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樹基本資訊
榆樹屬于榆科榆屬, 别稱:白榆、家榆、榆錢、春榆。榆樹也是城鄉綠化的重要樹種,可作西北荒漠、華北及淮北平原、丘陵及東北荒山、沙地及濱海鹽堿地的行道樹、庭蔭樹、防護林及“四旁”綠化樹種。也可在庭園孤植或群植。在幹瘠、嚴寒之地常呈灌木狀,用作綠籬。還可自野外掘取制作盆景。

二、榆樹形态特征
榆樹是落葉喬木,高達25m,徑達1m。樹幹直立,枝多開展,樹冠近球形或卵圓形。幼樹樹皮平滑,灰褐色或淺灰色,大樹樹皮深灰色,粗糙,不規則縱裂。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1.2~3.5cm,緣多重鋸齒。3~4月先花後葉或花葉同放,花兩性,紫褐色,聚傘花序簇生在上年生枝的葉腋。4~6月果熟,翅果近圓形,長1.2~2cm,頂端有凹缺。
三、榆樹生長習性
榆樹是喜陽性樹種,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擇土壤。根系發達,抗風力、保土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快,壽命長。耐幹冷氣候及中度鹽堿,但不耐水濕。抗污染,葉面滞塵能力強。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沖積土及黃土高原生長良好。
四、榆樹幼苗繁育
1、播種繁育。
整地備床:選地勢較平坦、排水友善、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地或壤土,播前1年秋季深翻25cm,施用腐熟廄肥2500kg/畝,結合翻地施肥,施入50%辛硫磷乳油制成的毒土,翌春土壤解凍後,整平地面,然後做床備種。
選種催芽:随采随播,但調入的種子需用冷水浸種3~5h,使種子充分吸水。再撈出後與2倍濕沙混拌均勻,攤曬在地面上鋪的席上或大的容器内,每日翻動3~5次,使種沙均勻受熱,視種沙濕潤程度适當噴水,保持适宜溫濕度,夜間堆起用草簾或麻袋蓋上,待2~3天後種子萌發,部分種子剛剛露白時及時播種,高壟或高床播種。
播種直播:高壟底寬60cm 面寬30cm、高15cm,在壟面上按溝間距15~20cm,開寬3~5cm ,深1.5~2cm的播種溝。大壟雙行條播,把種子均勻地播入溝中随後覆沙土1cm并稍加鎮壓。高床在床面按行距15~20cm,橫向開寬3cm、深2cm播種溝條播4~5kg/畝,播後覆土1cm并鎮壓。 播前灌透底水,播後幼苗出土前盡量不澆蒙頭水。在适宜的土壤溫度、濕度下,播後5~6天開始發芽出土,10-15天苗木可全部出齊。當苗高3cm時間苗,苗高5~7cm時定苗,壟面保留22~25 株/m。間苗後及時澆水。
苗期管理:苗期應常松土除草,全年灌透水4~5 次,6-7月追施硫酸铵4~5kg/畝,每隔10~15天追施1次,連續2~3次,8月上旬停止追肥。苗期及時噴酒90%敵百蟲800~ 1000倍液毒殺榆紫金花蟲。全年進行2~3次抹芽,8月初可停止摘芽,保留部分側枝。
2、扡插繁育。
秋季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選當年生、充實粗壯的枝條,截成長15~20cm 的插穗。秋采種條,剪取插穗後按粗細不同分别混沙貯藏,翌春扡插。春采種條,剪取插穗後按粗細分别浸水1~2天,每天換水1 次,使插穗充分吸水,3月上、中旬,按株距20cm大壟單行扡插,或按20cm×40cm整平的苗床上扡插。
扡插後澆1次透水,以後要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達10cm時,可減少澆水次數。6 月中句和7月中、下句可适當追施2~3次硫酸铵15~20kg/壟。8 月中旬左右可停止追肥、澆水。苗高5cm時,進行第1次抹芽保留2~3個芽,苗高10cm時,第2次抹芽,選留一個生長健壯的芽培育,其餘的萌芽全部抹掉。苗高60cm時,進行第1次修枝,剪掉苗高1/2以下的側枝。7月下旬苗木生長旺盛時期,進行第2次修枝,剪去苗高2/3以下的側枝。
五、榆樹大苗栽培
播種苗第2年進行大壟單行移植,移植時适當修剪苗根和側枝。移植株距20cm,如水肥條件好,撫育管理及時,2 年苗木高可達1.8m以上、地徑1.5cm以上。每畝可産2年生大苗5000株左右。為了培育良好的主幹,采用“冬打頭、夏控枝”的修剪方法,即在早春移植1年生播種苗時,剪去苗幹的60%~70%,夏季選留一個生長健壯、直立向上的枝條作主枝,其餘側枝或競争枝進行短截,以控制側枝生長,培育通直粗壯的主幹,多培育2~3年的移植苗。
六、榆樹的用途
枝幹:榆樹邊材淡黃褐色,而心材則為暗灰褐色,其結構稍粗,紋理較直,結實耐用,可以用來制作車輛、農具、家具、器具、橋梁、建築等。
樹皮:榆樹的樹皮可以作醫藥以及輕、化工業之用;榆樹的葉子可作飼料。榆樹的樹皮、樹葉以及翅果都可以藥用,可以起到安神、利小便的功效。榆樹樹皮研磨亦可用作輔助食品。
果實:榆樹以果實、葉、樹皮、根入藥。榆錢,春天沒有出葉之前,采摘沒有成熟的翅果,去除雜質之後曬幹。樹皮,把樹皮剝下曬幹,或者夏天及秋天剝下樹皮,曬幹或鮮用。葉,夏秋兩季采摘,曬幹或鮮用。根皮秋天采收。榆錢有安神健脾的作用,有利于神經衰弱、食欲不振。榆樹皮、葉具有安神。
七、榆樹病蟲害防治
榆樹病害:
1、潰瘍病
受害的榆樹通常在皮孔以及修枝傷口的地方發病,初期病斑不明顯,顔色較暗,皮層組織變軟,為深灰色。發病後病部樹皮組織壞死,枝、幹部受害部位變細下陷,縱向開裂,産生斑,長成一圈,植株幹枯死亡。小樹、苗木當年死亡,大樹則數年後枯死。防治方法:發病初用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或者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塗抹防治。
2、枯枝病
初期症狀不顯著,其皮層開始腐爛也沒有較為明顯的症狀,隻有小枝上葉片萎蔫,葉形甚小,剝皮可見腐爛病狀。此後病皮失水幹縮,并會生發朱紅色的小疣。若病皮繞樹枝、幹一周,則導緻枯枝、枯幹。
防治方法:及時修剪枝條、清理病蟲枝和病蟲木以及枯立木。
3、炭疽病
發病初,葉片上産生形狀不規則的病斑,淺黃色或灰白色,後期病斑産生黑或黑褐色粒狀突起,通常呈放射性排列。嚴重時,樹葉變黃,提前脫落。防治方法:在落葉時,可以噴灑1:3:100的波爾多液或45%的代森錳鋅500倍液。
榆樹蟲害:
1、榆紫金花蟲
是一種常見的林木葉部蟲害,也稱為為榆紫葉甲,喜歡吃樹木的嫩葉和嫩枝,主要危害榆樹生長,對其他樹木危害相對較小。成蟲鞘翅有紫紅色條紋。1年發生1代。成蟲在土内越冬,翌春樹葉發芽時出來為害。雌蟲開始産卵在小枝上,以後産在葉上,卵經5~7天孵化為幼蟲,幼蟲在5~6月間大量出現,經20~30天老熟後入土化蛹。老一代成蟲此時也下樹越夏,8月間新羽化的成蟲和越夏的老成蟲又上樹為害,直至10月下旬成蟲再下樹越冬。幼蟲、成蟲均為害葉片,大發生時常把樹葉全部吃光。
防治方法:1、可采用3%高效氯氰菊酯藥劑,按1:200比例進行噴灑。2、早春當成蟲上樹時,在成蟲産卵之前,人工震落捕殺。 3、噴灑90%的敵百蟲800~1000倍液,毒殺幼蟲和成蟲。
2、榆毒蛾
識别特征:成蟲:體長約12毫米,翅展約25毫米。體和翅呈白色,而足的胫節和跗節橙黃色。卵:形狀為橢圓,顔色呈灰黃色,卵表面覆寫有灰黑色的分泌物,成串排列。幼蟲:老熟幼蟲體長約30毫米,身體為淡黃色。幼蟲在每節的背面有白色的毛瘤,毛瘤的基部周圍呈黑色,腹部的第1~2節有黑色的較大毛叢。蛹:長約15毫米,淡綠色,頭頂有黑褐色毛束。
防治方法:幼蟲盛發時期,需要噴灑20%滅掃利乳油2500~3000倍液,或者對植株噴灑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