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女性##長孫皇後#
三、 扶持丈夫登上帝位
(長孫皇後)

好景不長,隋朝末年,隋炀帝實行暴政,民怨沸騰,各地反隋勢力紛紛揭竿而起。
李家也舉起了義旗,李淵受禅登基為帝,國号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長孫無垢被封為秦王妃。
期時天下大亂,各家勢力都在搶占地盤。英勇睿智的李世民開始作為李家的主帥出征,長孫無垢也開始作為賢内助的身份留守後方。
李世民雄才大略,身邊又有一幫能幹的人才,徐茂才、秦瓊、尉遲恭等,遇着所向披靡。很快就讨平了薛舉父子、劉武周、宋金剛、窦建德和王世充等勢力。
但是他軍功越來越多,軍中威望越來越高,不免功高震主。不僅太子和齊王對他防備,連父親李淵都開始猜忌他。
看到公公對丈夫越來越防備,越來越疏遠,太子和齊王又經常聯合在李淵面前讒害李世民,長孫皇後不願坐以待斃。
她開始經常出入宮中,親近孝順高祖李淵,和後宮妃嫔熱心交往,主動緩和沖突,以彌補丈夫與公公之間的嫌隙,也在後宮中為丈夫留存助力。
高祖李淵最終沒忍心對李世民下死手。
外部戰事不斷,國家又必須仰仗秦王李世民,打的勝仗越多對他的防備猜忌就更重。
到了後來,太子和齊王開始不斷地殘害李世民,秦王府與東宮之間的沖突再也沒有辦法調和,已經勢同水火。
處在生死存亡之際的李世民最後下定了決心。長孫皇後也顯現出了她将門虎女的強悍,毫不畏懼,義無反顧地站在丈夫身後,和哥哥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等秦王府衆将共同給予丈夫毫無保留的支援。
此後就是史上聞名的宣武門之變,在不成功便成仁的這一時刻,長孫皇後來到了丈夫的身邊,和他并肩作戰,這也是她唯一一次站在和丈夫比肩的位置。
李世民和他的部将們雄心萬丈,受到長孫皇後激勵的将士更是群情激昂。最終,玄武門之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完勝而告終。
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長孫氏随之也成為太子妃,同年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為帝,并在登基後十三天冊封長孫氏為皇後。
(獨孤皇後)
同樣的楊堅夫婦所處的北周也是動蕩不安,由于嶽父的政治鬥争失敗,楊堅一直被懷疑和猜忌,處境更是水深火熱。
還好,楊堅的家族很有實力,父親楊忠骁勇善戰,在北周一直擁有相當的地位。楊堅的兩個弟弟也相繼和皇室聯姻,楊堅夫婦才得以在父親的羽翼下暫保周全。
父親去世後,北周發生政變,周武帝宇文邕奪取了政權,楊堅夫婦的危機才得以減除。
由于楊堅和上一屆統治者的對立,無疑就站在這一屆統治者的同一陣線,周武帝特意禮聘楊堅的長女楊麗華為其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
還有一件事也一直困擾着楊堅,因為楊堅相有奇表、氣質突出,傳說是帝王之相,受到很多人的猜忌。
雖然已經貴為皇上的親戚,周武帝這個人也不相信面相之說,對楊堅很是重用,但是楊堅夫婦依然一貫地謹慎低調,這才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周武帝雄心不減,奪取政權後又開始為統一中國做準備,可惜,壯志未酬,得病英年早逝。随後其子宇文赟即位,是為周宣帝,楊堅的女兒楊麗華成為皇後。
楊堅也一下跻身到了公權力最高階層。但是,很快他發現這個女婿昏庸殘暴,行為乖張,他居然一反成制,相繼冊立四個皇後,與元配皇後楊麗華并匹。
有一次,皇後楊麗華勸說了他幾句,居然被周宣帝賜她自盡。女兒性命危急,家族也面臨大禍。獨孤伽羅挺身而出,一腔剛勇,為了整個家族毅然闖宮,“詣閣陳謝,叩頭流血”,才使女兒免于賜死,家族免受株連。
但是楊堅再度處于朝不保夕的危局,女兒在宮裡的日子也是戰戰兢兢,楊堅夫婦亞曆山大,整日籌謀出路,最後選擇了外放,遠離了喜怒無常的周宣帝。
不久,生活荒唐混亂的周宣帝暴死,他的兒子隻有9歲的晉帝即位。
幼帝需要輔政大臣,外戚楊堅再次進入朝堂。局勢依然很危險,皇帝年幼無力,多的是心存不軌之人。一旦有變,家族性命又将不保。
此時的楊堅夫婦已經是成熟的政治家,有着豐富的政治鬥争經驗,很快就掌握了政權,在朝堂上擁有了絕對的權利,年幼的周宣帝幾次要禅讓皇位給他。
是做一個掌握實權的權臣,還是自立為帝,楊堅猶豫不決。在這個關鍵時刻,獨孤伽羅表現出了果敢善斷的政治家氣魄。她向丈夫進言:“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在妻子的堅定支援下,楊堅也不再假意推辭,順利登基,建立了隋朝。
四、輔政
做了皇後的長孫無垢依然克勤克儉,整日讀書寫字,相傳長孫皇後的書法可以和朱淑真、管道升等諸位女書法家相媲美。
夫妻倆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用心,長孫皇後首先是教給他們做人的原則,然後才是教育他們知識能力。甚至在長孫皇後去世後,李世民也是把最小的兒子李治和女兒晉陽公主親自帶着身邊教養。
長期的手不釋卷,長孫皇後通曉古今,夫妻日常談談說說很是溫馨,但是她從不願參與丈夫的政事。
李世民愛重長孫皇後,尊重她的看法,即使朝政大事也對她毫不避諱。
像尋常夫妻一樣,回到後宮會把朝堂上的事說給長孫皇後聽,經常詢問長孫皇後的意見。
史記,長孫皇後每每以“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為由拒絕幹涉朝政。如果李世民一定要和她讨論,再三詢問,長孫皇後就不再理睬丈夫,以沉默應對,對此李世民對妻子也毫無辦法。
人說愛屋及烏,太宗對長孫皇後的寵愛同樣惠及到了長孫皇後的親族身上。
長孫皇後的父親早早去世,是舅舅高士廉将她和哥哥撫養長大,她與李世民的婚事也是由高士廉一力促成。是以,李世民一直都對高士廉非常感激,極其敬重。
李世民對亦兄亦友的長孫無忌更是恩寵信任,不斷把朝廷重要職位授予他,最後長孫無忌官至宰相。
長孫皇後深信盈滿為誡,既說服兄長讓位,又以“妾備位椒房,家之貴寵極矣,誠不願兄弟複執國政”之言勸谏丈夫,太宗在長孫皇後的勸說下,終于恩準長孫無忌辭去宰相職位,擔任閑職。
濃烈的感情,共同的志向,他們攜手開創了一個史上有名的“貞觀盛世”。
公元581年,楊堅即皇帝位,建立隋朝,三天後即冊封獨孤伽羅為皇後。
夫妻倆在打壓猜忌下,藏拙多年,今日一展胸襟,看着這個嶄新的國家,決定用畢生的心血和智慧來發展強大它。
史上記載,獨孤皇後是中國曆史上罕見地對君主終生保持有強烈影響力的後妃。
她同樣的熟讀史書,堅強睿智。隋文帝非常信服和欣賞妻子,很多事情倆人都是一起抉擇。
幾十年的患難與共,他們總是并肩共擔風雨,做了皇帝皇後也是形影不離。
據說每次隋文帝上朝,她都會和他一起去,然後在殿外等候,下朝後再一起回到後宮。後來隋文帝幹脆和妻子一起上朝,并稱“二聖”。
在愛妻獨孤伽羅的輔佐和支援下,隋文帝在政治,經濟方面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還開創了科舉制度,打破世家門閥壟斷政治、文化資源第一,修訂了律法,廢除大量酷刑,制定出影響之後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法制建設的《開皇律》。
隋朝也成為自西晉以來270多年分裂後的又一個大統一國家,隋文帝在位期間,政治安定,人民安居樂業,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繁榮局面。
愛妻獨孤伽羅始終是他最親密的夫妻、知己,也是他最信賴的政治夥伴。
雖然獨孤皇後和丈夫并肩站在朝堂上,而長孫皇後選擇在身後做李世民最溫暖有力的支援者,但是她們都靠着自身的能力和影響力和丈夫一起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end
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