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兩次挽救了中國革命,一次作為特工,一次當作橋梁

他兩次挽救了中國革命,一次作為特工,一次當作橋梁

從1947年3月起,由于前8個月對解放區全面進攻的失敗,蔣介石無奈将全面進攻改為對山東和陝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特别是對陝北邊區進攻的意圖很明顯,是為了将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驅逐出西北,在延安附近圍殲西北解放軍,或逼迫解放軍東渡黃河,再夾擊消滅。當時,中央紅軍的兵力,裝備與進攻國民黨軍隊懸殊,一時間延安面臨的形勢十分危急。

可是當時的中共中央如有神助,戰略放棄延安,跳到外線,一邊牽着胡宗南的鼻子走,一邊對其不斷襲擾,讓其疲于奔命,導緻國民黨軍隊損失慘重,卻連中共中央的汗毛都沒撈到。因為這件事,還讓蔣介石和胡宗南之間有了隔閡,國民黨内部甚至懷疑胡宗南”通共“。實際上,并不是胡宗南通共,而是他深受信賴的貼身秘書熊向晖就是潛伏在國民黨内部的共産黨員。

就是他,利用和胡宗南親密接觸的機會,才讓中共中央及時掌握了包括蔣介石核準的進攻延安的方案,胡宗南部隊的動向甚至是胡的日常動态等一系列情報,這才讓中央對這個戰役有了精準的判斷,才做到以小打大,以弱勝強。因為在胡宗南身邊的出色工作,他被譽為龍潭三傑“後三傑”之首,被毛主席譽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

他兩次挽救了中國革命,一次作為特工,一次當作橋梁

熊向晖不僅在這件事情上改變了中國革命的程序,在之後的日子裡,還作為一個重要的見證人和參與者再一次挽救了中國革命。

1976年,經過了整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鄧小平被迫害,周總理的逝世讓所有心系中國革命的人的心理如烏雲籠罩。左派一時間越發嚣張。這時,毛主席的一紙任命讓經過多年地下曆練的熊向晖感到一線希望。2月3日,經毛澤東提名、政治局同意之後,原先排名在周、鄧之後的張春橋被華國鋒超越,由他而不是張出任國務院代總理。他通過近距離接觸,敏感地判斷出華國鋒并不是左派人物,并迅速将這個消息通過自己的女兒傳遞給葉劍英元帥。從此,他居中調和,作為中間人當起了華國鋒和葉帥之間的橋梁。這才有了之後兩人聯手粉碎四人幫的行動。

他兩次挽救了中國革命,一次作為特工,一次當作橋梁

可以說,沒有了他,沒有了粉碎四人幫的行動,我們國家不會那麼順利地進行改革開放,也不能在這新的世紀重新邁向世界之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