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1978年10月對日本進行了為期8天的正式通路。從通路期間鄧小平的幾次精彩的講話中,可以看出偉人鄧小平的個人魅力和超人智慧。

剛到日本,鄧小平就對日方說這次訪日的目的之一是尋找“長生不老藥”。他巧妙的用“徐福東渡蓬萊求長生不老藥”的典故,表達了想把日本發展科學技術的先進經驗作為禮物帶回國的期望,一股思古求變的情懷展現無遺,引起會場上熱烈的掌聲和笑聲。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日本記者提出了中日雙方早先約定的這次中日雙方都不涉及的問題──“尖閣列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的歸屬問題。會場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大家都屏住呼吸,看鄧小平如何回答。鄧小平輕松地說:“尖閣列島”,我們叫釣魚島,這個名字我們叫法不同,雙方有着不同的看法。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10年也沒有關系。我們這一代缺少智慧,談這個問題達不成一緻意見,下一代比我們聰明,一定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鄧小平把這麼重要的領土歸屬問題,說得如此的容易并合情合理,一下子令全場的記者折服。
互換條約準許書儀式結束之後,鄧小平及夫人在皇宮與日本天皇會見。在此之前,日方對于此次會見非常擔心,因為這是新中國上司人第一次與日本天皇會見,日方擔心鄧小平在會見時代表中國人民追究裕仁天皇在侵華戰争中的責任。
一見面,細心的鄧小平還是看出了裕仁天皇心中的顧慮,在談到兩國此次締結的友好條約時,他表示:“這一條約可能會有出乎我們預料的意義,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裕仁天皇聽到這裡,激動地對鄧小平說:“我們兩國雖然曾經發生過不幸的事情,但就像你所說的,兩國之間締結友好條約,實在是件好事情。今後,我們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會談的氣氛一下子輕松起來。
日本媒體NHK的記者曾經這樣說過:鄧小平先生非常符合日本人心目中對于理想上司人的想象,他是個可以折服世界的國家上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