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州瑶头村“为番禺河南三十三村之冠”,宋代开村,以产陶得名,后延埴式微,雅称瑶头村。村居颇富溪山之胜,有水南接泉塘,北惯马涌,时曰瑶溪。清季以降,瑶溪沿岸,风物闲美,商肆林立,而村中文士不厌清游。处士刘彤始以会心之景,区别名目,成二十四景;又同里崔芹步其风雅,撷入图,皆风流韵事。由是岭表名士,溪岸流连,时时文酒高会,极一时之盛。迨至民国,二十四景仅存七八,唯心幕者不乏。学者黄锡凌重游古迹,并著《瑶溪二十四景寻踪彔》,用志不忘。
沧海桑田,俊彩星驰。今海珠繁茂,物华天宝。文士每兴,画人不鲜。昔日瑶溪景貌,以为新型城市化所替代。虽一水尚存,已非旧时烟景也。适逢园博盛会,将瑶溪二十四景,播迁于海珠湖及湿地二址,晚增景观,亦存胜迹。使往后来者,得悉先民生息之地景貌,实陶范人文,古为今用。海珠人将此以为各界贤逹奉献。

号主收藏嘅第20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海珠区会场‘游园指南’
主题《生态追梦·瑶溪怀古》2013年1月27日—2014年3月8日
广州海珠区海珠湖公园
明珠海上生,海珠人秉承海珠魂!在“千年南国都会花城广州市”珠江前后航道之间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它叫 “海珠”、又曰“番禺河南”。原属番禺的一个镇又曾划归南海县辖治,唐代时曾为番禺县治所,并命名曰“江南洲”。番禺河南虽一隅之地,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贤毕至,骚人聚集,英才辈出。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瑶溪村人刘彤的《瑶溪二十四景诗》 “一石激起千层浪”,居巢、居廉、杨永衍等唱和者甚众,成为番禺河南诗坛的盛事。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係文艺人自成的优良品格!众多杰出的先贤,嚟自众多山灵水秀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菁英在“美丽嘅海珠宝岛上施展才赋,绽放光华”,蔚成“广州河南”灿烂的星空。
海珠马涌中段地处瑶头村 所以称‘瑶溪’
威水史“瑶溪二十四景”
据记载,瑶溪係清及民国初期河南一带最富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集合地,是文人雅士畅游、聚集之处,其风光旖旎,并有“瑶溪二十四景”。瑶溪原为村名,位于海珠区西北部,现称“瑶头”,係河南最早有人聚居的村落之一。村中有一名瑶溪的小河与马涌相接,因此有人将马涌中段流域称为“瑶溪”。
图文 瑶溪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