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廣州瑤頭村“為番禺河南三十三村之冠”,宋代開村,以産陶得名,後延埴式微,雅稱瑤頭村。村居頗富溪山之勝,有水南接泉塘,北慣馬湧,時曰瑤溪。清季以降,瑤溪沿岸,風物閑美,商肆林立,而村中文士不厭清遊。處士劉彤始以會心之景,差別名目,成二十四景;又同裡崔芹步其風雅,撷入圖,皆風流韻事。由是嶺表名士,溪岸流連,時時文酒高會,極一時之盛。迨至民國,二十四景僅存七八,唯心幕者不乏。學者黃錫淩重遊古迹,并著《瑤溪二十四景尋蹤彔》,用志不忘。
滄海桑田,俊彩星馳。今海珠繁茂,物華天寶。文士每興,畫人不鮮。昔日瑤溪景貌,以為新型城市化所替代。雖一水尚存,已非舊時煙景也。适逢園博盛會,将瑤溪二十四景,播遷于海珠湖及濕地二址,晚增景觀,亦存勝迹。使往後來者,得悉先民生息之地景貌,實陶範人文,古為今用。海珠人将此以為各界賢逹奉獻。

号主收藏嘅第2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海珠區會場‘遊園指南’
主題《生态追夢·瑤溪懷古》2013年1月27日—2014年3月8日
廣州海珠區海珠湖公園
明珠海上生,海珠人秉承海珠魂!在“千年南國都會花城廣州市”珠江前後航道之間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它叫 “海珠”、又曰“番禺河南”。原屬番禺的一個鎮又曾劃歸南海縣轄治,唐代時曾為番禺縣治所,并命名曰“江南洲”。番禺河南雖一隅之地,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群賢畢至,騷人聚集,英才輩出。清朝道光、鹹豐年間,瑤溪村人劉彤的《瑤溪二十四景詩》 “一石激起千層浪”,居巢、居廉、楊永衍等唱和者甚衆,成為番禺河南詩壇的盛事。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係文藝人自成的優良品格!衆多傑出的先賢,嚟自衆多山靈水秀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菁英在“美麗嘅海珠寶島上施展才賦,綻放光華”,蔚成“廣州河南”燦爛的星空。
海珠馬湧中段地處瑤頭村 是以稱‘瑤溪’
威水史“瑤溪二十四景”
據記載,瑤溪係清及民國初期河南一帶最富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集合地,是文人雅士暢遊、聚集之處,其風光旖旎,并有“瑤溪二十四景”。瑤溪原為村名,位于海珠區西北部,現稱“瑤頭”,係河南最早有人聚居的村落之一。村中有一名瑤溪的小河與馬湧相接,是以有人将馬湧中段流域稱為“瑤溪”。
圖文 瑤溪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