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子 秦的開始
據曆史記載,秦始皇繼位之前,秦的掌權人有35位,秦始皇是第36位,秦的發展有将近600年的曆史。
秦的第一位掌權者是非子,也是秦的創始人。此人,有一技之長,擅長養馬,養的馬不僅膘肥體壯,而且繁殖得又快又多。
這件事就傳到了周孝王的耳朵裡,周王就讓非子主管王室的馬匹飼養。養的自然不差,周王高興,分封非子了一片土地,叫作秦,在甘肅隴西一帶,非子開始在此繁衍後代,強大自己的氏族。
有了封地的非子,此時級别屬于卿大夫,是諸侯之下的一塊土地擁有者,接受諸侯的管轄。

秦非子養馬得封秦
周朝的時候,一開始是天子分封諸侯。後來天子勢力衰落,諸侯強大,互相吞并攻伐稱霸。
在周朝的衰落中,秦從卿大夫成長為諸侯。
秦襄公 秦從卿大夫上升為諸侯
曆史上載入史冊臭名昭著的周幽王,烽火戲弄諸侯之後,犬戎進宮周朝國都,周幽王再點烽火,各路諸侯都不發兵,隻有卿大夫秦出手相救,這個秦的首領是秦襄公,秦的第六位掌權人。
秦襄公護送周幽王的兒子遷都重建立立起政權東周,并且得到授命,封為諸侯,攻打犬戎,收回失地,所收回的地盤全部作為秦的封地。
此後,秦襄公一生餘犬戎作戰,一步一步擴大秦作為諸侯國的地盤和實力。
秦穆公 秦第一個盛世
能臣:由餘
由餘本是在犬戎擔任官職,後來被秦穆公拉攏過來,為自己所用。用敵軍的參謀長打敵軍,秦穆公戰無不勝,一氣收回十二處城池,開創了“西霸犬戎”的盛世局面。
向西沒有對手了,秦穆公把目光轉移回看東方,東方土地更肥沃,生存環境更溫和,可是東邊的對手是當時霸王級别的晉。
秦穆公尋得了兩個人才,一個是百裡奚,用五隻羊皮換回來的。另一個是蹇叔,百裡奚推薦的。
秦穆公的在位時間長,以一人之力與晉五代君主周旋。
春秋五霸
第一回合:秦穆公對晉獻公
秦穆公壯年繼位,當時正逢晉獻公晚年退位,隻有擦肩而過的緣分。
第二回合:秦穆公對晉惠公
一救:
晉獻公死後,為奪主位,晉國内亂,無人可繼位,秦穆公命百裡奚護送流亡在外的晉國公子夷吾回國掌權。
夷吾許諾給秦八座城。夷吾繼位,稱晉惠公。
晉惠公掌權後,沒有信守諾言,一分一毫的土地也沒有回報給秦國。
秦穆公選擇了忍。
二救:
前648年,晉國天災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向秦求糧,秦穆公用車運,換船裝,過重山,渡黃河,大義援救晉國百姓。
前646年,秦國饑荒,向晉國求助,晉國整頓軍隊,第二年出兵伐秦。
恩将仇報,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晉惠公自己被秦軍活捉。
秦穆公選擇了放人。
秦國當時雖然比以前的自己強大很多,但是與鄰居晉國相比還不敢造次,在實力不行的時候,秦穆公奉行的政策在仁義的庇護下,讓自己更快的成長。
第三回合 秦穆公對晉懷公
前637年,晉惠公病死,在秦國當人質的晉太子匆忙逃走回國繼位,稱晉懷公。
晉懷公在秦國當人質時,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晉太子着急回國繼位,結果把秦穆公的女兒自己的妻子抛棄了,秦穆公憤怒了,派人把晉惠公的弟弟重耳找到,把女兒又嫁給重耳,扶植他回晉國繼位。
重耳把晉懷公殺了,自己掌權,稱晉文公。
第四回合 秦穆公對晉文公
晉國本就實力強大,晉文公又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經過城濮之戰打敗楚國稱霸諸侯。
晉文公的妻子是秦穆公的女兒,弱國外交聯姻,此時的晉國還沒有能力與晉國一教高下,隻能結成同盟。
第五回合 秦穆公對晉襄公
晉襄公繼位時,秦穆公已經在位三十二年,與晉國周旋多年,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想要在與晉國較量較量,晉穆公摔兵渡過黃河,之後救把船全部燒毀了,可以說是正宗的破釜沉舟的祖師爺。
秦國将士死戰,打赢了晉國,秦穆公在英雄暮年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也吹響了秦攻打晉的第一号角。
秦孝公 使秦強大的關鍵 商鞅變法
能臣:商鞅
秦孝公仰慕祖先秦穆公時代的盛世局面,大張旗鼓網絡天下能人賢士,尋得了商鞅。
商鞅徒木立信
商鞅變法全秦皆兵,按作戰中砍下的人頭加官進爵,秦軍參戰的戰争,見敵就砍,毫不手軟,這也使秦軍隊具有了“虎狼之師”的威名,也可以說惡名。
說威名是因為在此後的戰争中,六國軍隊懼怕秦軍。
說惡名是因為六國的百姓也害怕秦軍,是以後來攻打南韓的時候,即便韓把一個郡拱手送秦,郡裡的百姓還是全部跑掉投奔趙國去了。
秦全民皆兵之後,誰種地呢,商鞅的辦法是吸引鄰居晉楚韓等其它諸侯國的百姓來種地,人家憑什麼相信你呢?
這就是曆史上因為美名而流傳下來”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典故。
百姓相信以後,商鞅把以前一百步一畝變成二百四十步一畝,而且釋出公告,種得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開荒種地,繳納賦稅之後全部歸自己。
于是吸引了鄰居諸侯國很多的百姓到秦來開荒種地。
商鞅還開創了分家的先例。一家有兩個男孩的,成年後必須分家,分家之後一家納稅變兩家,政府稅收增加,軍隊糧草充足。
商鞅的變法屬于創新,是那以前沒有的先例,很多人不接受,而且觸犯了世襲貴族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阻撓。但是商鞅變法得到了關鍵上司秦孝公的支援。
商鞅變法在諸侯六國中最有效,使秦在國力和軍事力量上,從根本上獲得了強盛。商鞅之是以能夠創新出影響後來千年的管理方法,在于他不拘一格的思想。關于如何才能稱霸王,他認為:”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如何治世強國,他說:”治世不一道,變法不法古。“
這也是當時法家人物的普遍思想,比商鞅晚一百年,後來韓非在他有名的《無蠹》中曾經寫過同樣的思想,他說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類似守株待兔,永遠也不會再等到一隻撞樹的兔子,也永遠不會再出現以前的盛世局面。應該着眼于眼前的問題,思考适合眼前問題的方法。
前340年,秦孝公攻打魏國,獲勝,都城東遷到今河南開封。
秦迎來了關鍵的勝利,秦孝公完成了一世的英明,商鞅被新上任的君主車裂。
真感歎: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惠文王 秦地盤擴張的開始
能臣張儀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連橫合縱完全是謀士們創造出來的。
在春秋戰國諸侯争霸中,走南闖北,在各個諸侯國之間流浪,想要趁機升官發财的,想要撈一筆的,想要找一個實力強的匡扶他稱霸的,實在是多。各路人馬,各顯神通。
經過商鞅變法的秦國,實力大增,已經強大到讓謀士們想出剩餘六個諸侯國結成軍事同盟國來自衛反擊的程度。
其中想出六國合縱方法的是蘇秦。
打破合縱的是張儀。
兩人相傳都是鬼谷子的學生。而蘇秦自認為比不過張儀。
關于蘇秦,有一個故事“知恥而後勇”的故事。
蘇秦少年時,外出遊曆,什麼也沒賺到,窮得快餓死了,穿着破衣,挑着書箱,回到了家。
結果呢?
自己的老婆,繼續織布,頭也沒擡一下。
自己的嫂子,拒絕把飯給這樣的人吃,浪費糧食。
自己的至親父母,沒有一句關心的話,沒有一點好臉色,就差要罵這不争氣的兒子,毫無用處了。
蘇秦要面子,覺得丢人,恥辱。
關起門來,發憤讀書,對自己足夠狠,頭懸梁錐刺股的典故說的就是蘇秦,犯困了,就用針錐刺破大腿,苦讀《本經陰符七術》三千遍,終于想出了六國合縱的計謀,并且編出了一套通用的辯論話術和技巧。
後來,蘇秦曆經辛苦,遍訪六國,合縱成功,身挂六國相印,秦兵十五年沒有出過函谷關,終于功成名就。
再次經過自己家鄉的時候,父母老早就打掃幹淨房子,并且親自到城外三十裡的地方迎接;妻子見到蘇秦頭都不敢擡,恭敬地聽從訓示;嫂子更是誇張,害怕因當年的苛待受懲罰,又是下跪,又是磕頭,爬着跟在蘇秦後面追着賠罪道歉。
蘇秦感歎:“嗟呼!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自古以來,無論親戚朋友妻子父母,誰不愛富貴之人。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無解的難題,張儀的出現打破了蘇秦的合縱。
也可以說沒有蘇秦異想天開自己搞出來一個六大公司的合作,可能張儀這個自稱“靠舌頭活着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頭的機會。
張儀要打破六個諸侯國的軍事聯盟,首先出擊魏國,然後出擊齊國。
張儀就說了,你們雖然是聯盟,但是距離秦遠的賺便宜,距離秦近的吃虧,實力強大的還能應付秦,實力小的,依附别的别人,還不如依附秦國。
就像有人會聽蘇秦的忽悠,自然也有人相信張儀的忽悠。
在财寶,封地,勸說,收買大臣,種種政策下,六國聯盟瓦解。
秦武王 世界舉重冠軍
秦惠文王之後,秦武王繼位,他就是曆史上有名氣的舉重冠軍,哦,不,舉鼎冠軍,力大無窮,好顯擺。舉周王的龍紋鼎時被砸斷了腿,不幸執掌政權三年後就去世了。
雖然在位僅僅三年,但是周武王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窺周朝”的心願。
他在位時期,重用謀臣甘茂攻打南韓,甘茂很聰明,他出發之前跟秦武王立了一個約定,在攻打南韓的戰事中,無論有什麼人說多少次自己的壞話,希望秦武王都信任自己。果然在攻打南韓的時候,打了五個月還沒有攻下,有人開始攻擊甘茂,秦武王被遊說下令讓甘茂撤兵,甘茂用出兵前與秦武王的約定,才沒有撤兵還獲得了秦武王的增兵支援,最終甘茂殺了六萬韓士兵,大獲全勝。
秦昭襄王 秦國擁有打敗六國的絕對實力
秦昭襄王就是芈八子的兒子,芈八子就是後來的宣太後。
能臣魏冉為國相,魏冉推薦白起。白起是一個特别殺伐決斷的大将,跟韓魏大戰的時候,殺死對方二十四萬人;跟趙國的長平之戰,活埋敵軍四十萬人,隻放生了二百四十個未成年人。
戰争實在是殘酷。
在白起消滅了趙的絕大部分兵力之後,想要趁勢繼續攻打趙,一舉拿下,然後秦内部大臣之間出現了沖突,範雎忌憚白起的功勞,進讒言阻撓了白起的繼續進軍。白起失望,稱病回家。
在後來的邯鄲之戰中,沒有了白起,秦的軍隊又遇到了趙的名将廉頗,死傷二十萬人,大敗。
當時的趙國有著名的大将廉頗,李牧,可惜都因為君主相信讒言,殺死了這兩個可以輔佐自己稱霸的瑰寶。
在秦一步一步走向強大的時候,别的諸侯國在内耗中衰弱。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五十六年,他離世安國君繼位的時候也年紀太大,僅三天随其父王而去。
此時秦國在繼位問題上發生了短暫的紛亂,最終異人在商人呂不韋的輔佐下,當上國君,稱莊襄王。
秦莊襄王,呂不韋的呂氏春秋時代
呂不韋作為商人家産累緻萬金,按照當下的金價,千金也是一億以上,呂不韋的身價是十億起。他常年遊走各國經商,對各國的政治官員都有所了解,跟現在比的話,可能大概要數馬雲那樣的角色吧。
在邯鄲之戰開始的九個月前,秦始皇在趙出生,跟随自己在趙做質子的父親異人過着窮困潦倒的生活。
當時呂不韋在商業上已經沒有對手,他開始謀劃自己更大的前程,輔佐一位國君。生逢其時,他選中了異人,并且分三步走幫助異人成功當上了秦君王。
第一步呂不韋拿出自己的錢财讓異子結交趙國的大臣和在趙國為人質的其它國家的公子。并且把這個好結交的美名傳回了秦國安國君和一衆大臣的耳朵裡,成功完成了”美其名“。
第二步讓異人投投華陽夫人所好,并且用财寶和說客,最終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華陽夫人是太子安國君最寵愛的女人,重點是這個女人還沒有兒子,華陽夫人使用手段,從儀式上認可了異人變成嫡長子的身份。使繼承身份合法化。
第三步在秦趙開戰,異人被關進大牢,眼看人頭落地的時候,呂不韋給守衛運送了重大六百斤的黃金,才救出了異人,讨回了秦國。
前251年,秦昭襄王和安國君相繼離世之後,異人繼位,稱秦莊襄王。
呂不韋和華陽夫人也得到了很大的回報。
華陽夫人被封為華陽太後。
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擔任宰相,擁有河南十萬戶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