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當老師的你,會甘願放棄體面的工作,到大山深處養雞嗎?

我相信很多人是不會願意的,除了父母的百般阻擋之外,很多人也是放不下面子的。
可是面子在現實的面前又價值幾何呢?
01 曾經教書育人的劉曉崗
劉曉崗是從大巴山通過讀書走出去的窮孩子,父母為了供他讀書欠下了不少的錢。
從小懂事聽話的他,自知父母供他讀書的艱難,是以他對于讀書,是加倍努力的。
他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畢業之後,他回到當地成為了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離家近且收入穩定,還有一位談了5年的女朋友,父母和他自己對于當下的生活都感到很滿意。
為保持這樣的生活,他更加努力踏實地工作。不僅在課堂上抓學生的成績,也時常到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
每次家訪,熱情好客淳樸的家長們都會邀請他留下來吃飯。在當地人的飯桌上有一種他特别喜歡的食物——舊院黑雞。
舊院黑雞的肉,是越嚼越香,而且雞皮還非常厚,吃起來很糯味道很鮮。
02 為情棄文的劉曉崗
他以為自己的一生,會一直過着這種穩定平淡而幸福的小日子。
到了要與女朋友談婚論嫁之時,女方的父親,不願意自己見過大世面的女兒。一直跟着劉曉崗在小地方一輩子,提出了要劉曉崗在重慶買房子的要求。
劉曉崗不是不答應,而是壓根無法答應。當時他的工資隻有700塊錢一個月,父母供他讀書欠下的錢,也是剛剛還完。
想在重慶買房子至少要30萬元,憑借着當時他自己的能力,重慶買房簡單就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盡管與他相愛多年的女友善解人意地告訴他:“隻要我們相愛,我們一定會度過一切難關。”這讓劉曉崗的心裡得到很大的寬慰,也如此地堅信着。
可當女朋友的父親跪在劉曉崗的面前乞求地說:“放過她吧,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面對這一切,讓劉曉崗的心裡感到很心酸無奈又複雜,與女朋友一起堅守的信念,也在一點一滴地瓦解。
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妥協,同時也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心: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真正地意識到錢的分量是這麼重。也許錢,買不到很多的東西,可如果他有錢,他和女朋友就不用承受被迫分手的痛。
有了錢,他的父母也不用這麼勞累辛苦在地裡扒食,看收成過日子。
當他和父母說出,不想再當老師,要辭職去養舊院黑雞時。他的爸爸沉默了,媽媽卻哭了,淚水止不止地往外流。
試問時至今日,天底之下有哪對農民父母,會心甘情願地允許孩子,辭去旱澇保收老師的鐵飯碗,回到這大山來養雞?
看着母親的淚水,劉曉崗那一顆熾熱創業的心刹時降了溫,有點心涼。他隻好說道:“媽,我明天還是去教書。”
當天夜裡,劉曉崗躺在床上的時候,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着。腦海是頻頻地冒出兩種想法,去創業吧,趁年輕不要老了後悔。
可是去創業了,父母不支援要怎麼辦呢?
那一晚上,劉曉崗可以說是一個晚上都沒有睡着過。最終還是被創業之心,占據了上風。
03 開始養殖舊院黑雞的劉曉崗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到了百裡坡,對着這一片土地,在腦海構想了他未來的發展方向。
幸運的是,父母對他下定決心創業也不再反對。他的父親還從親戚那兒給他借來了兩萬塊錢,讓他有了第一筆寶貴的啟動資金。
他的母親還跟随着他上了山,成為了他免費的勞工。
還有他18歲的妹妹,也從大城市回來盡心盡力地幫助他。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劉曉崗雖然說,即見過黑雞跑,也吃過黑雞,可是大規模地養殖黑雞,他得算是一位門外漢。
他用啟動資金購買回來的20000隻黑雞苗,每天都在死亡,到最後隻剩下幾十隻。全家人每天辛苦付出不說,到最後虧得連本金都沒有收回來。
首戰以失敗告終的劉曉崗,并不死心。他打算再去打親戚,再借一筆錢回來進行資金周轉一下。放着好好的老師不當,一個大學生回來養雞,又有哪個親戚會把血汗錢,借給他打水漂呢?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種下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這一點都不會錯的。因為當年他當老師,認真教學,得到了當地學生家長的認可。
其中一位老支書更是器重他,得知他如今創業急需要錢。便把家中僅有2000塊借給了他,還有一些曾經的學生家長,更是先把家裡農作物、玉米、蕃薯都賒給他來喂雞。
劉曉崗看着這些因為自己的信譽而得來的物資,心裡感到很溫暖,也自知肩膀上的擔子很重。這一次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若是失敗了,也許自己的養雞的創業之路也是徹底到頭了。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的第二批舊院黑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健康地長大了。然而如何将這些黑雞銷售出去,又成了當下最大的難題。
這些舊院黑雞,完全是在大山上走地長大的。在超低密度的養殖環境之下,黑雞的消化能力更加強,是以喂養成本也是比一般的雞的成本要高不少。
要想收回成本,就必須賣出更高的價格。可在小地方,要想把高品質的雞給銷售出去又談何容易呢?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但凡有一點方法,也是要進行嘗試的。每到當地集市的時間,他就和媽媽把雞拉到集市上賣,可每一次隻賣出幾十隻的數量,家裡還有3000多隻呢,這真的是杯水車薪的事情。
那個時候,他也沒運貨的汽車,隻有一輛破舊的機車。
常常是一輛機車,載着一車的雞,到各大集市上賣。崎岖的山路,會讓他常常發生跌倒的情況。跌倒了,再扶起來繼續前行。
可有時候,跌倒在地上的時候,機車滾燙的排氣管正好壓在他的腿上。無亞于燒熱的鐵塊,在烤肉的那種感覺。那個時候,劉曉崗的腿上常常都有被燙傷的肌膚。
沒有冬天不可逾越,沒有春天不會來臨。
劉曉崗,後來很幸運遇到了一個大客戶。每周會從他的養殖場,訂200隻舊院黑雞。這讓他2008年,創業一年之後,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8萬元的人民币。
如果是當老師,按照當時的工資,這18萬他要工作20年才能拿到。
04 經曆H7N9禽流感劉曉崗
掙到錢之後的劉曉崗,并沒有急于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是把掙來的錢,全部都投入到了養殖的事業上來。
到2011年,他租了3000畝地來擴大養殖的規模,這花了他所有的收入。為了更好地養殖出舊院黑雞的成活率,白天他忙碌地幹活,晚上戰挑燈看了大量養殖相關的書籍。
這也讓他把舊院黑雞的成活率,從原來的5%提高到了80%以上。
正當所有的人,都以為他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之時。一場令養殖人聞風喪膽的H7N9禽流感,正在爆發。
在這個風口浪尖之上,劉曉崗顧不上母親的反對,把疑似的4千隻舊院黑雞給全部活埋。不過後來證明這些雞都沒有患病。
這也算是幸運的事情,不幸的是人們在H7N9禽流感的恐慌之下,當時許多人都無法接受食用雞肉。
劉曉崗的舊院黑雞,再一次面臨了滞銷。
為了生存下來,劉曉崗不得不想方法找對策。他在八台山的旅遊區裡面開了一家專賣店,隻有掃碼便加無償領取一隻舊院黑雞。
這種贈送的方式,讓他收獲到了很多的回頭客。可是專賣店的收入,也隻是夠工資的發放而已。不過這也讓他保持了養殖場的運轉,為日後的市場回暖,儲存了實力。
直到過了年之後,市場得到了回暖,這也意味着他度過了難關,迎來了新一輪的創收。
05 劉曉崗帶領7位大學生,組建成為了核心團隊
2006年他再次把收入的500萬元,全部投入到了養雞的事業當中來。也讓黑雞的養殖場地從3000畝發展到了1.2萬畝。
黑雞的出欄數量也從2000隻,發展成為10萬隻。
随着事業的做大做強,劉曉崗也漸漸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難做到又抓生産又抓銷量,還有抓管理。
家中的父母更是對于新知識的學習很是排斥,目前的管理采取更多的是老祖宗積累下來的方法。不能說沒有用,隻能說效率不高。
劉曉崗認識到招聘一些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成為了當下最迫切的事情。
可是做農業養殖的,風吹雨淋日曬讓很多80、90後的大學生,根本就吃不了這些苦。人員來來去去,難以創造出價值。
經過長達半年多的面試,劉曉崗最終選擇了7個大學生,成為了舊院黑雞兵團!
種植了500畝的中藥菊草來喂養這些舊院黑雞。
06 劉曉崗對于未來的憧憬
事業成功後的劉曉崗,并沒有忘記當年那麼給他提供過幫助的家長們。
在他創業的14年當中,累計無償捐贈出了10萬隻的雞苗給鄉親們喂養。還給村裡無償修繕了公路,便于人們的外出通行。
現如今的年入幾百萬元的他,對于自己的未來的事業發展也是定了一個十年的計劃。
提出了三養、三種、一遊、一加工、一直播”、戰略決策
三養:
一養、舊院黑雞;
二養、生态放養黑豬;
三養、中蜂;
三種:
一種:有機高山富硒水果;
二種:有機高山富硒蔬菜;
三種:高山富硒糧食和中草藥
一遊:
發展以舊院黑雞為主題文化的鄉村體驗式旅遊産業;
一加工:
建設加工廠,對舊院黑雞進行深入加工,制作成為旅遊相關的即食食品;
一直播:
與時俱進,通過直播的方式,讓消費者們看到百裡坡的有機食材;
在劉曉崗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用心幹事業的人,真的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