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王傳言
圖 | 王傳岱
上初三的時候,某天早晨,男生們神秘兮兮地說着,咱班某某某在迎賓樓被那個啥了!某某某自然是個女生。我心裡罵道,又扯雞巴蛋!畢竟,那時自己是個晚熟品種,對此等大事不甚感興趣,算是進化得比較慢。知道多的就是學習,盡管學得也不咋滴。
但是迎賓樓作為鎮級标志性建築,算得上是五井鎮的著名景點了吧。從臨朐到五井,必然經過此地。其盡管不算高大巍峨,但也是鎮上迎來送往的看守者。位于特殊地段,發揮着方向指引作用。而故事一旦沾染上迎賓樓,那大多不是好事,因為那裡多是社會青年的集散地。
那些瘋傳夜不歸宿的女生就多是到了那裡,那裡撞球室不乏,遊戲廳也有,已算是鎮級潮流時尚之地。但此等風尚在常人眼裡都是下流至極,都是學壞之所。是以,迎賓樓是個沖突的綜合體。它引領着潮流,又被貶低為下流。它雖是高大建築,在人們眼裡卻又是愛恨交織。
傳說總歸是傳說,但當班級裡那些所謂的女生真的有模有樣地化起了妝的時候,同學們覺得不淡定了。那種感覺就好像自己的姐妹失足了一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想多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們想多了吧!誰說女生就不能化妝了呢?
真正親臨迎賓樓,還是那家名字頗為奇特的店。結婚禮品店。似乎專為結婚人而準備。學生的我們也堂而皇之進去,買的多是電子産品,比如收音機。據說,此處品質保證,就是價位有點高。
再後來,臨近畢業。同學們都會去拍照留念。而拍照之地就在迎賓樓之南。一個叫付氏,一個叫君榮。兩家距離不遠,似互相競争,又相得益彰,且堅持下去許久許久,規模挺大效益也挺佳吧。而我們也多留下了青春無悔的照片,無邪。
建築的消失是瞬間的事。不敬畏曆史的行為,總會受到歲月的懲罰。迎賓樓沒了。它到底哪年沒的,連對面的傳岱兄也不知情。當我問他要來了迎賓樓相同位置的照片,覺得的确是舊貌換新顔。但又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不知你們有沒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