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俗話說得好,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直系巨頭、曾自封為東南5省聯軍總司令的東南王孫傳芳,大概是最能體會“時來”與“運去”感受的軍閥巨頭了。

1922年,奉吳佩孚之命率軍援助福建時,孫傳芳僅僅是直系數十萬大軍、幾十個師長之一,而且,統率的還并非吳佩孚的嫡系精銳部隊,在直系之中并不顯眼。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孫傳芳

時間僅過了三年多的時間,1925年11月25日,先後擊敗多路大軍、多支軍閥部隊的孫傳芳,已經将中國最富裕的東南5省納入麾下,成立了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一躍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軍閥巨頭。

按照北洋軍閥時期衆多軍閥的發展軌迹,成為東南王的孫傳芳,到了這個地步,自然可以創立新派系,同時,東南王之位也可持續數年之久。如果孫傳芳沒有野心繼續膨脹,試圖繼續擴大地盤,參與軍閥混戰,老老實實的經營自己的地盤,完全可能統治東南的時間更為持久。

然而,也不知道孫傳芳是幸運還是不幸,成為東南王之後,僅過了一年的時間,還沒等孫傳芳建立自己的派系,真正統合東南5省,位于南方的廣東國民政府就開始北伐。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廣東國民政府北伐

尚未真正整合在一起的孫傳芳20大軍,面對衆志成城、革命意志堅定、戰鬥力爆表的北伐軍,節節潰敗,最終,孫傳芳隻當了一年多的東南王,就黯然下台,成為諸多軍閥巨頭中,統治時間最短的一個。孫傳芳的經曆,完美的诠釋了什麼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孫傳芳,字馨遠,是以,按照民國的習慣,他也被人稱之為馨帥。孫傳芳1885年生于山東泰安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同大多數北洋軍閥将領一樣,他早年畢業于保定軍校速成學堂,後又被保送到日本,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學成歸國之後,孫傳芳先是在北洋軍第2鎮任職,逐漸積功升至團長、旅長、師長等職。1922年,孫傳芳奉吳佩孚的指令,率領陸軍第二師,與陸軍第12師師長周蔭人一起,援助投靠直系的福建軍閥。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到達福建之後,他和周蔭人共同驅逐了福建軍務督辦王永泉,掌握了福建的軍政大權。但是,俗話說的好,一山而難容二虎,沒有了外敵,孫傳芳和周蔭人之間的沖突也愈發嚴重。最終,在内鬥中失敗的孫傳芳率領部隊撤至閩粵邊境。

不過沒過多久,孫傳芳的機會就來了。1924年9月,直系軍閥、江蘇督軍齊燮元和皖系軍閥、浙江都督盧永祥之間的浙皖戰争爆發。孫傳芳從中敏銳地發現了機會,他決定讓出福建,進軍浙江。

孫傳芳率部以置于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進入浙江,與齊燮元的江蘇大軍一起,迅速擊敗了浙江督軍盧永祥,皖系軍閥盧永祥兵敗下野,他的殘部被孫傳芳收編。自此,實力大增的孫傳芳成功入主浙江,出任了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成功的占據了富庶的浙江。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占據東南五省的孫傳芳

終于擁有一省之地後,孫傳芳并不滿足,此時,北方又爆發了第2次直奉戰争。第2次直奉戰争的結果令人瞠目結舌:由于馮玉祥臨陣倒戈,占據優勢的吳佩孚直系大軍全線潰敗,吳佩孚被迫浮海南逃,強盛一時的直系四分五裂。獲得第2次直奉戰争勝利的張作霖,則趁機率部南下。

感受到威脅的江蘇督軍齊燮元與孫傳芳成立了江浙聯軍,試圖抱團抵擋南下的奉系大軍。然而,令齊燮元萬萬沒想到的是,孫傳芳已經暗中投靠了張作霖,關鍵時刻被倒戈一擊的齊燮元大軍慘敗,被迫下野。而投靠了張作霖的孫傳芳不但沒有絲毫損失,反而因為收編了齊燮元的大軍實力大增。

随後,孫傳芳又與逃至湖北的吳佩孚聯合,推其為14省讨賊聯軍總司令。他本人則聯合了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的直系軍閥,自封為五省聯軍總司令,分五路大軍發動對奉軍的進攻,奉浙戰争爆發。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吳佩孚

不得不說,孫傳芳在眼光方面無人能及,孫傳芳很快擊敗了楊宇霆、姜登選等奉系大将,占據了上海、江蘇、安徽等地。志得意滿的孫傳芳,随即在南京召開五省聯軍大會,宣布成立浙江、福建、江蘇、安徽、江西五省聯軍,他自封為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自此,在吳佩孚之外,以孫傳芳為首的直系另一巨頭正式成立。

然而,就像孫傳芳如彗星般崛起一樣,他的隕落也十分迅速,成為東南王才一年的時間,從廣州誓師北伐的北伐大軍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了孫傳芳的5省聯軍,東南王的位子還沒坐熱,孫傳芳就被迫下野。

“東南王”孫傳芳是如何成為直系軍閥巨頭的?

刺殺孫傳芳的施從濱之女

​失去軍隊和地盤之後,孫傳芳先是投靠了奉系,1931年則定居天津。1935年,由于在浙奉戰争之中打破軍閥混戰中的潛規則,殺死了被俘的奉系大将施從濱,孫傳芳被矢志為父報仇的施從濱之女刺殺身亡,年僅5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