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本來是去看秦王的,可沒想到最後卻被這個趙王圈粉了。《大秦賦》看到這兒,越來越覺得以前一直冤枉趙王了,他并非我們想象的無能和昏庸,相反在與秦王的幾次對話中絲毫沒有占下風。
想當初趙偃剛出場時就是一個纨绔子弟,和伴讀郭開一起狼狽為奸,一天到晚欺負在秦國的質子嬴政和姬丹。

随着年齡的長大,他的出手一次比一次狠毒,幾次三番欲取嬴政的性命。好在嬴政命大,最終活了下來,但是也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嬴政的外祖父和師傅申越都命喪趙偃之手,兩人也是以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趙偃要當太子的理由也很可笑,隻是因為嬴政當了大秦的王。一下子激發了内心的不公平,于是和郭開密謀要除掉太子。
當時的趙國的太子禮賢下士,是趙王和群臣理想的接班人,而趙偃一天到晚不學無術,娶娼女為妻,誰也沒看好他。
要不是提前知道曆史,我也覺得趙偃當太子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可沒想到事情到最後居然成了,在郭開和娼女的幫助下,在秦國的推波助瀾下,趙偃如願以償當上了太子,很快成了趙王。
他剛當上趙王,便罷了廉頗的代相,非常守信地封郭開為丞相,我們都覺得這下趙國要完了。可是趙國不但沒有完,而且還大敗燕國,擷取了許多城池。
我們可以發現趙偃用人并非沒有腦子,雖然他收了廉頗的兵權,可是趙國可以打仗的将軍多的是,他雖然封了郭開為丞相,可是也沒有封娼女為王後,由此可見他還是有底線的。
不得不說,趙國在趙偃的帶領下雖然沒有日益壯大,但是至少沒有一敗塗地。之後娼女以王後之位為條件,直接粉碎了秦國讓前太子回趙的大陰謀。
秦國原以為送前太子回趙國勢必會掀起趙國朝堂的大浪,可沒想到娼女四兩撥千斤,不費吹灰之力便破壞了秦國的計劃。這夫妻兩一心對抗秦國,比我們想象中要強得多。
當他國争相送美女入秦的時候,郭開也提議送趙偃的妹妹入秦,沒想到被趙偃破口大罵“我趙國的女子絕不入秦。”那一刻我覺得趙偃也是個血性男兒,比起那些将自己的女兒,妹妹送入秦國的君王要好得多。
盡管趙國在趙偃和郭開的帶領下搞得朝堂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可趙國北禦匈奴,西防秦國,還要時時擔心燕韓魏的偷襲,他們可是一點也沒占下風。可以說,趙國的士兵一點也不比秦國的差。
電視剛剛放了秦趙會盟,秦王邀趙王到鹹陽一聚。雖然這是秦國的陰謀,趙偃一步步地走進秦王的陷阱中,可是這都是因為秦王有一群好謀士,如果抛開這群謀士,就秦王和趙王二人之間的對弈,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剛開始秦王安排士兵踩着鼓點起舞,趙王看了要求趙國的士兵也舞一番,可能我們覺得這趙王也太争強好勝了吧,可是趙國的士兵在未經排演的情況下也做到了,由此可見,趙王也并不是信口開河,胡亂一說。
後來秦趙狩獵比賽,趙國雖然在數量上輸了,但是趙王卻一眼認出了混在士兵隊伍中的李信将軍,讓秦軍勝之不武,最後不了了之。
趙王生性多疑,連李斯也覺得趙王是這六國之中最難對付的王,一直在鹹陽城觀察了兩個多月,趙王終于肯簽盟約。趙王有自己的打算,他想吞并燕國,與秦一較高下,可惜趙王輸在了人才上面。
秦王身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謀士将士,能文能武,忠心耿耿。而趙王身邊的要不就是有勇無謀的公子,要不就是賣國求榮的郭開。
趙的滅亡是趨勢,是必然,但是我覺得如果讓春平君當趙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春平君表裡不一,看似謙謙君子,實則内心陰暗,比起趙偃更可怕。
我還沒有看到趙偃領便當,應該就在後面幾集了。趙偃這個人,雖說生性多疑,但也算胸懷大志,一心滅秦,在當趙王期間給秦國制造了不少麻煩。在戰國的曆史上也值得留下一筆,讓後人論是非,憑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