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统一之前,祖辈累积了600年,秦创立之人养马起家(上)

非子 秦的开始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继位之前,秦的掌权人有35位,秦始皇是第36位,秦的发展有将近600年的历史。

秦的第一位掌权者是非子,也是秦的创始人。此人,有一技之长,擅长养马,养的马不仅膘肥体壮,而且繁殖得又快又多。

这件事就传到了周孝王的耳朵里,周王就让非子主管王室的马匹饲养。养的自然不差,周王高兴,分封非子了一片土地,叫作秦,在甘肃陇西一带,非子开始在此繁衍后代,强大自己的氏族。

有了封地的非子,此时级别属于卿大夫,是诸侯之下的一块土地拥有者,接受诸侯的管辖。

秦统一之前,祖辈累积了600年,秦创立之人养马起家(上)

秦非子养马得封秦

周朝的时候,一开始是天子分封诸侯。后来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强大,相互吞并攻伐称霸。

在周朝的衰落中,秦从卿大夫成长为诸侯。

秦襄公 秦从卿大夫上升为诸侯

历史上载入史册臭名昭著的周幽王,烽火戏弄诸侯之后,犬戎进宫周朝国都,周幽王再点烽火,各路诸侯都不发兵,只有卿大夫秦出手相救,这个秦的首领是秦襄公,秦的第六位掌权人。

秦襄公护送周幽王的儿子迁都重新建立起政权东周,并且得到授命,封为诸侯,攻打犬戎,收回失地,所收回的地盘全部作为秦的封地。

秦统一之前,祖辈累积了600年,秦创立之人养马起家(上)

此后,秦襄公一生余犬戎作战,一步一步扩大秦作为诸侯国的地盘和实力。

秦穆公 秦第一个盛世

能臣:由余

由余本是在犬戎担任官职,后来被秦穆公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用敌军的参谋长打敌军,秦穆公战无不胜,一气收回十二处城池,开创了“西霸犬戎”的盛世局面。

向西没有对手了,秦穆公把目光转移回看东方,东方土地更肥沃,生存环境更温和,可是东边的对手是当时霸王级别的晋。

秦穆公寻得了两个人才,一个是百里奚,用五只羊皮换回来的。另一个是蹇叔,百里奚推荐的。

秦穆公的在位时间长,以一人之力与晋五代君主周旋。

秦统一之前,祖辈累积了600年,秦创立之人养马起家(上)

春秋五霸

第一回合:秦穆公对晋献公

秦穆公壮年继位,当时正逢晋献公晚年退位,只有擦肩而过的缘分。

第二回合:秦穆公对晋惠公

一救:

晋献公死后,为夺主位,晋国内乱,无人可继位,秦穆公命百里奚护送流亡在外的晋国公子夷吾回国掌权。

夷吾许诺给秦八座城。夷吾继位,称晋惠公。

晋惠公掌权后,没有信守诺言,一分一毫的土地也没有回报给秦国。

秦穆公选择了忍。

二救:

前648年,晋国天灾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向秦求粮,秦穆公用车运,换船装,过重山,渡黄河,大义援救晋国百姓。

前646年,秦国饥荒,向晋国求助,晋国整顿军队,第二年出兵伐秦。

恩将仇报,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晋惠公自己被秦军活捉。

秦穆公选择了放人。

秦国当时虽然比以前的自己强大很多,但是与邻居晋国相比还不敢造次,在实力不行的时候,秦穆公奉行的政策在仁义的庇护下,让自己更快的成长。

第三回合 秦穆公对晋怀公

前637年,晋惠公病死,在秦国当人质的晋太子匆忙逃走回国继位,称晋怀公。

晋怀公在秦国当人质时,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晋太子着急回国继位,结果把秦穆公的女儿自己的妻子抛弃了,秦穆公愤怒了,派人把晋惠公的弟弟重耳找到,把女儿又嫁给重耳,扶植他回晋国继位。

重耳把晋怀公杀了,自己掌权,称晋文公。

第四回合 秦穆公对晋文公

晋国本就实力强大,晋文公又是一位英明的君主,经过城濮之战打败楚国称霸诸侯。

晋文公的妻子是秦穆公的女儿,弱国外交联姻,此时的晋国还没有能力与晋国一教高下,只能结成同盟。

第五回合 秦穆公对晋襄公

晋襄公继位时,秦穆公已经在位三十二年,与晋国周旋多年,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想要在与晋国较量较量,晋穆公摔兵渡过黄河,之后救把船全部烧毁了,可以说是正宗的破釜沉舟的祖师爷。

秦国将士死战,打赢了晋国,秦穆公在英雄暮年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吹响了秦攻打晋的第一号角。

秦孝公 使秦强大的关键 商鞅变法

能臣:商鞅

秦孝公仰慕祖先秦穆公时代的盛世局面,大张旗鼓网络天下能人贤士,寻得了商鞅。

秦统一之前,祖辈累积了600年,秦创立之人养马起家(上)

商鞅徒木立信

商鞅变法全秦皆兵,按作战中砍下的人头加官进爵,秦军参战的战争,见敌就砍,毫不手软,这也使秦军队具有了“虎狼之师”的威名,也可以说恶名。

说威名是因为在此后的战争中,六国军队惧怕秦军。

说恶名是因为六国的百姓也害怕秦军,所以后来攻打韩国的时候,即便韩把一个郡拱手送秦,郡里的百姓还是全部跑掉投奔赵国去了。

秦全民皆兵之后,谁种地呢,商鞅的办法是吸引邻居晋楚韩等其它诸侯国的百姓来种地,人家凭什么相信你呢?

这就是历史上因为美名而流传下来”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典故。

百姓相信以后,商鞅把以前一百步一亩变成二百四十步一亩,而且发布公告,种得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开荒种地,缴纳赋税之后全部归自己。

于是吸引了邻居诸侯国很多的百姓到秦来开荒种地。

商鞅还开创了分家的先例。一家有两个男孩的,成年后必须分家,分家之后一家纳税变两家,政府税收增加,军队粮草充足。

商鞅的变法属于创新,是那以前没有的先例,很多人不接受,而且触犯了世袭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阻挠。但是商鞅变法得到了关键领导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变法在诸侯六国中最有效,使秦在国力和军事力量上,从根本上获得了强盛。商鞅之所以能够创新出影响后来千年的管理方法,在于他不拘一格的思想。关于如何才能称霸王,他认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如何治世强国,他说:”治世不一道,变法不法古。“

这也是当时法家人物的普遍思想,比商鞅晚一百年,后来韩非在他有名的《无蠹》中曾经写过同样的思想,他说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类似守株待兔,永远也不会再等到一只撞树的兔子,也永远不会再出现以前的盛世局面。应该着眼于眼前的问题,思考适合眼前问题的方法。

前340年,秦孝公攻打魏国,获胜,都城东迁到今河南开封。

秦迎来了关键的胜利,秦孝公完成了一世的英明,商鞅被新上任的君主车裂。

真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惠文王 秦地盘扩张的开始

能臣张仪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连横合纵完全是谋士们创造出来的。

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中,走南闯北,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浪,想要趁机升官发财的,想要捞一笔的,想要找一个实力强的匡扶他称霸的,实在是多。各路人马,各显神通。

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实力大增,已经强大到让谋士们想出剩余六个诸侯国结成军事同盟国来自卫反击的程度。

其中想出六国合纵方法的是苏秦。

打破合纵的是张仪。

两人相传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而苏秦自认为比不过张仪。

关于苏秦,有一个故事“知耻而后勇”的故事。

苏秦少年时,外出游历,什么也没赚到,穷得快饿死了,穿着破衣,挑着书箱,回到了家。

结果呢?

自己的老婆,继续织布,头也没抬一下。

自己的嫂子,拒绝把饭给这样的人吃,浪费粮食。

自己的至亲父母,没有一句关心的话,没有一点好脸色,就差要骂这不争气的儿子,毫无用处了。

苏秦要面子,觉得丢人,耻辱。

关起门来,发愤读书,对自己足够狠,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说的就是苏秦,犯困了,就用针锥刺破大腿,苦读《本经阴符七术》三千遍,终于想出了六国合纵的计谋,并且编出了一套通用的辩论话术和技巧。

后来,苏秦历经辛苦,遍访六国,合纵成功,身挂六国相印,秦兵十五年没有出过函谷关,终于功成名就。

再次经过自己家乡的时候,父母老早就打扫干净房子,并且亲自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迎接;妻子见到苏秦头都不敢抬,恭敬地听从训示;嫂子更是夸张,害怕因当年的苛待受惩罚,又是下跪,又是磕头,爬着跟在苏秦后面追着赔罪道歉。

苏秦感叹:“嗟呼!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自古以来,无论亲戚朋友妻子父母,谁不爱富贵之人。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有无解的难题,张仪的出现打破了苏秦的合纵。

也可以说没有苏秦异想天开自己搞出来一个六大公司的合作,可能张仪这个自称“靠舌头活着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张仪要打破六个诸侯国的军事联盟,首先出击魏国,然后出击齐国。

张仪就说了,你们虽然是联盟,但是距离秦远的赚便宜,距离秦近的吃亏,实力强大的还能应付秦,实力小的,依附别的别人,还不如依附秦国。

就像有人会听苏秦的忽悠,自然也有人相信张仪的忽悠。

在财宝,封地,劝说,收买大臣,种种策略下,六国联盟瓦解。

秦武王 世界举重冠军

秦惠文王之后,秦武王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气的举重冠军,哦,不,举鼎冠军,力大无穷,好显摆。举周王的龙纹鼎时被砸断了腿,不幸执掌政权三年后就去世了。

虽然在位仅仅三年,但是周武王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窥周朝”的心愿。

他在位时期,重用谋臣甘茂攻打韩国,甘茂很聪明,他出发之前跟秦武王立了一个约定,在攻打韩国的战事中,无论有什么人说多少次自己的坏话,希望秦武王都信任自己。果然在攻打韩国的时候,打了五个月还没有攻下,有人开始攻击甘茂,秦武王被游说下令让甘茂撤兵,甘茂用出兵前与秦武王的约定,才没有撤兵还获得了秦武王的增兵支援,最终甘茂杀了六万韩士兵,大获全胜。

秦昭襄王 秦国拥有打败六国的绝对实力

秦昭襄王就是芈八子的儿子,芈八子就是后来的宣太后。

能臣魏冉为国相,魏冉推荐白起。白起是一个特别杀伐决断的大将,跟韩魏大战的时候,杀死对方二十四万人;跟赵国的长平之战,活埋敌军四十万人,只放生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人。

战争实在是残酷。

在白起消灭了赵的绝大部分兵力之后,想要趁势继续攻打赵,一举拿下,然后秦内部大臣之间出现了矛盾,范雎忌惮白起的功劳,进谗言阻挠了白起的继续进军。白起失望,称病回家。

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没有了白起,秦的军队又遇到了赵的名将廉颇,死伤二十万人,大败。

当时的赵国有著名的大将廉颇,李牧,可惜都因为君主相信谗言,杀死了这两个可以辅佐自己称霸的瑰宝。

在秦一步一步走向强大的时候,别的诸侯国在内耗中衰弱。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五十六年,他离世安国君继位的时候也年纪太大,仅三天随其父王而去。

此时秦国在继位问题上发生了短暂的纷乱,最终异人在商人吕不韦的辅佐下,当上国君,称庄襄王。

秦庄襄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时代

吕不韦作为商人家产累致万金,按照当下的金价,千金也是一亿以上,吕不韦的身价是十亿起。他常年游走各国经商,对各国的政治官员都有所了解,跟现在比的话,可能大概要数马云那样的角色吧。

在邯郸之战开始的九个月前,秦始皇在赵出生,跟随自己在赵做质子的父亲异人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当时吕不韦在商业上已经没有对手,他开始谋划自己更大的前程,辅佐一位国君。生逢其时,他选中了异人,并且分三步走帮助异人成功当上了秦君王。

第一步吕不韦拿出自己的钱财让异子结交赵国的大臣和在赵国为人质的其它国家的公子。并且把这个好结交的美名传回了秦国安国君和一众大臣的耳朵里,成功完成了”美其名“。

第二步让异人投投华阳夫人所好,并且用财宝和说客,最终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华阳夫人是太子安国君最宠爱的女人,重点是这个女人还没有儿子,华阳夫人使用手段,从仪式上认可了异人变成嫡长子的身份。使继承身份合法化。

第三步在秦赵开战,异人被关进大牢,眼看人头落地的时候,吕不韦给守卫运送了重大六百斤的黄金,才救出了异人,讨回了秦国。

前251年,秦昭襄王和安国君相继离世之后,异人继位,称秦庄襄王。

吕不韦和华阳夫人也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华阳夫人被封为华阳太后。

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担任宰相,拥有河南十万户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