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則女明星代孕的八卦新聞上了熱搜,引得吃瓜群衆紛紛搖旗站隊呐喊,頓時口水唾沫滿天飛,央視也同時做出重要點評以正視聽。什麼是代孕?百度百科答曰:“代孕是指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借助現代醫療技術,将受精卵植入子宮内,為他人妊娠、分娩的行為,可分為完全代孕、部分代孕或無償代孕、有償代孕。”用娛樂圈大白話翻譯一下其實就是“借别人的肚子生不知道誰的娃”,這事槽點頗多,話題感強,八卦之終極趣味也不過如此。
借用别人“肚子”搞事情,古今中外曆朝曆代皆有之,尤其廚子們就最喜歡用各種“肚子”搞特色,不僅用來制造餐桌上的娛樂氣氛,而且還滿足了那些饕餮食客的八卦好奇心。
從中國飲食史上看,用各種“肚子”創新做菜最早始于唐朝。據唐代盧言《盧氏雜說》禦廚條記載:“置鵝于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謂之渾羊殁忽。”這是一道以羊“肚子”孕育美食的創新菜式,“代孕”(這裡了解成代為孕育更合适)的“羊”受盡煙熏火燎之痛苦,卻被棄而不食,鵝卻孕育得“胖鼓鼓的”,肉質鮮美多汁,光鮮而又奪目擡出飨客。難道隻因出身高貴?就算是美若天仙的白天鵝,最後也難免淪為饕餮客腹中穢物。
搞廚房“代孕”秀廚藝這事,想象力豐富還是文化人。武俠小說家古龍的《楚留香傳奇之大沙漠》中就有一道龜茲王招待楚留香的硬菜。“隻見四條精赤着上身的大漢,擡着條香噴噴的烤駱駝進來,龜茲王手持銀刀,割開了駱駝肚子,駱駝肚子裡竟還有條烤羊。羊肚子裡又有隻烤雞。剖開雞腹,以銀刀挑出個已被油脂浸透了的雞蛋”。此種做法視覺沖擊更加強大,無非滿足着那些人爆發戶似的心态。這油浸雞蛋尤其珍貴,因為雞蛋附着着一頭駱駝、一隻羊、一隻雞的冤魂。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蓉精通廚藝,她曾以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為郭靖向洪七公騙來一式降龍十八掌。此菜做法是先把豆腐剜成個個小球,再放進一塊挖了洞的火腿,最後吸飽了火腿香味的豆腐球就可取出奉客了,火腿則被丢棄。黃蓉的高明是她虛拟了“代孕”的概念,又去樹立了這一世界觀,然後運用在菜肴烹饪實踐中。
黃蓉是不是這方面思想先驅不可考,但中餐中把類似有“子宮”功能的食材,經處理填入各種“混”、“葷”物的烹饪方法稱作“釀”。“釀”的曆史悠久,《禮記》記載先秦時期的菜肴“濡雞”“濡魚”“濡鼈”就是把蓼填入雞、魚、鼈腹中烹饪,可視為“釀”的雛形;南宋《山家清供》所載“蟹釀橙”,是将橙子掏空,做成帶蓋的容器,填入蟹肉,加蓋蒸熟—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釀”了,也是“釀”的最早文字記載。“釀”是廣東說法,來源很早,與宋代的叫法一緻;北方稱之為“瓤”。粵人好“釀”,蔬食如苦瓜、茄子、冬菇、辣椒,葷料如雞、鴨、鲮魚、魚肚,皆可“釀”,“釀”好之不僅可以蒸,還可以燒、煎、炸。江南也有“釀”菜,但不一定以“釀”名之,如油面筋塞肉、鲫魚塞肉、八寶鴨、金錢魚肚、知了白菜。
飲食中“套”菜、“釀”菜都是制作工藝繁瑣,用料講究,傾注了廚師的用心良苦。不管是承載孕育的“母體”,還是被包裹孕育的“内容”都值得欣賞和品嘗,他們互相吸取、互相滋養,任何一方被抛棄都是暴殄天物。至于人類明星的“代孕”話題談起來并沒有飲食這樣輕松有趣,因為那是倫理、道德、法律對人性的審視,沉重得隻有對與錯。
#鄭爽##鄭爽超話##鄭爽代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