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在經典中吸取人生智慧

來自媒體的報道

10月10日13時許,莆田秀嶼區平海鎮發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為一家祖孫四代。據歐某同村的知情人士稱,嫌疑人作案動機或因房屋建蓋糾紛。

據有關媒體報道,2017年歐某向當地政府申請了危房翻蓋,舊屋拆完準備建新房之際,卻遭到死者聯合附近居民阻撓,導緻歐某一家無家可歸,隻能在臨時搭建的雨棚居住。而這破舊的雨棚在台風中倒塌,殘片掉入死者家中,歐某去撿拾時,雙方發生争執。或許就是點燃這起慘案的導火索。

壓倒歐某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此網上有不同說法,該案件尚在偵破中,相信到時當地公安司法部門會有一個合理合法的交待。

什麼是壓倒歐某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像上面媒體說的一樣,就是歐某去撿拾被風雨亂落的殘片時受到鄰居的阻撓,多年的積怨在一瞬間被點燃,沖動代替了理智,暴行接管了懦弱,短短幾秒的時間,上演了血腥的事件。真正是一念成魔啊。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公元前717年,在春秋這塊大時空下上演了一幕諸侯之間的争戰。《左傳》中是這樣記述的: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

意思就是鄭國在侵掠陳國的戰鬥中大獲全勝。

而導緻這次戰事的根源是在早年間,鄭伯就有意向陳國示好,想和陳國結交,但是當時的陳國君主陳桓公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答應。當時,在鄭國求好時,陳國的公子佗就勸說桓公說: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而桓公沒有接受便宜五父的建議。導緻了庚申之恥的發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的意思有兩層,一層是好的鄰居能及時的給人幫助,纾人于困難之中。另一層則是關系不睦的鄰居,總會給你帶來這樣那樣的擾亂破壞。如樓上樓下因為吵鬧而訴之于公堂的,鄉裡鄉親因田間地頭寸土之争而打得頭破血流的。

這些事,往小說,是雞毛蒜皮的事,往大說,則是人民之間的内部沖突啊,一旦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莆田秀嶼的事就會上演。

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求之,其将能乎!

反過來看,如真像媒體報道的那樣,被害人長時間惡意阻撓歐某建房,對自己的行為不加限制,最終釀成這樣的慘案,這也是導緻本次刑事案件的根源之一啊。

親仁善鄰。讓六尺巷的故事多發生一些吧!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在經典中吸取人生智慧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在經典中吸取人生智慧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在經典中吸取人生智慧

圖檔來自網絡,不妥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