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作者:以史為鑒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日前,在山西高平市的一塊玉米地裡,發現了一處厚度約0.6米、長度超過20米的帶狀屍骨層,當地學者與文物部門人士現場勘查後認為,這處呈帶狀的屍骨層可能與發生在2200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說起長平之戰,秦将白起大敗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随後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威震六國的事迹兩千年後依然是中國戰争史上罕見的大規模殲滅戰,并貢獻出了“紙上談兵”這一著名的成語,那麼當時的趙括真的百無一用,隻會紙上談兵嗎?本期我們就從趙括的角度來聊一聊這場改變六國命運的長平之戰。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趙括其人</h1>

趙括是趙國名将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奢是趙國名将,不但能用兵,可以在野戰中擊敗秦軍,并且貢獻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成語,而且趙奢還有财經頭腦,負責趙國全國的稅收。

趙括有這樣一個父親,自然得到了非常優秀的教導,是以我們在史書中可以看到“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這樣的記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這句話到了明清時期就演化成為“紙上談兵”這一成語。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趙奢雖然把自己胸中所學全部交給了兒子趙括,甚至父子在讨論軍事戰例的時候,趙奢這樣的名将也問不住兒子,但是趙奢不但不表演,而且很擔心趙括,理由便是:軍事行動這是你死我活的較量,應該是怎麼慎重都不為過,但是趙括竟然大言不慚的說這是很容易的事情。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史記 卷八十一 廉頗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但是不管怎樣,批評趙括的這些話并未流傳出去,流傳的都是趙括是個少年天才,名将馬服君之後,趙國冉冉升起的名将之星,直到長平之戰。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長平前奏</h1>

長平之戰如果按照秦軍占據上黨郡開始算,足足經曆了三年之久。對陣雙方分别是:秦将左庶長王龁[hé],趙将上卿廉頗。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按理說王龁隻是個左庶長,在商鞅變法後的二十等爵制中隻是區區第十級,這個級别的将領領軍數量一般不會太多,要知道後來深受秦始皇信任的名将李信在伐楚的時候也隻不過帶了20萬人,等到李信失敗後,秦始皇答應王翦率領60萬士兵已經是秦國的舉國之力了。

這一點在史書中也有佐證。

廉頗看到對手隻是區區左庶長王龁,于是先主動發起攻擊,擊破了秦軍的斥候部隊,但是趙軍因為這一點點小勝就麻痹大意,反而被秦軍斥候直接擊殺了一員名叫“茄”的趙軍裨将。

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将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廉頗這一來一回發現自己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但是雖然折了一員大将,廉頗還是和王龁互有攻殺,但是到了六月份,秦軍戰鬥力高的特點完全展現出來了,直接攻陷趙軍一部,占據兩個趙軍據點,擊殺四名趙軍尉官。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到了七月份,廉頗看野戰趙軍打不過秦軍,這才決定堅壁清野,修建大量的防禦工事。秦軍看到趙軍開始防守,于是各種挑釁。根據史料記載的後來廉頗指令趙軍不許出擊的情況來看,秦軍對修建工事的趙軍挑釁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估計是趙軍忍不住謾罵侮辱,被秦軍直接攻破工事,又殺了兩名尉官,甚至奪取了趙軍修建的西壘壁。

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我們可以看到,趙國的上卿,最出名的武将廉頗,面臨秦國一個不知名的十級左庶長,除了擊敗了幾個秦軍斥候,竟然全無勝績,反而損兵折将的厲害,趙王當然很生氣,屢次派人責備廉頗也是理所當然。

這時候秦國原本打算打殲滅戰的,結果現在和廉頗卻打成了拉鋸戰,對于遠道而來的秦軍也極為不利,于是秦國派出間諜,在趙國散布謠言說秦軍不怕廉頗,隻怕趙奢。趙奢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兒子趙括是天才名将,不是膽小的老将廉頗可以比的。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趙王一聽,決定啟用趙括,讓廉頗回來檢討。

其實趙王的決定錯嗎?我倒是覺得沒問題。

首先,趙括的确有知兵的名聲。哪怕是紙上談兵,當時能和趙奢談的趙奢說不出話來的名将有幾個?

其次,趙括年輕勇猛,敢沖敢打。比起屢戰屢敗幹脆閉門不出的老将廉頗,趙王急需一位将領打出捷報,哪怕是一場小勝也足以對國人宣傳。

第三,秦軍将領隻是個左庶長。趙括雖然是初出茅廬,但是秦将也不是啥名将啊,正好讓趙括曆練一下,哪怕失敗了也不吃虧。

隻不過無論是趙王還是趙括,他們在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都隻是認為這是一場普通的戰争,而不是決定着自己生死存亡的滅國之戰!

這也是長平之戰趙國最終戰敗的核心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長平之戰</h1>

是以我們看到趙王在任命趙括後,趙括全部更改了廉頗的做法,并且重新任命了軍官,準備率軍出擊,擊敗王龁。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但是趙括、趙王、趙軍都不知道的是,秦軍已經悄悄更換了将領,現在統領秦軍的已經不是左庶長了,而是著名的殺神白起。

白起為了麻痹趙括,甚至下了死指令:敢洩露秦軍主将者死!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趙括第一次領兵出擊就大獲全勝,這一下更是助長了年輕的趙括的氣焰,我們可以猜想,大獲全勝的趙括不但獲得了軍心,而且讓趙王徹底放心,認為趙括果然是個可造之才,比起屢戰屢敗的廉頗強多了。

但是趙括、趙王都沒想到,這隻是秦軍的詐敗之計。

求戰欲望高漲的趙括覺得秦軍不過如此,于是率領趙軍主力打算直接擊潰秦軍營寨。在趙軍主力面前,秦軍的小股部隊簡直不堪一擊,趙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殺到了秦軍營造的工事跟前。

趙軍這才迎來了秦軍主力真正的考驗,趙軍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面對秦軍精心準備的陷阱,依然是無法短時間破開,戰場上陷入了膠着。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而就在此時,白起戰前的規劃起效了,一支多達兩萬五千人的精銳部隊直接斷絕了趙軍和趙國之間的補給通道,趙軍糧道斷了!

而另一支隻有五千人的精銳騎兵部隊更是乘着趙軍主力攻打秦軍營地,迅速迂回到趙軍主力身後,直接把趙軍主力和趙軍工事給隔離開了。

趙括這才發現大事不妙,前面是拼死攻打也打不破的秦軍大學營,身後是來去如風的五千秦軍騎兵。不論自己攻擊哪一邊,都陷入對方的夾擊之中,這樣一來,趙括率領的趙軍主力已經陷入進退不得的死地。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趙括迅速決斷,就地修築工事,派人向趙王求援,趙括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堅守一個月等待趙國援軍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趙括還是小看了秦王和白起徹底殲滅趙軍主力的決心。

秦王看到趙軍主力已被包圍,馬上親自趕到河内郡,給當地百姓全部爵位加一級,把當地十五歲以上的全部武裝起來派往長平,目的隻有一個,攔住趙國的救兵和補給!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内,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此時的趙括就是亮劍中的山崎大隊,可以說趙括本人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在全部被秦軍包圍的情況下能迅速率部修築工事堅守,讓秦将白起無可奈何,這已經是超越許多名将的地方了。

但是趙括堅守了四十六天之久,他可以讓白起無可奈何,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趙軍糧草皆斷,甚至已經到了士兵相食的地步。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趙括沒辦法了,他把剩餘部隊分為四隊,準備拼死突圍,但是此時的秦軍已經構築了完整的包圍圈,趙括突破了四五次也沒能突破包圍,在最後趙括親自領軍搏殺的時候,趙軍主将趙括被秦軍射殺,此時,趙軍最後的精神支柱倒塌了,餘下的趙軍隻能投降,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更加殘酷的命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複盤</h1>

長平之戰以趙括陣亡,趙軍覆滅畫上了句号。

趙括在長平之戰後不但自己戰死沙場,更是讓趙軍主力全軍覆沒,更在後世留下了紙上談兵的罵名。

40萬大軍的緻命46天!從趙括的角度,複盤長平之戰一、趙括其人二、長平前奏三、長平之戰四、複盤

但是我們從兩千年後複盤來看,趙括能在白起的圍攻下堅守46天之久,其本身的軍事才能還是毋庸置疑的。隻不過趙括沒有了解秦國的戰争決心,也沒有了解秦軍的将帥特色,在這位少年天才看來,戰争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于是趙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敵人,把戰争當作遊戲。

趙括這樣的人放到今天可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參謀,或者成為戰略遊戲的大佬,但是面對戰國時期的滅國之戰,初出茅廬的趙括雖然有才,但是剛開始目标就錯了的趙括又怎能不敗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八個字讀起來簡單,做起來極難!

希望我們都以趙括為鑒。

文/以史為鑒

圖/網絡

參考資料/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史記 卷八十一 廉頗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