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朱敦儒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曆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曆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着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曆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曆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曆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曆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我們以曆史時期為線索,選取了洛陽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一百位著名人物,他們有功高蓋世的政治領袖,真知灼見的思想巨擘,有勇有謀的傳奇英雄,妙筆生花的文壇泰鬥,匠心獨運的藝術大師,鑄造科技輝煌的科學精英……時間跨度從商代到近代,描述了三千多年洛陽的曆史程序。我們将他們人生旅途中與洛陽關系密切的部分加以展開叙述,或寫他們在洛陽期間的生活、工作、奮鬥曆程,或寫他們對洛陽的各種貢獻,或寫洛陽對他們思想、事業的發展所産生的重要影響,這些故事或波瀾壯闊,或細語淺唱,或幽默風趣,或令人回味,讀者了解這些人物,就基本掌握了洛陽曆史的人物精華。

洛陽是一座文化名城。曆史名人在此聚首并演繹其精彩人生,塑造了洛陽在世界城市之林的文化氣質,彰顯了洛陽這座城市的人文輝煌!今天推出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朱敦儒 </h1>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陽人,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詞人。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朱敦儒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許,兩次被舉薦為學官而不出任。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薦朱敦儒,說他有經世之才。于是宋高宗下诏任他為右迪功郎,并命肇慶府督促他赴臨安任職。他仍不肯受命,在衆親朋的勸說下,他才應诏前行。後因發表主戰言論,并與主戰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議大夫汪勃的彈劾,1149年被免職。

朱敦儒家庭富裕,早年在洛陽時,經常狎妓怡遊,尋訪洛陽一帶的山川名勝。在他的詞作中,他曾對這段放縱、浪漫、快樂的生活做過深情的回憶。在《雨中花》中,他說:“故國當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馬長楸。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遊。”在《臨江仙》中,他說“生長西都(洛陽)逢化日,行歌不記流年。花間相過酒家眠。乘風遊二室,弄雪過三川。”詞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即現在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即現在的伊水、洛水、黃河,都是洛陽一帶的山水勝地。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朱敦儒

在《鹧鸪天·西都作》中,他說:“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慢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奏留雲借月章。詩萬首,酒千觞。幾曾着眼看侯王?玉樓金阙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首詞是作者從京師傳回洛陽後所作,是以題為“西都作。”這首詞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風行于洛陽和開封,也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他前半生的人生态度和襟懷抱負。在山麓水湄中作詩與品酒,展現流連于山水的浪漫與超現實。雖然洛花以牡丹為最,但他“且插梅花醉洛陽”,表現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與疏狂。全詞清隽諧婉,自然流暢,前後呼應,章法謹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戰派一邊,所寫的詞比較具有現實意義,多是憂時憤亂之作,“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沉痛凄怆感人。朱敦儒的詞作見證了洛陽的起起伏伏,到了晚年,他隐居在洛陽,過着閑适的生活,寫了許多描寫洛陽自然山水和名勝風物的詞作。朱敦儒詞中充滿了浮生若夢的消極思想與詩酒自放的頹廢情調。

朱敦儒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學創作上,他的詞作語言流暢,清新自然。他的詞風可分為三個階段:早年詞風濃豔麗巧;中年詞風激昂慷慨;閑居後詞風婉明清暢。比起北宋末的多數詞人來,他在題材開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憂時憤亂與閑适生活兩類詞外,還有宮怨、遊仙以及諷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後期的詞,語言清新曉暢,明白自然,并常以尋常口語入詞。他的詞風格曠達,一掃绮靡柔媚的風氣,自成一家,在當時詞壇上占有獨特的地位。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詩文》,此書已經遺失;現在存留有詞集《樵歌》,也稱《太平樵歌》。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曆史名人系列之八十七:朱敦儒朱敦儒

朱敦儒被稱為“詞俊”,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