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作者:人間覓美食

中國領土廣袤,物産豐富,美食也是衆多。許多的美食已經分不清最初源自于哪裡,在美食界有句話講,不分正不正宗,隻有好不好吃,這也是道出了現在的情況。由于通訊和交通的飛速發展,各地的美食已經開始融會貫通,界限也逐漸模糊,但在老派師傅眼裡,還是有幫派之分的。今天說的這種美食就來自于揚州幫,是一道流傳幾輩人的道地小吃。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一門手藝做了41年</h1>

武漢是一座大城市,本地人外地人混在在一起,很多小吃已經找不到源頭,都是自己家是首家。在武漢遍街各巷的小吃中,能拍拍胸脯說自家是師出有門的,恐怕就這位大叔了。大叔做酥油餅是家傳的手藝,父親是遠近聞名的師傅,曾被小桃園請做廚師。大叔自己做這一行也已經有41年了,至今也是很自豪的,這個油酥餅也從最開始五毛錢一個漲到現在五元一個。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h1>

盡管油酥餅已經是家常也可做的一種食物,但是要說好吃,還是得專業人士。偶爾打牙祭來吃的可不止本地人,外地人也是紛至沓來,名氣早已傳遍。每一個步驟,都是在無數次的訓練、操作中逐漸熟悉,很多我們看着都咋舌的操作到現在大叔做起來已經是易如反掌。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最開始是擀面皮,大叔做餅不用擀面杖,全是用手操作,每個劑子都不用上稱,大小驚人的一緻。劑子先搓成條狀,然後壓扁,用手按一按,在案闆上拍一拍、甩一甩,就成了一個個扁扁的形狀相仿的橢圓面皮,幾秒拍好一個,看起來都是一種享受。面皮做好後抹上豬油,将餡料放在上方,從下方開始卷成一團,最後把面團壓成面餅,就可以上鍋煎了。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h1>

别以為工作就結束了,煎餅其實才是技術的核心所在。一開始隻是軟乎乎的餅狀面團,放入滾燙的油鍋後就見大叔不停地用手去擠壓每個餅,而且還不停地翻面,就這麼徒手在油鍋裡操作,簡直讓人目瞪口呆,普通人恐怕連靠近都覺得熱了。這一步是為了讓餅雙面受熱均勻,而且借助手的力量讓它稍微變薄一點,裡面的餡料也更容易熟。煎好的餅還要近火烤一會兒,去掉油膩,烤完後香噴噴的酥油餅就可以趁熱吃啦。

武漢排名第一的酥油餅,41年從5毛漲到5元1個,一天賣出600個一門手藝做了41年特色油酥餅香飄十裡獨門絕活徒手下油鍋

雖然大叔很自豪的說本幫派菜式在全武漢也不超過三家,但是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油酥餅店開了起來,但不管怎麼說,老師傅就是老師傅,這家不敢說是獨一家,但肯定絕大部分老武漢心目中的第一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