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1955年的人民解放軍授銜儀式,有很多争議點。比如說粟裕的大将軍銜,蕭克、周士第的上将軍銜,詹才芳的中将軍銜,解方、段蘇權、賀晉年的少将軍銜等等,這些将領在網友們看來,軍銜都低了。但實際上革命先輩抛頭顱灑熱血,豈會在乎軍銜的高低?

蕭克将軍說過:比起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友們,我個人的軍銜又算得了什麼呢。是啊,自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以來,多少仁人志士英勇犧牲,多少名将馬革裹屍,才換來我們的新中國。革命先烈的事迹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今天筆者就歸納一下井岡山時期的五位革命先烈吧,以他們的資曆,如果不是過早犧牲,都會是元帥的潛在候選人。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第一位:主席愛将伍中豪。伍中豪,畢業于北京大學,出身于名将如雲的黃埔四期,是井岡山時期主席的頭号愛将。伍中豪骁勇善戰,足智多謀,早在秋收起義受挫,革命軍隊面臨追兵時,他就提出了“時東時西,時分時合”的戰術,使我軍成功甩脫追兵到達文家市。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後,伍中豪在攻打永新、甯崗縣城,第一二次反會剿中戰功赫赫。到1930年紅一軍團成立時,已經做到了紅12軍軍長的位置,當時年僅25歲。就在這年,伍中豪在執行任務時遭遇民團襲擊,壯烈犧牲。

伍中豪是我軍早期最傑出的将領,他犧牲後,紅12軍數千将士集體失聲痛哭。主席心痛如絞,将自己關在屋子裡三天不願見任何人。伍中豪如果不犧牲,到1955年授銜時,将百分之百會被授予元帥軍銜。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第二位:偏師借重黃公略。黃公略,湖南湘鄉人,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雖然身處書香門第,黃公略卻投筆從戎,投考了湖南陸軍講武堂,與彭德懷是同班同學。畢業後,黃公略赴湘軍中任職,與彭老總一起上司了平江起義。

後來,彭德懷、滕代遠率平江起義主力赴井岡山,黃公略率餘部留在平江堅持鬥争,從這時起,黃公略已經是一位獨當一面的将領了。上井岡山後,黃公略展現了自己出色的軍事能力,戰功赫赫。

在中央蘇區建立後,黃公略先後擔任紅六軍軍長、紅三軍軍長,在曆次反圍剿戰争中表現搶眼。尤其是第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激戰龍崗、血戰老營盤,為反圍剿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主席有詩曰: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黃公略是我軍早期最優秀的将領之一,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如果不犧牲,黃公略極有可能會被授予元帥軍銜。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第三位:刮骨療毒張子清。張子清,湖南益陽人,出身于一個軍人家庭。他的父親雖然是一名舊軍官,卻有着憂國憂民的思想,張子清受父親的影響,成年後即外出探索救國救民之真理。

從雲南講武堂畢業後,張子清進入粵軍中任職。秋收起義時,時任警衛團三營副營長的張子清,在主席的率領下參加。在三灣改編時,張子清與伍中豪、宛希先等人堅決支援主席的主張,使得隊伍成功轉入井岡山。

井岡山根據地建立後,張子清曆任第一師參謀長、紅四軍11師師長、紅五軍參謀長、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等職務,為人民軍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1929年,張子清在永新縣焦林寺養傷時遇敵,壯烈犧牲,年僅27歲。

張子清曾經在作戰中被子彈打中腳踝骨,由于醫療條件所限,子彈一直沒有取出來。在手術時,需要挖開腳踝處的肌肉将子彈挖出,由于沒有麻藥,張子清忍住疼痛做完了手術,刮骨療毒,壯舉堪比關雲長。張子清如果不犧牲,很可能會被授予元帥軍銜,最起碼,也會是大将。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第四位:一代骁将曾士峨。曾士峨,湖南益陽人,黃埔三期生,是我軍早期一位著名的将領。曾士峨自秋收起義時即跟随主席,在井岡山根據地第一二次反會剿、粉碎陳浩陰謀、攻打永新甯崗、轉戰贛南閩西、中央蘇區第一二次反圍剿等曆次戰役中,都是高層指揮官的角色,戰功赫赫。

曾士峨曆任紅十一師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等職務,骁勇善戰,指揮作戰風格勇猛無匹,經常親自沖鋒陷陣,是一員絕對的猛将。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曾士峨率11師奉命阻擊敵人,敵衆我寡的情況下,曾士峨親自率隊沖殺,成功完成了任務,重創對手。雖然戰鬥獲勝,曾士峨卻壯烈犧牲,年僅27歲。

曾士峨是主席很看重的一員将領,他犧牲後,主席率全體将士默哀,并多次号召全軍将士向曾士峨學習。曾士峨如果不犧牲,至少會被授予大将軍銜,元帥軍銜,也是有機會的。

井岡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犧牲,他們都會成為元帥候選人

第五位:紅四名将王良。王良,字傅良,是我軍在井岡山、贛南閩西根據地時期的一名進階将領。王良曆任紅10師師長、紅11師師長、紅四軍軍長等職務,是一名軍事能力卓著的名将。王良打仗從不蠻幹,擅長穿插跑位打運動戰,在曆次反圍剿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1932年,王良在贛南執行任務時遭遇民團襲擊,壯烈犧牲。

王良是我軍早期的一名優秀将領,是紅四軍第三任軍長(前兩任分别是朱德、林帥)。如果不犧牲,王良很有機會被授予元帥軍銜,起碼也會是大将。

值得一提的是,王良犧牲後,接替他紅四軍軍長職務的周昆,此人在抗戰中攜帶三萬軍費,擅自離隊後失蹤,其下落也成為了一個謎團。

本文作者:搖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