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拍精品展在北京華藝空間亮相,這場由滬進京的巡展彙聚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瓷器·玉器·工藝品、古籍善本、珠寶鐘表尚品、名釀·陳茶·養生六大闆塊的臻品,呈現一場高品質、高規格的藝術盛筵。
藏家及藝術愛好者可于不同區域、不同時段、不同主題領略博物館級的扛鼎之作——常玉《群馬》(Chevaux)的非凡藝術魅力;或在梅雲堂珍藏的《黃山奇松通景》中見證張大千之墨彩精潤、筆力勁健,于《種菜詩唱和冊》中借呂留良等稀世墨迹再現清初文壇往事;亦可在清乾隆 青花“春耕圖”福壽如意大抱月瓶中尋覓皇家氣象;或可飽覽齊白石、張大千、餘省、文伯仁、鄭闆橋等古今藝術大師的精品力作和宋代書畫、禦制唐卡等博物館級的臻品。更可共同品鑒琳琅滿目的宮廷瓷玉、古董珍玩、古籍善本、珠寶翡翠、名貴鐘表、潮流藝術、稀釋珍藏、極品名釀……這場春拍,經典荟萃,非同凡響,值得期待!
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季拍賣會
北京站精品展
時間:5月14-18日 10:00-18:00
地點:華藝空間
位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号798藝術區中二

視訊加載中...
古今藝術大師稀世墨迹 鴻篇巨制 彙聚呈現
古代書畫彙聚臻品巨獻——《種菜詩唱和冊》中借吳志呂留良、黃宗羲等稀世墨迹再現清初文壇往事;餘省、文伯仁、鄭闆橋等古代大師精品和宋代書畫、禦制唐卡等博物館級的珍品。
近現代書畫展現大師經典佳作——梅雲堂珍藏的《黃山奇松通景》中見證張大千之墨彩精潤、筆力勁健;齊白石、陸俨少、傅抱石、關山月等大師的精品力作亦将現身。
特别展示造詣驚人的鴻篇巨制——諸如黃永玉、範曾等逾40平尺的力作;長安畫派精品——何海霞、石魯等長安畫派代表人物的佳構。
吳之振、呂留良、黃宗羲等《種菜詩唱和詩冊》
說明:本标的有以下14種作品組成
1.吳之振、黃宗羲、呂留良等二十九人《種菜詩唱和詩冊》
2.陳廷敬、王士禛、梁清标等二十八人《贈行詩冊》
3.禹之鼎 橙齋先生像
4.吳之振 行書臨顔真卿《争座位帖》
5.吳之振 行書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6.吳之振 行書臨王羲之《蘭亭序并跋》
7.吳之振 行書節選《雪堂行拾遺錄》《大慧普覺禅師宗門武庫》二則
8.吳之振 行書節選楊慎《升盦詩話》
9.吳之振 行書《南村辍耕錄》《次韻田國博部夫南京見寄二絕》《文士潤筆》
10.吳之振 行書《後赤壁賦》
11.吳之振 行書《後飲酒五首》冊
12.吳蘭成 行書《唐宋詩鈔》
13.吳 滔 山水對屏
14.吳昌碩等為吳氏後人製印十九方(其中“履仁”“吳芝芳”對章“舟錢千年吳氏珍藏”三枚為田黃。)
餘省 魚藻圖
設色紙本 手卷
28.5×157.8cm
著錄:
1.《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七)》P4104,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年。
2.《禦制詩二集》卷三十八P25,見《禦制詩文全集》第三冊P101,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
3.《國朝院畫錄》卷二,見《曆代書畫輯錄》第一冊P400,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8月。
4.《曆代著錄畫目》P93,福開森編,台北,1982年(人民美術出版社于1993年亦出版此書,本條目據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第二次印刷本)。
張大千 黃山奇松通景
立軸 設色紙本
1962年作
207.5×148.5cm×2
說明:香港梅雲堂舊藏;高嶺梅題簽。
出版:
1.《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圖版54,香港市政局,1984年2月。
2.《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圖版114,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3年。
3.《張大千的繪畫》,圖版111,日本松濤美術館,1995年。
4.《辟混沌手——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9年。
展覽:
1.“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展品編号54,香港藝術館,1984年2月15日至4月1日。
2.“梅雲堂藏張大千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3年4月17日至5月23日。
3.“香港·梅雲堂所藏張大千之繪畫”,日本東京松濤美術館,1995年4月5日至5月21日。
4.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梅雲堂藏張大千畫”,1997年2月28日至4月27日。
5.“張大千紀念展”,海南亞龍灣華宇度假酒店,2013年2月2日至2月28日。
6.“辟混沌手——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9年5月20至26日。
齊白石 工筆花蟲冊
冊頁八開 設色紙本
1936年作
34×34 cm×8
出版:《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圖56,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4月。
展覽:“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4月。
張大千《風荷》
立軸 設色紙本 191×101cm 1961年作
說明:梅雲堂舊藏;高嶺梅題簽。
展覽:
1. “張大千近作展”,香港,大會堂美術博物館,1962年4月21日至5月9日。
2. “張大千畫展”,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1963年3月12日至17日。
3. “張大千畫展”,馬來亞,吉隆坡,國文局,1963年6月24日至7月2日。
4. “張大千畫展”,馬來亞,怡保,古岡州公會,1963年11月9日至16日。
5. “張大千畫展”,馬來亞,槟城,槟城博物院,1963年12月20日至29日。
6. “張大千畫展”,泰國,曼谷,介壽堂及京華銀行,1964年9月12日至25日。
7. “張大千畫展”,泰國,合艾,客屬會館,1965年2月2日至8日。
8.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3年4月17日至5月23日。
9. “香港·梅雲堂所藏張大千之繪畫”,日本,東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95年4月5日至5月21日。
10.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1997年2月28日至4月27日。
出版:
1.《張大千近作展》,展品圖版6,香港大會堂美術博物館,1962年4月。
2.《張大千畫展》,新加坡展品目錄編号17,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3年3月。
3.《張大千畫展》,吉隆坡展品目錄編号17,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3年6月。
4.《張大千畫展》,怡保展品目錄編号17,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3年11月。
5.《張大千畫展》,槟城展品目錄編号17 ,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3年12月。
6.《張大千畫展》,曼谷展品目錄編号17 ,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4年9月。
7.《張大千畫展》,合艾展品目錄編号17 ,香港東方藝術公司,1965年2月。
8.《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圖版71,高美慶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3年。
9.《香港梅雲堂所藏張大千之繪畫》圖版70,日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95年。
傅抱石《玄武湖初春》
鏡片 設色紙本 42×50cm
出版:1.《其命唯新:紀念傅抱石誕辰110周年·民間珍藏傅抱石作品集》附錄182号,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4年11月。
展覽:1.“其命唯新——紀念傅抱石誕辰110周年·民間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蘇美術館,2014年12月9日-14日。
何海霞《燕山八月初飛雪》
鏡片 設色紙本 68×275.5cm 1988年作
1.《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何海霞》,P116-117,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2.《夢幻成真——紀念何海霞誕辰110周年精品集》P122-123,中國嘉德,2017年。
展覽:“夢幻成真——紀念何海霞誕辰110周年精品展”,北京嘉德藝術中心,2018年4月14-26日。
常玉曠世巨作《群馬》魅力非凡
博物館級的扛鼎之作——常玉《群馬》(Chevaux)以非凡的藝術魅力驚豔亮相;并将聯袂奉上藤田嗣治、潘玉良、趙無極、朱德群等二十世紀旅法藝術家的精品力作;當代藝術版塊擇選王廣義”後古典系列“經典代表作《被工業快幹漆覆寫的名畫·米開朗基羅》、當代抒情現實主義代表藝術家何多苓《落葉》,中國抽象代表藝術家譚平“我畫”階段的重要作品《無題》等當代中堅實力創作,不容錯過。
裸女、花卉和動物作為常玉創作的三大核心主題。如果說“菊”是常玉花中至愛,“馬”則可以說是常玉動物作品中最鐘愛的主題。在常玉已知的八十四幅以動物為主題的油畫作品中,畫馬的作品多達34幅,其中多以描繪兩兩相依的雙馬為主,關于群馬的作品僅有6張。此幅《群馬》是其中刻畫最為細緻,并且用色極其獨特的作品。有别于藝術家1930年代以粉紅與白為主調的“粉色時期”繪畫,常玉在《群馬》中大膽地以明媚绮麗的橘紅作為主色,這個色調的作品在其創作生涯中僅有兩張,另外一張則是去年剛剛創造常玉動物題材市場紀錄的《八尾金魚》,水中暢遊的魚兒與原野嬉戲的馬匹,兩幅作品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常玉《群馬》
纖維闆油畫 110×103cm 1930年代初
簽名:玉 SANYU(左上)
作品背面展覽标簽:第43界展覽會,常玉,生于四川(中國),中國籍,塞納-馬恩省馬拉科夫鎮,讓·雅克·魯索大街1号,3655,群馬,110×103 cm,1932年。
1. 法國藏家購于第四十三屆獨立沙龍展覽會;
2. 亞洲私人珍藏。
第43屆獨立沙龍展覽,巴黎,1932年,3655号作品。
1.《VU》雜志,第204期,1932年2月10日,巴黎,p179;
2.《常玉油畫全集》,國巨基金會、大未來藝術出版社,台北,2001,p56;
3.《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p57;
4.《先鋒·頹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p155;
5.《世界名畫家——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p106;
6.《常玉——寄黑 藏白 醉粉紅》,大未來林舍畫廊藝術有限公司,2018,P298。
說明:
1.第43屆獨立沙龍展覽會目錄第291頁,第3655号作品《群馬》(Chevaux),售價4,000法郎。(資料來源:法國國家圖書館)
2.附原出版《VU》雜志,第179頁《群馬》作品圖側标記藝術家親筆簽名“玉SANYU”、日期“3.5.1932”及印章“常玉”。
3.法國《VU》雜志1932年2月10日第204期第179頁讓·格勞迪(Jean GALLOTTI)報道此畫:“由常玉所作的《群馬》,是畫家的天真呢,還是他在探索某種風格,亦或是異國風情的概念呢?”
《群馬》以七匹歡騰的馬兒作為主角,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實際場景的刻畫。不同于藝術家晚年作品中常見的蒼涼孤寂情緒。《群馬》所描繪的空澄原野是一片自由的天地,嬉戲的馬兒更似詩意的精靈,整體畫面營造出一種無限旖旎、绮麗夢幻的意境,對應着常玉中年時仍躊躇滿志,樂觀豁達的心情,整體透露出生機、美好、希翼等明媚的精神意象。
《VU》雜志第179頁《群馬》左上簽名處被覆寫,藝術家在作品圖側補充标記“玉SANYU”、日期“3.5.1932”及印章“常玉”。(出版物由原法國藏家提供)
在常玉關于“馬”的主題作品中,超過一米并不多見。1930年5月15日常玉寫給侯謝的一封信中曾經提及“今天杜樂麗沙龍的阿諾先生向我邀畫,要我創作一些巨幅作品……”可以推測《群馬》很可能是常玉針對第43屆獨立沙龍展的特别尺幅創作,殊為難得。
《群馬》局部
常玉自1929年開始畫油畫,其創作在30年代臻于成熟,獨樹一幟的藝術語彙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法國藝評家賈克伯(Max Jacob)曾稱贊他的作品中“具有精準而純淨的一股力量,兼具智慧與技巧。”常玉動物油畫作品為數不少已永久收藏于台灣國立曆史博物館。藏家十分惜售,在市場流通量稀少,私人收藏的常玉作品當中,殊難尋獲相類之作,《群馬》具有不可替代的學術與收藏價值。
王廣義《被工業快幹漆覆寫的名畫 · 米開朗基羅》
布面油畫 87.5×63.5cm 1989
簽名: Wang Guangyi 王廣義 89 W.G.Y (畫背)
1.2007年紐約蘇富比Lot 21;
2.2008年北京保利Lot 466。
1.《王廣義:藝術與人民》,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6,P93。
2.《自在之物 :烏托邦、波普與個人神學》,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2,P219。
3.《Wang Guangyi: Works and Thoughts 1985-2012》Publisher: Skira(意大利),2013,P83。
4.《Wang Guangyi Viaggio in Itialia》Publisher: Tutti i diritti riservati(意大利),2014,P17。
5.《王廣義的藝術與思想——批評與訪談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P334。
6.《圖像與修正》Sigapore MOCA, 2016,P90。
朱德群《在地平線上》
布面油畫 81×100cm 2005
簽名:朱德群 CHU TEH-CHUN.2005(右下)“AU RAS DE L'HORIZON”CHU TEH-CHUN 朱德群
2005(背簽)
1.附朱德群基金會暨朱德群夫人董景昭女士開立親簽作品證書
2.作品将收錄于《朱德群全集》,并由朱德群基金會和董景昭女士共同會編
藤田嗣治《睡貓》
布面油畫 22×26.8cm 1926
簽名:嗣治 Foujita 1926
1.附法國 ARCHIVES ARTISTIQUES PARIS 保證書;
2.本拍品已由西爾維·布森(Sylvie Buisson)認證,并将收錄于布森即将出版的《藤田嗣治全集—第四冊》,編号 D26.275H。
1.阿莫裡·德·梅羅德親王(Prince Amaury de Mérode)和瑪麗-克萊爾·德·克洛伊王妃(Marie-Claire de Cröy)(1926 年日本駐巴黎大使作為新婚禮物贈予);
2.伊莎貝拉·德·波特·丹铎耶(Isabelle de Potter d’Indoye)(瑪麗-克萊爾·德·克洛伊王妃的外孫女)。
潘玉良 《靜物 青瓶百合》
布面油畫 46×55cm 1944
簽名:玉良 44(左下)
1.畫框附展覽标簽、作品銷售來往信件;
2..附2003年丹尼爾•馬丁(Daniel Martin)個人藏品目錄,序号 No.118 為2副潘玉良作品;
3.作品曾于2016年在法國清潔、保養,附工作室清潔保養報告。
1.阿爾伯特·弗拉明(Albert Flament)1947年購于藝術家;
2.勒邁格·杜布羅伊(Lemaigre Dubreuil);
3.丹尼爾·馬丁(Daniel Martin);
4.亞洲私人收藏。
宮廷臻品、名瓷佳器琳琅滿目
瓷器·玉器·工藝品部分将重磅推出明清禦窯珍瓷、禦制玉器、宗教藝術造像&銅爐、名家舊藏、民國文人瓷等五大版塊内容,其中領銜展品為清乾隆 青花“春耕圖”福壽如意大抱月瓶、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十棱洗和清乾隆 禦制“貞符鼂釆”白玉“長宜子孫”璧冊頁,其中“春耕圖”福壽如意大抱月瓶為2003年倫敦佳士得拍出,據目前資料顯示,此種如此大尺寸而精美的抱月瓶存世僅兩隻,極其珍罕;而另一重磅拍品禦制“貞符鼂釆”白玉“長宜子孫”璧冊頁,整套拍品集乾隆禦筆、禦畫、禦印、禦制璧為一體,藝術價值極高,此玉璧冊頁一百多年由意大利藏家入藏,而今一百多年後重制于此,更是曆史的見證者,其史料價值不容忽視。
清乾隆 青花“春耕圖”福壽如意大抱月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備注:2003年倫敦佳士得春拍
H:59cm
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十棱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備注:
1.北京翰海1996.6.30,Lot990
2.北京保利五周年秋季拍賣封面拍品,2010年12月5日,lot4553
D:20.7cm
清乾隆 禦制“貞符鼂釆”白玉“長宜子孫”璧冊頁
設色紙本禦筆「貞符鼌采」字 、钤「太上皇帝」印
設色紙本禦筆《幽香蘭草圖》 ,钤「寫生」、「齊物」雙印
禦制白玉镂雕夔龍夔鳳紋“長宜子孫”璧,刻「乾隆年制」、「羊字二百号」雙款
1.意大利藏家de luca舊藏,得自1900s
2.香港蘇富比2011年春拍, Lot 2805
L:13.5cm,冊頁L:15.6cm,W:9.5cm
《天祿琳琅舊藏戰國策》将領銜首個古籍專場
古籍善本闆塊甄選天祿琳琅藏書、明清精品版畫、内府刻書、佛道教典籍、金石碑帖、信劄寫本等諸多精品, 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天祿琳琅舊藏戰國策》存兩卷兩冊,經明萬表、汪繼美、清宮、于懷、康生、鄧拓等遞藏。出落宮廷、重加裝飾、钤印五玺、收入天祿,早已擺脫了自身的實體材質與價值,形成了一種财富與權力的表征,是一種文化與藝術內建的大美之作。
天祿琳琅舊藏戰國策存二卷
年代:天祿琳琅著錄宋刻本
作者:(宋)鮑彪注 吳師道校
函冊:2冊
紙張:黃麻紙
裝幀:線裝
尺寸:22.6×14.4cm
钤印: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乾隆禦覽之寶,天祿琳琅,天祿繼鑒,明浙江都指揮萬表民望書籍,鳳陽萬氏忠節世家記
半頁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細黑口,左右雙邊。宋諱“桓、恒”缺筆。《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四宋版史部著錄,存卷五一冊全,卷三第一至二十四頁藏上圖,此本存第二十五頁至末。書内钤章郎朗,細考經明仁萬表、汪繼美、清宮、于懷、康生、鄧拓遞藏。文革期間,中央成立中央成立古書文物小組,吳希賢曾經眼此書,著錄于《曆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
1.《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四宋版史部
2.《故宮已佚書畫目錄三種》之《賞溥傑書畫目錄》(八月初六日)
3.《故宮已佚書畫目錄三種》之《收到書畫目錄》(十一月二十三日)
4.《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第02834号
5.《曆代珍稀版本經眼圖錄》宋元版本P39
珠寶翡翠經典荟萃
珠寶鐘表尚品版塊甄選本次春拍瑰麗的翡翠珠寶和時尚的潮流藝術精品集中展示,如頂級華人珠寶藝術家陳世英Wallace Chan創作于1996年夏的鴻福滿堂彌勒佛、金玉滿堂彌勒佛一對、天然滿綠翡翠手镯及天然滿綠翡翠珠鍊、精美的百達翡麗機械腕表、KAWS × Dior BFF(Pink, Black) 永遠的摯友(粉紅、黑)、goro's極其精美罕有全金金貝羽毛、全金素羽毛配上金金貝銀羽毛項鍊等均将現身。
名釀·陳茶·養生闆塊以“珍貴、優質、養生”為題,彙聚世界各地頂級名釀,收錄各類傳統珍稀滋補精品。為您帶來一場獨具風味,兼收藏、品飲于一體的“飲”、“療”、“膳”盛宴。
天然滿綠翡翠手镯及天然滿綠翡翠珠鍊
陳世英 鴻福滿堂彌勒佛、金玉滿堂彌勒佛一對
鴻福滿堂彌勒佛尺寸:27×17×18cm
金玉滿堂彌勒佛尺寸:16.5×11×13.5cm
材質:紅寶石、黑曜石、22K黃金 ;翡翠、黑曜石、22K金、銀
心語神工——雕刻珠寶藝術展,首都博物館出版,第068号展覽:
首都博物館《心語神工——雕刻珠寶藝術展》,2010年4月29日開幕
KAWS × Dior BFF(Pink, Black) 永遠的摯友(粉紅、黑)
2019年作
迪奧限量設計牛仔服及西裝
綜合媒材 聚酯纖維 毛絨
H.45.7cm / 30 × 24 × 55.4 cm(原裝盒)
限量500版,此作品分别為第42版和第160版
1971年貴州茅台酒
1瓶500ml約970g 1971.3.17
藏六造·饕餮獸首·三環翠玉摘·純金金壺
底款:藏六居造
重約:672g H:17cm W:16cm
五月藝術活動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