅軍的長征,是唯一參加過長征的台灣人,抗戰時期曾任八路軍總政治部敵工部長等職。

二戰結束後,台灣重歸中國版圖,延安根據地指定當時表現十分優秀的台籍幹部蔡孝乾為負責人,回到台灣專門負責發展黨組織并擷取重要情報。“老鄭”就是其從事情報工作中對外稱呼與黨内同志聯絡時的代号。

1946年5月,中共台灣省工委在台正式成立,蔡孝乾任書記, 當年7月回台開始全面開展相關工作,黨組織正式在台運作。

由于離開台灣已有十八載,家鄉變化很大,蔡孝乾剛開始的工作并不順利。随着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台灣的工作提上了議事日程。當時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以1950年4月攻打最為适當。

此後,為盡快解放台灣,蔡孝乾帶領中共台灣省工委,利用台灣人民的反蔣情緒,在各地建立“武裝工作隊”發動起義,積極發展組織,截至1949年底,中共台灣工委成立3年多時間,發展黨員已達1300多人。

然而,就在我在台發展黨組織,秘密展開對敵隐蔽戰線攻勢時,國民黨當局已有所警覺,并加大對中共地下黨組織襲擾破壞。1949年7月,有人撿到一份台共刊物《光明報》,蔣介石大為震怒,限期破案抓捕我地下黨員。

國民黨保密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專門負責偵破工作。這個谷正文本就是中共的一個叛變,是山西汾陽人,考入北京大學。九一八事變後秘密加入共産黨,抗戰爆發後,任115師偵察大隊隊長,被國民黨逮捕後叛變,加入國民黨軍統局,成為一名軍統特務,深受戴笠的賞識。在國民黨敗退台灣之際,獲得蔣介石重用,在台島内有“活閻王”之稱,專門從事對中國大陸的颠覆滲透工作。

在谷正文的強烈攻勢之下,蔡孝乾于1950年1月29日被抓捕,但他隻報了假名字和假身份。當時,國民黨并沒有完全掌握蔡孝乾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一天飯後,蔡孝乾謊稱:為表示感謝,願意帶他們找共産黨的據點。負責看守的國民黨小特務立功心切不知其中有詐,離開看守所後,蔡孝乾設計甩掉“尾巴”逃了出來。

然而,給回歸之路留下重大隐患的是,蔡孝乾雖然跑掉了,但其被捕時,公文包裡記事本上留下了一長串名單,其中有“吳次長”三字,此人正是國民黨“國防部”中将參謀次長吳石。吳石中将是共産黨潛伏在國民黨内最大的内線,被稱為“密使一号”,為我軍提供了大量絕密軍情。

在台期間,吳石将軍曾将《台灣戰區戰略防禦圖》等絕密情報拍成微縮膠卷交給女情報員朱楓帶回上海華東局。

在這被國民黨擷取的筆記本中,蔡孝乾用真實姓名、職務記錄了重要聯絡人,這是隐蔽戰線的大忌。他的這一低級錯誤不僅讓吳石付出了生命代價,還讓阻礙了我們的解放事業。

蔡孝乾逃脫後不久,國民黨保密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并不善罷幹休,經多方偵獲得知蔡孝乾潛伏在嘉義農村。1950年3月中旬,第二次被捕後,蔡孝乾預感再難脫逃,信仰動搖的他提出一個條件,讓已同他姘居兩年的妻妹馬雯娟來監獄同住。

谷正文滿口答應之後,蔡孝乾漸漸叛變,供出了分布島内各地的地下黨員名單,其中包括華東局女特派員朱楓。據不完全統計,蔡孝乾投靠國民黨後,共有400多名在台黨員以“匪諜”罪名被抓捕,造成中共台灣省工委成立以來的毀滅性打擊,組織幾乎全部瓦解。

2.

台灣省回歸之路,這些高職務叛徒,注定被釘上曆史恥辱柱

1949年金門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未能攻下金門。1950年北韓戰争爆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解放軍渡海攻台難度倍增,國民黨和解放軍隔海對峙的态勢基本确立。

1950年春夏之交,解放軍曆時58天粉碎了國民黨海南島陸海空軍立體防禦,共殲滅國民黨軍5個師9個團,解放了整個海南島。

然而,也就在同一時期,國民黨抓捕中共台灣省工委的重要幹部,随後,中共台灣省工委下屬組織全部破壞,共抓捕1800餘人,武裝基地也遭到破壞。從此,中共在台活動轉入低潮。

1950年6月10日,吳石和陳寶倉中将等在台北近郊馬場町英勇就義。女特派員朱楓被國民黨從沈家門抓捕,身中7彈,英勇就義,時年45歲。這一案件是國黨退守台灣後的第一大案,震動了整個T灣島。

蔡孝乾叛變後,任職于“國防部”保密局、“國防部”情報局等情報機關,授予少将銜, 1982年10月,因病在台北病逝。

3.

台灣省回歸之路,這些高職務叛徒,注定被釘上曆史恥辱柱

1955年,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協同發起一江山島戰役,解放一江山島。此後,台灣當局控制的地區僅限于台灣島、澎湖列島、台灣周邊島嶼以及大陸沿海的金門島和馬祖列島。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第二次金門炮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台灣稱為八二三炮戰,是指發生于金門及其周邊的一場戰役。國共雙方以隔海炮擊為主要戰術行動,是以被稱為炮戰。

1958年及其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福建省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懲罰性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

炮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國民黨軍隊随後開始反擊。炮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标,後期重點封鎖海上運輸線,以圍困金門。炮戰伊始,國民黨軍隊猝不及防,損失慘重,後因得到美國海軍護航支援,維持金門補給線。

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直至1958年10月初,解放軍宣布解除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炮擊,雙日不炮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大陸方面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态,直到1979年中國大陸和美國建交為止。

1979年,解放軍宣布停止炮轟金門,開始尋找兩岸和平統一的方法。兩岸在經過十多年的友好發展之後,在上世紀90年代,以李登輝為首的民進黨人執掌大權,企圖将台灣分裂出祖國。為了應對這種局面,解放軍在台海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1996年,解放軍集結數十萬大軍,準備一舉解放台灣。當時西太平洋的局勢很危險,美國兩支航母編隊開赴西太平洋地區,頻繁在台海挑釁中國。日本也在蠢蠢欲動,因為當時日本的海空軍力量确實要比中國強。

在我台海軍演的關鍵時刻,李登輝放話公開解放軍即将展開的一系列行動,不少言語證明對我行動了如指掌。解放軍情報部門立刻對内部進行詳細的排查,解放軍軍械部部長劉連昆少将、空軍劉廣智少将等人都因為洩密被抓起來。

劉連昆少将早在1992年就加入台灣軍情局,還是台灣軍情局的少将,在台海危機期間,不斷将解放軍在台海的裝備情況和訓練狀況洩露給台軍情局;劉廣智則将解放軍在台海前線的空軍基地和戰機數量,訓練水準也告訴了台相關部門。由于情報洩密嚴重,解放大業再度擱深淺。

台灣省回歸之路,這些高職務叛徒,注定被釘上曆史恥辱柱

結束語:透過戰火的硝煙看曆史,看不見的敵人永遠比看得見的敵人更危險,看不見的敵人永遠比隐藏在我們内部的敵人更危險。無論在哪個曆史時期,叛徒禍國殃民,注定會被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