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全面介紹孔氏南宗文化圈的學術成就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5月20日,《孔氏南宗文獻叢書》新書釋出暨南孔文化研讨會在北京召開,該會議由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衢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衢州學院、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主辦。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全面介紹孔氏南宗文化圈的學術成就

書影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是由衢州學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吳錫标教授主持編纂的以衢州南宗孔氏著述及其他有關著述為收錄對象的文獻叢編,内收南宋至民國時期各類著述四十餘種,共48冊,收錄孔氏南宗族人的著述41種,記載孔氏南宗的著述2種。其中不乏宋版、禁書、稿抄本,及海外孤帙,廣泛涉及政治、曆史、文學、藝術、醫學、算術、金石、謎語,特别是孔子儒學、孔氏家學等諸多領域。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的編纂出版,是繼明代衢州知府沈傑整理彙編《三衢孔氏家廟志》之後,對孔氏南宗文獻所進行的一次系統的搜集整理和彙編出版。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全面介紹孔氏南宗文化圈的學術成就

内頁

關于孔氏南宗族人,該系列叢書的出版方介紹,南宋初年,孔子第48世嫡長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扈跸南渡,寓居浙江衢州,重建宗廟。在此後的近900年曆史中,孔子後裔在南方廣大地區衍生出衆多支派,逐漸形成了以衢州孔氏家廟為重要物質遺存、以衢州孔氏為核心、支派遍布江南地區、由孔子後裔組成的特殊宗族——孔氏南宗。孔氏南宗在孔氏宗族中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明代胡翰、清代魏禧等著名學者均以之為“孔氏大宗”。孔氏南宗族人在政治、教育、文化諸方面對當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宗族文化圈秉承家學,勤于著述,據《孔子世家藝文志》衢州南宗部分統計,其傳與不傳的著述多達近百種,《叢書》即擇其部分現存著述加以彙編,以作概觀反映,集中展示。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全面介紹孔氏南宗文化圈的學術成就

澎湃新聞了解到,《孔氏南宗文獻叢書》所收錄的古代著述包括宋孔傳《東家雜記》二卷、《孔氏六帖》三十卷,孔氏後人與白居易《六帖》合編《唐宋白孔六帖》一百卷;明孔貞運《皇明诏制》十卷、《明光宗實錄》八卷、《明熹宗實錄》八十七卷、《敬事草》五卷,孔貞時《在魯齋文集》五卷,孔鼎《楷園文集》八卷;清孔毓瓊《孔英尚文集》五卷、孔毓功《孔惟叙文集》六卷、孔傳薪《夢松居詩略》一卷、孔傳曾《省齋詩鈔》不分卷、孔廣福《記億方詩》十二卷、孔憲采《雙溪詩彙》二十二卷、孔繼堯《蓮鄉題畫偶存》一卷、孔憲教《救荒弭變轉被誣陷本末》一卷、孔慶镕《心向往齋謎話》二卷、孔憲昌與人合撰《筆算數學詳草》四卷,以及清孔衍洙等《延平府志》二十二卷,孔興浙、孔衍倬《興國縣志》二十六卷,孔傳薪等《太平縣志》十二卷,孔傳慶等《定遠縣志》十二卷,孔廣聰等《陝州直隸州志》十五卷,又孔毓禮醫學書、孔繼堯繪圖集多部,孔昭晙、孔昭冕、孔憲教、孔慶雲、孔慶諴朱貢卷若幹,等等。明沈傑《三衢孔氏家廟志》、民國徐映璞《孔氏南宗考略》二書皆南宗要籍,故一并選入。

《孔氏南宗文獻叢書》:全面介紹孔氏南宗文化圈的學術成就

另外,為加強《叢書》的學術性與導讀功能,所收各書均撰有《提要》,以述作者之字号、世次、支派、科第、封贈、仕曆,及書之内容梗概、價值所在、版本特征、曆代著錄與館藏資訊,并有綜述性文字冠前,列舉其失傳各作,如宋元時期之孔元龍《論語集說》、《柯山講義》、《洙泗言學》(與弟合輯),孔拱《習經》,孔璹《吏事總龜》,及孔傳《杉溪集》,孔端問《沂州集》,孔璞《景叢集》,孔元龍《魯樵集》,孔洙《承齋集》,孔拱《錫山草堂集》、《村居雜興詩》,孔津《魯林集》,孔濤《存存齋稿》等等。

5月20日的活動中,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社長魏崇、衢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劉章華緻辭,本書主編、衢州學院吳錫标教授介紹了圖書整理情況,本書責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重大項目編輯室張慧霞介紹圖書出版情況。衢州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周兆忠主持新書釋出會,杭州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範立舟教授主持研讨會。

魏崇在緻辭中表示,孔子世家是全國罕見的“文獻故家”,其著述延續時間極長,涉及範圍極廣。孔府文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孔氏南宗著述則是孔子世家著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圖出版社高度重視《孔氏南宗文獻叢書》項目,組織了優秀的編輯團隊,從完善選目、底本組織、拍照修圖、提要稽核、裝幀設計、印制等細節入手,把握進度和品質,經過編輯室的不懈努力,圓滿完成了出版任務。

劉章華在講話中指出,衢州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是聖人孔子後裔的世居地和第二故鄉,素有“東南阙裡、南孔聖地”的美譽。《孔氏南宗文獻叢書》為進一步開展南孔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起點和重要的文獻資料。

孔氏南宗繼孔子之德教,以詩書傳家,自南宋初年以來至民國時期的820年間,代有著述,文獻豐富。根據現有史料考證,孔氏南宗有著述者見于記載的有50多人,著述類文獻見于著錄者逾100種(不包括宗譜、族譜、家譜、家乘、祠譜、淵源錄等文獻),兼涉經、史、子、集諸部。然而,由于形成于特殊曆史時期,且長期處于平民地位,加之支派衆多而分布廣泛,孔氏南宗文獻散佚情況相當嚴重,二不存一,至今存世者僅40多種。同時,現存資料又極其分散,進而嚴重制約了孔氏南宗研究工作的深入推進。鑒于此,衢州學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于2016年開始,對孔氏南宗文獻進行了系統搜集與整理彙編。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孔氏南宗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編纂出版,一方面具有搶救性儲存古籍的作用,一方面具有文化意義和社會功用,不僅厘清了孔氏南宗内在的發展脈絡和機制,将推動孔氏南宗研究的深入開展,而且對江南學術的梳理、浙學的研究、宗族史和社會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