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作者:百味曆史觀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八位 漢昭帝劉弗陵

劉弗陵,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武帝劉徹少子,母為鈎弋夫人。太始三年,趙婕妤生下劉弗陵,号稱“鈎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後元二年二月十二乙醜日,漢武帝病重,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立為皇太子。同年二月十三日,武帝诏近臣托孤,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将軍,接受遺诏輔政,加封金日磾為車騎将軍,太仆上官桀為左将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禦史大夫,共同輔佐少主。後元二年二月十四丁卯日,漢武帝病逝。二月十五戊辰日,劉弗陵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遵照武帝遺诏,由大将軍霍光主持國政、錄尚書事,車騎将軍金日磾、 左将軍上官桀為其副手。因漢武帝時期常年征戰,導緻海内虛耗、民生凋敝,昭帝即位後,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屢次減免租賦,招撫流民。始元六年,召集郡國賢良文學召開鹽鐵會議,随後罷榷酤。又與匈奴恢複和親。政治較為安定,社會經濟有所恢複,開啟了“昭宣中興”的良好局面。元平元年,劉弗陵因病駕崩,時年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九位 漢廢帝劉賀

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後元元年,昌邑哀王劉髆去世,始元元年,劉賀嗣位,年四五歲,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劉賀被征召入朝,立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劉賀接受皇帝玺绶,承襲皇帝的尊号,卻并未谒見高廟。劉賀即位十餘日,霍光已與張安世謀劃廢之。六月癸已日,即劉賀在位第二十七天,其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為庶人,史稱漢廢帝。上官太後诏令劉賀回到故地昌邑,賜其湯沐邑兩千戶,昌邑王國被廢除,降為山陽郡。元康三年,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四月,劉賀前往豫章郡海昏縣就國。神爵三年,封侯四年的劉賀去世。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位 漢宣帝劉詢

劉詢,原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漢武帝劉徹曾孫,元平元年,昌邑王劉賀為霍光等大臣所廢,迎入宮中,受封為陽武侯,随後即位,時年十八,次年改元“本始”。劉詢少時遊曆長安三輔,體察了解民情,深知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這對他施政治國有直接影響。劉詢在位期間,清除霍光勢力,重視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是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他勵精圖治,減輕人民負擔,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産,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對外關系上,本始二年聯合烏孫國大破匈奴,使匈奴呼韓邪單于率衆來朝稱臣。神爵二年,平定西羌,設定金城安置降羌,設立西域都護府監護西域各國,正式将西域納入大漢版圖。黃龍元年十二月甲戌,劉詢因病崩于未央宮,葬于杜陵,廟号中宗。劉詢作為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賢君,統治期間,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綜合國力最為強盛,史稱“孝宣之治”或“孝宣中興”。在以制定廟号和谥号嚴格而著稱的西漢王朝,劉詢與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并列為擁有廟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一位 漢元帝劉奭

劉奭,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劉奭出生幾個月後,漢宣帝即位為帝。兩年後,其母許平君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死。地節三年四月戊申,劉奭被立為太子。黃龍元年十二月甲戌,漢宣帝駕崩,癸巳,皇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漢元帝多才藝,善史書,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懦。漢元帝在位期間漢朝比較強盛,但也是衰落的起點。豪強地主兼并之風盛行,中央集權逐漸削弱,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劉奭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緻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元帝特别寵信宦官,主要基于一種天真的想法,認為宦官沒有家室,不會締結“外黨”。但這是一種錯覺,石顯之流其實頗擅長“結黨”,他不僅與宮廷太監結為“内黨”,而且勾結史丹、許嘉等外戚,并拉攏那些見風使舵的匡衡、貢禹、五鹿充宗等儒臣,結為“外黨”,内外呼應,興風作浪,黨同伐異。易學大師京房曾提醒元帝不要寵信佞臣,元帝卻執迷不悟,依然聽任石顯專權,京房觸怒石顯,很快被逐出朝廷,随後又因“非謗政治”而被處死。石顯擅權期間,綱紀紊亂,吏治腐敗。然而對于宦官危害國家,他始終未能悟察。司馬光評述:“甚矣,孝元之為君,易欺而難悟也。”說白了,元帝太好糊弄,居然讓石顯玩弄于股掌之間。宦官石顯的專權,實際上正是漢元帝縱容的結果。在帝制時代,大權旁落乃為君之大忌,尤其是想要有所作為的君主,必須善用最高權力施展抱負。竟甯元年五月壬辰,漢元帝在長安未央宮病死,終年四十二歲,在位十六年,葬于渭陵,廟号“高宗”(東漢時廢除)。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二位 漢成帝劉骜

劉骜,字太孫,西漢第十二位皇帝,漢元帝劉奭之子,母為王政君。竟甯元年,漢元帝病卧後宮,傅昭儀及其兒子定陶王劉康,常在榻前侍奉,而皇後王政君和太子劉骜卻難得見上皇帝一面。王政君和劉骜憂心忡忡,一籌莫展。就在這關鍵時刻,史丹借着貼身寵臣的身份可以直入寝殿探病,趁寝殿中隻有元帝一人時,獨自闖入室内,伏在元帝床前聲淚俱下地為太子求情。元帝心腸軟,“優遊不斷”,見史丹泣不成聲,竟大為感動,長長歎了一口氣,表示不會廢黜太子。史丹聽後心裡有底,連連叩頭請罪。漢元帝接着說:“我的病恐怕不會有好轉的可能,希望你好好輔佐皇太子,不要辜負我的重托!”劉骜皇太子的地位這才穩定下來。竟甯元年五月,漢元帝劉奭崩。六月,皇太子劉骜繼承皇位,是為漢成帝。劉骜的母親王政君被尊為皇太後,從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漢的政治舞台,也為後來的王莽亂國埋下了伏筆。劉骜即位後沉湎酒色,荒于政事,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同時任由外戚專政,朝廷大政為太後王氏一族把持,埋下了王莽篡漢的禍根。綏和二年二月,劉骜夜宿未央宮,第二天早晨起床穿衣,準備接見辭行的楚思王劉衍和梁王劉立,誰知剛剛穿上褲襪,衣服還沒能披上身,就忽然身體僵直、口不能言,中風撲倒床,動彈不得。綏和二年三月丙戌,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在趙合德的懷抱中中風暴死于長安未央宮,孝元王太後“治問皇帝起居發病狀”,趙合德畏罪自殺。漢成帝在位二十五年,終年四十五歲,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今陝西鹹陽市東)。由于漢成帝兒子都在他之前死亡,是以繼位的是侄子劉欣。王莽當政時,曾在漢平帝去世後,奏請為漢成帝上尊号“統宗”,至光武中興,該廟号被廢除。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三位 漢哀帝劉欣

劉欣,漢元帝劉奭之孫,漢成帝劉骜之侄,定陶恭王劉康之子,母丁姬,西漢第十三位皇帝,在位七年。陽朔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劉欣父定陶恭王劉康去世,劉欣襲封定陶王爵位。劉欣年長後,伯父漢成帝無子嗣,在與叔父中山王劉興經過一年的激烈争奪後,于綏和元年被立為太子。綏和二年三月十八日,漢成帝病逝,劉欣即位為帝,改元建平。漢哀帝在位時期,宮室、苑囿、府庫的收藏已經很多,百姓的資财富有雖比不上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但人口是最多的。漢哀帝繼位前,封地靠近邊境,時常爆發戰争。漢哀帝繼位後,命大将軍霍照統領10萬兵征讨邊疆,得勝而歸。元壽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午,在位僅七年的漢哀帝因貪色縱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年僅二十五歲,九月壬寅,葬于義陵,谥号為孝哀皇帝。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四位 漢平帝劉衎

劉衎,原名劉箕子,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為衛姬,西漢第十四位皇帝。漢哀帝于元壽二年六月二十七戊午日病死後,王莽為便于弄權,不肯立年歲較長的君主,于當年七月迎立年僅九歲的中山王劉衎入宮,九月初一辛酉日即位為帝,次年改元元始。漢平帝繼位時,太皇太後王政君垂簾聽政,大司馬王莽操持國政,百官聚于朝廷東廳以聽取王莽的訓示。下诏說:“朝廷每釋出赦免令,是打算與天下重新開始,真心地希望百姓能洗心革面,以保全其品格與性命的。以往有關官員在量刑時多把赦令前所犯的過失重提,累增犯法者的罪過,甚至株陷無辜之人。違背了朝廷釋出赦令是為了重信慎刑與希望有罪過的人滌心自新的原意。對于舉薦的人才,也因為他在曆史上曾犯過某種過錯,以為不可信任,就廢置而不舉薦。這就完全背離了孔子說的‘赦小過,舉賢才’的原則。對于雖有經濟及品行方面的錯誤但無人告發而被舉薦的人,一律不必查究。以便鼓勵人才集中精力去追求進步,不因小的疵點而妨礙一個難得的人才。從現在起,有關機構的官員不必陳奏赦前所犯的過失。有不遵此诏書的為有虧皇恩,以違背帝诏論處。特明著此令,布告天下,使明知其事。”後群臣奏言大司馬王莽功德像周公輔成王一樣崇高,特賜号為安漢公,元始五年十二月丙午,劉衎在未央宮去世,死因存在争議,時年十四歲,谥号孝平皇帝,葬于康陵,王莽稱帝後追加廟号為元宗,劉秀又将廟号削除。

幹貨分享,梳理西漢十五帝(下),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孺子劉嬰

第十五位 漢孺子劉嬰

劉嬰,漢宣帝玄孫、楚孝王劉嚣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于居攝元年三月己醜日至始建國元年正月癸卯日居西漢皇太子位,沒有當上皇帝,王莽呼之為“孺子”,世稱“孺子嬰”。元始五年十二月,漢平帝劉衎病死。外戚權臣王莽感到自己當皇帝的條件還不具備,就決定再立一個傀儡。王莽借口宣帝的年長後人與平帝都是兄弟輩份,不好做繼承人。于是王莽就從宣帝玄孫中,選擇最年幼的廣戚侯劉顯的兒子劉嬰為繼承人。劉嬰一生僅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四歲即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與他講話。孺子嬰長大後,六畜不識,話也說不清楚,成了一個傻子。更始三年二月,在臨泾被李松殺死,劉嬰時年二十一,不知葬所。

聲明:文字内容原創,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