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嘉不死,恐無三國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期曹操身邊著名的謀士。史書稱其:“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郭嘉在21歲的時候投奔到當時最強大的諸侯袁紹,袁紹對郭嘉禮遇有加,非常敬重,成他為“曠世之才”。然而時間一長,郭嘉便看出袁紹并并非成大事者,最後便獨自離去。最後經過好友荀彧的推薦來到了曹操賬下,曹操甚為喜愛,曹操問郭嘉天下事,郭嘉便一語道破曹操的心思。此後一直未曹操出謀劃策,為曹操初期勢力奠定了基礎,可是天妒英才,郭嘉英年早逝。如果郭嘉不死,估計就沒有三分天下。

當時北方的袁紹勢力十分強大,欲一舉滅曹操,而曹操兵力遠不及袁紹,很多将士都有投降的打算,然而郭嘉對袁紹的心理是極為了解,提出了“十勝十敗論”,他一連舉出曹操有十勝的理由和袁紹有十敗的理由,郭嘉的分析十分有說服力,讓群臣歎為觀止,不僅振作了曹軍的士氣,更為曹操制定了作戰目标。《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此戰也成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此後,曹操依照郭嘉的建議,分别先攻下彭城,然後準備擊敗呂布,然而久攻不下,曹操打算放棄攻打呂布,此時郭嘉提出:“有勇無謀者弱氣衰力竭之時,便不就于敗亡”,曹操按照郭嘉的政策急攻呂布下邳,果然沒用多久就攻下了下邳,并擒殺了呂布。

郭嘉不死,恐無三國

曹操向來對郭嘉的話都是言聽計從,唯有一事沒有聽郭嘉的,就是沒殺劉備,曹操怕毀掉自己的名聲,沒有采納郭嘉的建議。後來劉備借趁袁術北投袁紹之機,主動向曹操請戰截殺袁術,此時郭嘉正好不在曹操身邊,曹操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戰,這時劉備攻下下邳,舉兵抗曹,曹操十分悔恨沒有聽郭嘉的建議。沒過多久郭嘉提出:袁紹猶如挂斷,劉備立足未穩,迅速進攻,劉備必敗無疑,解決了劉備這個後顧之憂,然後在應戰袁紹。曹操采納郭嘉的建議大敗劉備,擄走了劉備的妻子,還擒住了關羽。

在《官渡之戰》前期,讓曹操最不安的就是江東的孫策,郭嘉預測說:孫策剛拿下江東,殺了很多江東的豪傑,而且他輕率而不善于防備,必定死于刺客之手。結果正好應了郭嘉的預測,孫策還沒過江就被刺客刺殺了。《官渡之戰》曹操大勝後袁紹病逝,曹操和衆将欲一舉殲滅袁紹的兩個兒子,此時郭嘉獨進奇策建議曹操退兵,理由是:袁紹的兩個兒子向來不和,必有反目,不如進攻劉表。沒過多久袁紹的兩個兒子就打了起來,曹操便才用郭嘉的妙計,很輕松的就打赢了。

......

在曹操衆多的謀士中,唯有郭嘉最為了解曹操,雖然曹操大郭嘉21歲,但兩人如同兄弟,不論幹什麼都帶着郭嘉,乘一輛車,吃一案飯。每逢軍國大事,比問郭嘉,而且郭嘉也從來沒有失算過,曹操對郭嘉寄予很大的期望,打算把治國大事托付給郭嘉,可是郭嘉卻英年早逝。

還有傳言: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郭嘉死了後,諸葛亮才出山輔佐劉備。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後感歎道“弱郭奉孝在此,絕不會使吾有此大敗”,可見曹操對郭嘉的肯定,如果郭嘉不死,赤壁之戰曹操也就不會失敗,也就沒有蜀漢和東吳什麼事,曹操統一全國是遲早的,更不會有後面司馬懿什麼事......可惜曆史沒有假設,隻是多了一點點歎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