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作者:中國全科醫學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在我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肝纖維化的最常見的病因。早期、及時診斷肝纖維化并評估其進展情況可指導臨床決策,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後,提高患者生存品質。肝髒穿刺活檢(liver biopsy,LB)是目前臨床上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金标準",但其為有創操作,存在不可避免的出血等風險、抽樣誤差及判讀誤差[1,2,3]。近年來,臨床上用于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無創檢查方法日益受到關注,其中瞬時彈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技術正在逐漸被推廣使用,而FibroTouch和FibroScan是兩種應用最多的檢查儀器。既往研究表明,TE對肝纖維化程度的診斷效能較高,但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準升高等可能會導緻肝髒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s,LSM)升高,進而影響TE檢查結果及TE診斷肝纖維化的可靠性[4,5]。本研究采用FibroTouch測量CHB患者LSM并根據ALT水準進行分組,旨在明确ALT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的影響。

本研究創新性:

鑒于目前少有研究探讨不同程度升高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準尤其是輕度升高的ALT水準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影響,本研究根據ALT水準對145例CHB患者進行分組,并參照METAVIR計分系統标準将肝髒穿刺活檢結果分為輕微肝纖維化(F1)、明顯肝纖維化(F2~F3)、肝硬化(F4),最後通過比較不同ALT水準、不同肝纖維化程度CHB患者經FibroTouch檢測的肝髒硬度值(LSM)及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發現,ALT<2×參考值上限(ULN)時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不受明顯影響,而ALT≥2×ULN時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可能被高估,這對臨床醫生結合ALT水準分析CHB患者經FibroTouch檢測的LSM及判斷肝纖維化程度有一定參考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診于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病房的CHB患者145例,均符合2019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聯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6]中的CHB診斷标準,其中男89例,女56例;年齡22~68歲,中位年齡44(35,55)歲。排除标準:(1)ALT≥5×參考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肝硬化失代償期、原發性肝癌;(2)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艾滋病、膽管梗阻;(3)酗酒或體質指數≥28 kg/m2;(4)存在出血傾向等肝髒穿刺禁忌證或不同意進行LB;(5)其他系統嚴重疾病;(6)心肌損傷;(7)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病史;(8)孕産婦;(9)近期右上腹部創傷史且創口未愈合;(10)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或民事行為能力受限。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經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稽核準許,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後進行LB并于1周内完成血清學、FibroTouch檢查。

1.2 分組、分期情況

根據ALT水準将所有患者分為A組(ALT<1×ULN)46例、B組(1×ULN≤ALT<2×ULN)64例、C組(2×ULN≤ALT<5×ULN)35例。參照METAVIR計分系統标準将LB結果分為輕微肝纖維化(F1)、明顯肝纖維化(F2~F3)、肝硬化(F4),A組患者中16例為F1,22例為F2~F3,8例為F4;B組患者中14例為F1,44例為F2~F3,6例為F4;C組患者中6例為F1,22例為F2~F3,7例為F4。研究對象分組、分期情況詳見圖1。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圖1 145例CHB患者分組、分期情況

Figure 1 Grouping and staging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1.3 血清學檢查

抽取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2 ml,采用西門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ALT、總膽紅素水準,其中ALT參考值為男性≤40 U/L,女性≤35 U/L。

1.4 FibroTouch檢查

采用無錫海斯凱爾醫學技術有限公司生産的FibroTouch檢測所有患者LSM,檢測時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右臂最大限度地外展;在探頭塗抹耦合劑後,選擇患者右側腋前線至腋中線第7、8、9肋間并緊貼肋間隙中間部位,在儀器配備的超聲輔助下避開血管等、選取理想位置進行檢測;每位患者連續檢測成功10次後取中位數為最終檢測值,以kPa為機關。FibroTouch檢查要求檢測成功率>60%,方差<中位數的1/3;操作者均受過系統教育訓練。

1.5 LB

采用16G活檢針在所有患者肝髒不同部位分别取肝髒活組織2條,要求每條長度≥1.5 cm(≥8個完整的彙管區);采用10%福爾馬林溶液固定,石蠟包埋,蘇木素-伊紅(HE)染色。由兩位經驗豐富的高年資病理科醫生獨自閱片,LB判讀結果不一緻時經協商、讨論決定。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計量資料若呈正态分布則以(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若呈偏态分布則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采用χ2檢驗。三組患者總體LSM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以LB結果為"金标準",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并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分析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診斷效能,AUC越接近1.0表明診斷效能越高[7]。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2.1 不同ALT水準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三組患者男性比例、總膽紅素水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年齡、總體LSM及F1、F2~F3、F4患者LSM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B組患者總體LSM及F1、F2~F3、F4患者LSM均低于C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表1 不同ALT水準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f male proportion,mean age,total bilirubin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d by FibroTouchin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by ALT level

2.2 不同肝纖維化程度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2.2.1 A組

A組中F1、F2~F3、F4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中F1、F2~F3、F4患者LSM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中F1患者LSM低于F2~F3、F4患者,F2~F3患者LSM低于F4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表2 A組中不同肝纖維化程度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Table 2 Comparison of male proportion,mean age,total bilirubin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d by FibroTouch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group A by liver fibrosis assessed by liver biopsy

2.2.2 B組

B組中F1、F2~F3、F4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中F1、F2~F3、F4患者LSM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中F1患者LSM低于F2~F3、F4患者,F2~F3患者LSM低于F4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表3 B組中不同肝纖維化程度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Table 3 Comparison of male proportion,mean age,total bilirubin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d by FibroTouch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group B by liver fibrosis assessed by liver biopsy

2.2.3 C組

C組中F1、F2~F3、F4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C組中F1、F2~F3、F4患者LSM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中F1患者LSM低于F2~F3、F4患者,F2~F3患者LSM低于F4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表4 C組中不同肝纖維化程度CHB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總膽紅素水準及LSM比較

Table 4 Comparison of male proportion,mean age,total bilirubin and liver stiffness measured by FibroTouch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group C by liver fibrosis assessed by liver biopsy

2.3 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三組患者總體LSM均與肝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rs值分别為0.81、0.71、0.73,P<0.001),見圖2。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圖2 三組CHB患者LSM與肝纖維化程度的相關性

Figure 2 Correlations between LSM and liver fibrosis staging in the three groups of CHB patients

2.4 診斷效能分析

繪制ROC曲線發現,FibroTouch診斷總體、A組、B組、C組患者F2~F3的AUC分别為0.904、0.933、0.914、0.897,診斷總體、A組、B組、C組患者F4的AUC分别為0.942、0.954、0.989、0.949(P<0.001),見表5、圖3,圖4。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圖3 FibroTouch診斷CHB患者F2~F3的ROC曲線

Figure 3 ROC curve for FibroTouch in diagnosing F2~F3 in patients with CHB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圖4 FibroTouch診斷CHB患者F4的ROC曲線

Figure 4 ROC curve for FibroTouch in diagnosing F4 of patients with CHB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表5 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診斷效能

Table 5 Efficacy of FibroTouch in measuring liver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explored using ROC analysis

3 讨論

據統計,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數量約為7 000萬[6]。臨床發現CHB患者存在明顯肝纖維化的病理學證據時,應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8]。LB結果是診斷肝纖維化的"金标準",但由于其有創性而在臨床應用受限。近年研究表明,TE是臨床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非侵入性方法[9,10,11],但部分研究發現ALT水準升高可能會影響LSM檢測的準确性及TE診斷肝纖維化的可靠性[4,5]。有研究表明,發炎會導緻肝髒硬度增加,進而導緻TE高估肝纖維化程度[5]。發炎導緻肝髒硬度增加的可能機制包括組織腫脹、炎性浸潤、水腫、細胞内壓力增加等[12],但不同嚴重程度的發炎對LSM及肝纖維化程度判斷會産生怎樣的影響,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ALT是臨床上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反映肝髒發炎的名額。本研究根據ALT水準将CHB患者分為A組(ALT<1×ULN)、B組(1×ULN≤ALT<2×ULN)、C組(2×ULN≤ALT<5×ULN),結果發現,A組、B組患者總體LSM及F1、F2~F3、F4患者LSM均低于C組,分析其可能原因為:ALT水準明顯升高(≥2×ULN)提示肝髒發生嚴重發炎,而嚴重發炎會導緻肝髒硬度增加。

本研究通過進一步分析不同肝纖維化程度的CHB患者LSM發現,A組、B組、C組中F1患者LSM分别低于F2~F3、F4患者,F2~F3患者LSM分别低于F4患者;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三組患者總體LSM均與肝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即肝髒纖維化程度越高則經FibroTouch檢測的CHB患者LSM越高,提示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診斷價值較高。

劉芳等[13]、戴雯等[14]研究發現,FibroTouch診斷CHB患者明顯肝纖維化(≥F2)的AUC分别為0.857、0.815,診斷肝硬化(F4)的AUC分别為0.875、0.920,提示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硬化的診斷效能優于肝纖維化。本研究通過繪制ROC曲線發現,FibroTouch診斷總體患者F2~F3、F4的AUC分别為0.904、0.942,提示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越重,FibroTouch診斷效能越高,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需要指出的是,FibroTouch診斷A組、B組患者F2~F3的AUC分别為0.933、0.914,均高于診斷C組患者F2~F3的AUC(0.897),提示ALT<2×ULN時不會明顯影響FibroTouch對CHB患者明顯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而ALT水準明顯升高(≥2×ULN)可能導緻FibroTouch對CHB患者明顯肝纖維化的診斷效能降低,與既往研究結果一緻[4,5];FibroTouch診斷A組、B組、C組患者F4的AUC分别為0.954、0.989、0.949,提示ALT水準變化不會明顯影響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硬化的診斷效能,亦與既往研究結果一緻[15],也進一步證明了FibroTouch對CHB患者肝硬化的診斷效能優于肝纖維化。是以,臨床應用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時一定要重視ALT水準升高幅度及實際檢測值,須綜合判斷以避免高估CHB患者肝纖維化程度。

綜上所述,ALT<2×ULN時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不受明顯影響,而ALT≥2×ULN時FibroTouch檢測CHB患者LSM可能被高估,不一定能反映真實肝纖維化程度,但本研究中2×ULN≤ALT<5×ULN、F4患者所占比例較低且三組患者間年齡尚存在差異,存在一定選擇偏倚和資訊偏倚,結果、結論仍有待今後擴大樣本量、均衡病例分布等進一步驗證。

利益沖突

本文無利益沖突。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水準對FibroTouch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髒硬度值的影響研究

參考文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