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古今南昌

南昌,簡稱 “洪”或“昌”,古稱豫章、洪都,江西省省會,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源地、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光電産業基地,世界級的光伏産業基地。

南昌轄6區3縣,設1個國家級新區(贛江新區),總面積0.74萬平方公裡(含水域),平原占35.8%,水面占29.8%,素有“物華天寶”之美譽。2017年南昌人均GDP9.3萬元(1.47萬美元),常住人口546.4萬人。高速發展的南昌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據《2017全國城市年輕指數報告》,南昌入選中國十大最年輕城市。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傑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稱其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唐時期南昌府為“南都”。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宣告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此誕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漢廢帝陵)、滕王閣、八大山人紀念館、百花洲、八一起義舊址群等名勝古迹。

南昌制造了新中國的第一架飛機、第一批海防飛彈、第一輛機車、拖拉機,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南昌區位優勢獨特,在新時代成為京港台高鐵、滬深高速鐵路、滬昆高鐵、滬廣高速鐵路、福銀高鐵等線路交彙的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遊在南昌

◆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貞觀年間,唐高祖李淵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被封于山東滕州故為滕王,且于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已被毀),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此閣因王勃一首《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世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曆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開放時間:7:30—17:30

門票:50元 

交通:214路區間車,26路,52路,38路,170路,39路,228路在滕王閣站下車;南昌地鐵一号線在滕王閣站下車。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八一廣場

八一廣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位置在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市區主幹街道的交彙處,原名人民廣場,始建于1952年。

八一廣場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以紀念塔為标志的紀念區、南端的追憶區、以8塊浮雕為載體的懷念區和北端的市民休閑區等四大功能區。 八一廣場是南昌市的心髒地帶,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休閑等活動的重要場所,伫立着由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2010年,南昌八一廣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鬥争、紅都瑞金、萬裡長征、敵後抗日、解放戰争、鋼鐵長城等8塊"軍史浮雕"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頒發的"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

門票:八一廣場門票免費。

公交線路:南昌八一廣場北側設有"八一廣場北"公交站,途經線路有南昌公交BRT1路、BRT2路、6路、7路、10路、11路、22路、26路、202路、205路、210路、212路夜間線、232路;東側設有"八一廣場東"公交站,途經線路有南昌公交3路、4路、7路、13路、215路、220路、233路;南側設有"八一廣場南"公交站,途經線路有南昌公交9路、22路、210路、BRT1路、BRT2路、220路、212路、212路夜間線、6路、52路、10路、11路、21路、585路、233路、32路、K233路、248路快線、機場公交1線 。

軌道交通:南昌地鐵1号線、南昌地鐵2号線:八一廣場站:2出入口(八一廣場西南)、3出入口(八一廣場西,金水橋)、4出入口(八一廣場西北,可通往萬達、财富廣場)、5出入口(可通往百貨大樓)。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是我國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位于南昌南郊十五華裡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雲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占地約39畝,四面環水,形似"八大"筆下遊魚,與西南面梅湖渾然一體,水陸相生,宛若"太極"天成,館内布局一院一樓一中心,品形而立,風格迥異。南面為"青雲譜"道院,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自然脫俗,内部陳列以八大山人生平及藝術介紹為主。北面為真迹陳列館,建築風格現在抽象,含蓄簡約,主要展示八大山人書畫真迹,又名"真賞樓"。西面八大山人研究中心為仿古建築,又名"在芙山房"。建築風格富麗堂皇,主要用于藝術研究,交流和為觀衆提供周到,現代的博物館休閑文化服務。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門票:免費(持有效證件換取門票)

開放時間:8:30~16:30,周一全館閉館維護

旅遊指南:來館參觀,具有十分友善實惠的交通條件,市公交公司旅遊2線、20、203(外線)、224等公共汽車直達八大山人紀念館。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所轄五處革命舊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和朱德舊居),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開放時間:9:00--17:00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适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交通資訊:乘2路外環、5路、25路、33路、229路、232路、305路到瓦子角站即是,或乘坐南昌地鐵1号線到八一館站下出口即進入景區。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秋水廣場

秋水廣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的贛江之濱,緊鄰行政中心廣場,于2004年1月28日落成,是利用荒灘興建,既防洪,又觀景,與滕王閣隔江相望,再現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秋水廣場正是由此而得名;是一座以噴泉為主題,集旅遊、購物、觀光為一體的大型休閑廣場。紅谷灘秋水廣場上音樂燈光噴泉引人注目,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群,噴水池面積1.2萬平方米,主噴高度達128米,是南昌市一靓麗景觀。人們可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觀看滕王閣美景。

"南昌秋水廣場"于2004年元月一日對外開放,廣場總體平面為月牙形,依江而立。江岸線長1100米,最寬處110米。世界第二超級音樂噴泉 南昌秋水廣場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音樂噴泉群。 音樂噴泉位于秋水廣場的中心地帶,臨江建有一個長280米、寬25米的大型江邊懸挑平台。共配置了包括中心主噴、環形高噴、圓形搖擺噴泉和數控跑泉在内的共22個水景,水景長達800米,共裝有636台水泵、1591個噴頭,為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群,是國際化觀光旅遊的大型休閑廣場。

最佳季節:四季皆可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免費

沿線公交:50路,51路,17路,高鐵巴士2線

沿線地鐵:地鐵1号線(秋水廣場站)

噴泉開放時間:

1.夏令時間:20:00-20:25 20:50-21:15

2.冬令時間:19:30-19:55 20:20-20:45

3.節假日(不含每周雙休日)增加兩次,10:00--10:30 ,15:30--16:00;(雨天不開放)

除規定時間免費開放外,每天在9:00-22:00之間可随時有償點播,費用為每分鐘100元。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 鄱陽湖,為長江流域的重要一個過水性 、 吞吐型 、 季節性的淺水湖泊。鄱陽湖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湖區面積,在平水位(14~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裡,高水位(20m)時為4,125k㎡以上。但低水位(12m)時僅500k㎡, 據2008年水文資料,當湖水位22.59m時,湖泊面積為4070 k㎡。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中國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百花洲

百花洲,南昌名勝。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由東湖之中的三座小島組合而成。後來,人們也把整個東湖一帶的風景區稱之為百花洲。著名景點有蔣介石南昌行營、八一公園等。

開放時間:全天

适宜遊玩季節:3月-5月、9月-11月

交通資訊:

1.乘坐830或52路在 百花洲 站下車

2.可乘21或205路在八一公園站下車。

3.可乘坐南昌地鐵1号線到八一館站A出入口或八一廣場站D出入口下車。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佑民寺

佑民寺,中國古代著名寺廟,佛教禅宗"洪州禅"的發源地,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民德路181号。寺廟始建于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 ,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鲟之私宅,因"鎮蛟龍"捐獻為寺。唐大曆年間,禅宗高僧馬祖道一來寺說法,信徒雲集洪州,形成"洪州禅",佑民寺(時稱"開元寺")成為當時江南的佛學中心。後亦不斷有新羅僧人慕名前來入寺修行,佑民寺的宗風心法被傳播至北韓半島、日本等地。此後佑民寺時毀時修,先後易稱過承天寺、能仁寺、永甯寺等名。

佑民寺于195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1986年9月以來,逐漸重建,至1991年初,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鐘樓相繼竣工,延僧開放,香火頗盛。南昌"三寶"(佑民寺銅佛、鐘鼓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僅存的銅鐘(南唐鑄,重10064斤)現置于鐘樓内,近代南昌民謠有雲:"江西窮又窮,還有三萬六千銅",即是指此。

佑民寺曆代香火鼎盛,享譽東亞、東南亞。從佑民寺發端的"洪州禅",是與石頭宗并列的唐代禅宗兩大派系之一,并開啟了後世的臨濟、沩仰、楊岐、黃龍等佛教宗派。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吃喝南昌

聞名遐迩的贛菜口味以鮮辣為主,是中國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數千年飲食文化的積澱。《後漢書》中的《豫章記》稱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王勃赴滕王閣舉辦的盛宴,興奮之餘贊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清代袁枚的《随園食單》中曾記載江西名菜“粉蒸肉”。今天的贛菜,正是在繼承曆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

贛菜主食為米飯,肉食品有豬、牛、魚、雞、鴨、鵝等。蔬菜種類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豬闆油。調味以食鹽、醬油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農村有冬至日釀米酒、曬冬粉、殺豬腌肉,冬至後曬幹魚、腌雞、制闆鴨等習慣。

南昌特色小吃陪伴、影響了幾代人成長,并傳承延續。流行于南昌及周邊地區的小吃主要有:油炸獨幕喜劇、白糖糕、糖畫、豫章酥鴨、李渡酒、鄱陽湖銀魚、石頭街麻花、瓦罐湯和拌粉、牛舌頭、金線吊葫蘆、芥菜團子、釀冬瓜圈、家鄉鍋巴、大回餅、木瓜涼粉、伊府面、吊樓燒餅、狀元糕、如意糕、麻辣燙、南昌米粉、軍山湖大閘蟹、葛粉、麻辣藕片、萬壽宮馬打滾、萬壽宮糊羹、風味烤鹵、鄱陽湖獅子頭、三杯腳魚、竹筒粉蒸腸、藜蒿炒臘肉、煌上煌。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米粉蒸肉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南昌米粉

「自助旅遊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南昌

瓦罐湯

※最佳旅行時間

南昌最佳旅遊時間為春、秋兩季。

南昌春季(3-5月)雨水集中,此時萬物複蘇,山秀水美,群華競豔,一派美不勝收的景色,令人流連忘返,如果想看看南昌“花園城市”的迷人之處,春季則是最佳的出遊時間。

夏季氣溫(6-8月)氣溫偏高,此時可以選擇到象湖、梅嶺去避避暑,

秋季(9-11月)天高氣爽,南昌瀕臨鄱陽湖,而這裡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候鳥來此越冬,場面甚為壯觀,唐代著名詩人王勃曾贊其曰“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雖然候鳥的遷徙季節為每年的10月到來年的3月,但鄱陽湖觀鳥的最佳時間為11月;從南昌到觀鳥地吳城每天都有遊輪來往,非常友善;此時出遊南昌需要注意防寒防雨。

冬季(12-2月)偶有風雪,最冷接近零下10℃。

※穿衣指南

南昌夏熱冬冷,尤其要防寒防暑。春秋季節穿上T和外套就足夠。最高氣溫可達40℃,是我國四大“火爐”之一,雨季多集中在5-7月,出行時要備上雨具。

※語言

南昌話是贛語的代表語種,南昌方言即贛語昌都片,舊稱昌靖片,贛語十一個方言片之一。真正的南昌方言隻局限在南昌市區及南昌縣管轄的地區,而不包括南昌市管轄的其他縣。南昌話的最顯著的特征展現在語音上,一是發音時聲帶要振動的10個古全濁聲母,在南昌話裡均不濁,而變成了送氣的清音。如“銅”、“洞”、“獨”、“重”等;二是南昌話詞語中輕聲字特别多,特别是三音節、四音節的詞,後面的幾個音節都讀輕聲。如“細芽子(小孩)”、“壁蛇子(壁虎)”、“膏化裡(叫花子)”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