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園是清水師提督靖海侯施琅的春夏秋冬園之春園,現在是開放式的城市山林公園。

芳草園牌坊
源和堂文創園也是位于新門街這條曆史悠久、文化古迹衆多的文藝旅遊街上。隻有地理位置上的相鄰,似乎沒有半毛錢關系。但思緒上卻一直讓我把他倆扯在一起。也許是時空上的錯亂,我的思路是從宋元至清,而後50和60年代芳華歲月和現在的文創和網絡時代。文化具有時代的傳承作用,更是曆史、思想、時代、風俗、人物、事件、建築、文藝等等傳承和展現的載體。更是橋梁,串起古代、現代和未來,也是紐帶,穿起前輩、吾輩和後輩。
文化為媒
城市山林
三洲芳草
故事就從三洲芳草這講起。三洲這個地方在哪裡?滄海桑田,許多古迹和地名已經湮沒在歲月的洗禮中。網絡的作用是無窮的。記得上大學時老師警告不好好學英語的學生,英語能力差的情報檢索都不會。讀高中那會,進計算機房還得隆重地換鞋穿大褂像現在進新冠病房似的全副服裝封的嚴嚴實實地進機房。看到黑白螢幕一個個英文字母串,我就一個頭兩個大,初始對計算機這個也就國中在農村打飛機遊戲的破玩意兒提不起興趣。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誰知未來的30年計算機成了香饽饽仍然未衰退。假如當時選擇計算機,也許不會輸給馬雲馬化騰劉強東,我們是同一年代的985高校生。不,馬雲上師專還考了3次。不再啰嗦,感謝王永民發明了漢字輸入法,李彥宏的百度,輸入三洲,那就開始下面的啰嗦。泉州有個文史大伽陳泗東,對泉州曆史了如指掌,關于文史的著作頗豐。有篇文章《“蒼官影裡三洲路”新談》,終于找到了三洲,如獲至寶。北宋徽宗年間,宰相李邴,山東人,卸任後,因泉州山川秀麗,氣候溫暖,人文風雅,在泉州清源山下的鏡山隐居。明代史學家何喬遠仰慕其名建立鏡山書院。賜恩岩也因為其受皇帝恩賜得名。他看到泉州晉江邊上帆樯林立、舟楫往來,而江面平野空闊、江水浩淼、波光潋滟、芳草叢生,詩興大發,做了篇《吟泉州海上交通貿易》的詩句“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潮聲中萬國商”。一舉兩得,原來“漲潮聲中萬國商,梯航萬國市井十洲人”上句出自這裡。可見北宋時泉州海上貿易繁榮發達,大約泉州市舶司也是此時設立,官府從事對外航海貿易。而後就是南外宗正司遷移泉州以市舶司供養皇家宗室。本以為泉州邊緣南蠻之地,與皇家和中原搭不上關系。看來觀點得重新改變,皇室帶來了能工巧匠、精湛技藝和先進文化,甚至建築上僭越規制的皇宮起。李邴因靖康之亂家鄉淪陷,面對晉江作出年邁無法返鄉的哀歎,三洲路應該就是往來京城的路。當時晉江江面遼闊,沒有橋梁,後來,蔡襄女婿謝仲規轉運使主持修建浮橋、南宋知府鄒應龍修建順濟橋。這三洲就是在順濟橋附近的三個洲渚,叫蔡公洲、外洲和橋尾。清朝舉人曾遒寫到“”袛今孤塔流空鎖,但見三洲草自芳”。如今,晉江上架起了七八座雄偉的橋梁氣勢恢宏,天塹變通途。我想,如果建橋梁博物館,泉州應是首選之城。
如今要回到1916文創園,是利用百年老字号源和堂蜜餞廠的5060年代條石結構舊廠房、以及面粉廠、電視機廠的閑置廠房,大約188畝,保留原來風貌,加上鋼結構支護、綠植景觀點綴,還有一些文化創意,打造的文化交流、創意空間、網絡時代、休閑娛樂、商務辦公等文化創意産業園。不但保留舊的風貌,而且充分利用閑置舊廠房,實行三舊改造,盤活存量資源,活躍氣氛,增添古城的文化氣息和蘊藏傳統文化氛圍。
源和堂文創園大門
壕溝護城河
嶄新的建築
博物館
别具一格的博物館
彩色透水的停車場
貫徹海綿城市理念
假山疊石假山蓮花池,有點阿凡達懸浮山感覺
六個面粉筒倉,3D投影震撼絢麗
古色古香的山門,像三顧茅廬
古涼亭
頗有年代感的古亭,楹聯是否作舊。
茅草亭,有點杜甫草堂的韻味
遒勁的大紅字
遒勁的大紅字,擡頭奎壁,與泉港的奎壁村是否有關系,是否從泉港流落府城?
荷缸秋色
荷缸,我猜兩種功能。一是荷,荷和為貴,修心淡雅。二是消防用水防火。
雕刻精湛的石構件。
城市最不美觀的是工業時代的閑置煙囪。上世紀20年代,我們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攜日本妻子登上黃浦江碼頭,看到兩側高聳如雲的煙囪,作出了“兩岸的煙囪盛開着20世紀文明的黑玫瑰”優美贊歎詩句。如今時過境遷,生态環境理念深入民心,碳減排碳達峰已成為人民的綠色發展生活理念。但我們也不要落入西方勢力籍瑞典環保女孩格雷塔•通貝裡的環保陷阱。普京大帝怼回去,我們也想過西方的好福利生活,再來履行平等的減排計劃。這煙囪倒也不用拆除,可以稍加裝飾做個溫度計、照明燈等地标,如上海和泉州覓鯉的做法。
世界文化遺産這個金字招牌,相信在活态保護的前提下,以促進旅遊,提升品質,在文化創意、文化創新、文化交流、文化傳承等進一步賦能,在交通、住宿、餐飲、沉浸式體驗,以及影視拍攝、抖音等短視訊上持續發力。
網絡時代已來臨,數字社會已成主流,連賣菜的耄耋阿姨都會用微信和二維碼。沒有跟上時代的班車,終将像聯考平行志願自定依次下降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