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雨後清晨,一位女子肩背斜筐,緩緩地走在南山的山崗上。她邊走邊不時張望,聽到喓喓蟲鳴,一些蝈蝈時而落在草葉上,時而蓦地跳起,把那些草兒搖來晃去,可是這位女子無心理睬,她到南山來采蕨菜的嫩葉帶回家煮飯,然而内心忐忑不安,時刻擔心在外行役的丈夫,她憂心忡忡無暇其他。假若能夠看到他、相遇他,才能心生喜悅。
第二天,她再到南山采集野豌豆,她仍未見丈夫歸來,以至于傷心不已。假如能夠看到他、相遇他,她才能内心安靜。
唉,真是個多情的女子呀!詩經中的“草蟲”起首雖以歡心跳躍的草蟲命名,詩中卻是不折不扣的陪襯,主角卻是憂愁不安的女子盼望丈夫早歸。
•原文 《詩經•召南•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難采其蕨。未見君子,我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悅。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夷。
•解釋
1.喓喓:昆蟲的叫聲;
2.草蟲:有翅膀能叫的昆蟲;
3.趯趯阜螽:趯趯,跳躍的樣子;阜螽,尚未長出翅膀的小蚱蜢,又稱舴艋;
4.亦既:假如;
5.觏: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