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1955年的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有很多争议点。比如说粟裕的大将军衔,萧克、周士第的上将军衔,詹才芳的中将军衔,解方、段苏权、贺晋年的少将军衔等等,这些将领在网友们看来,军衔都低了。但实际上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岂会在乎军衔的高低?

萧克将军说过:比起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们,我个人的军衔又算得了什么呢。是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来,多少仁人志士英勇牺牲,多少名将马革裹尸,才换来我们的新中国。革命先烈的事迹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今天笔者就归纳一下井冈山时期的五位革命先烈吧,以他们的资历,如果不是过早牺牲,都会是元帅的潜在候选人。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第一位:主席爱将伍中豪。伍中豪,毕业于北京大学,出身于名将如云的黄埔四期,是井冈山时期主席的头号爱将。伍中豪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早在秋收起义受挫,革命军队面临追兵时,他就提出了“时东时西,时分时合”的战术,使我军成功甩脱追兵到达文家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伍中豪在攻打永新、宁岗县城,第一二次反会剿中战功赫赫。到1930年红一军团成立时,已经做到了红12军军长的位置,当时年仅25岁。就在这年,伍中豪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民团袭击,壮烈牺牲。

伍中豪是我军早期最杰出的将领,他牺牲后,红12军数千将士集体失声痛哭。主席心痛如绞,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天不愿见任何人。伍中豪如果不牺牲,到1955年授衔时,将百分之百会被授予元帅军衔。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第二位:偏师借重黄公略。黄公略,湖南湘乡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身处书香门第,黄公略却投笔从戎,投考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是同班同学。毕业后,黄公略赴湘军中任职,与彭老总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

后来,彭德怀、滕代远率平江起义主力赴井冈山,黄公略率余部留在平江坚持斗争,从这时起,黄公略已经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将领了。上井冈山后,黄公略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战功赫赫。

在中央苏区建立后,黄公略先后担任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在历次反围剿战争中表现抢眼。尤其是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激战龙岗、血战老营盘,为反围剿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主席有诗曰: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黄公略是我军早期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如果不牺牲,黄公略极有可能会被授予元帅军衔。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第三位:刮骨疗毒张子清。张子清,湖南益阳人,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虽然是一名旧军官,却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张子清受父亲的影响,成年后即外出探索救国救民之真理。

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张子清进入粤军中任职。秋收起义时,时任警卫团三营副营长的张子清,在主席的率领下参加。在三湾改编时,张子清与伍中豪、宛希先等人坚决支持主席的主张,使得队伍成功转入井冈山。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张子清历任第一师参谋长、红四军11师师长、红五军参谋长、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等职务,为人民军队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1929年,张子清在永新县焦林寺养伤时遇敌,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张子清曾经在作战中被子弹打中脚踝骨,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子弹一直没有取出来。在手术时,需要挖开脚踝处的肌肉将子弹挖出,由于没有麻药,张子清忍住疼痛做完了手术,刮骨疗毒,壮举堪比关云长。张子清如果不牺牲,很可能会被授予元帅军衔,最起码,也会是大将。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第四位:一代骁将曾士峨。曾士峨,湖南益阳人,黄埔三期生,是我军早期一位著名的将领。曾士峨自秋收起义时即跟随主席,在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二次反会剿、粉碎陈浩阴谋、攻打永新宁岗、转战赣南闽西、中央苏区第一二次反围剿等历次战役中,都是高层指挥官的角色,战功赫赫。

曾士峨历任红十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务,骁勇善战,指挥作战风格勇猛无匹,经常亲自冲锋陷阵,是一员绝对的猛将。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曾士峨率11师奉命阻击敌人,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曾士峨亲自率队冲杀,成功完成了任务,重创对手。虽然战斗获胜,曾士峨却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曾士峨是主席很看重的一员将领,他牺牲后,主席率全体将士默哀,并多次号召全军将士向曾士峨学习。曾士峨如果不牺牲,至少会被授予大将军衔,元帅军衔,也是有机会的。

井冈山五大英年早逝的名将:如果不牺牲,他们都会成为元帅候选人

第五位:红四名将王良。王良,字傅良,是我军在井冈山、赣南闽西根据地时期的一名高级将领。王良历任红10师师长、红11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等职务,是一名军事能力卓著的名将。王良打仗从不蛮干,擅长穿插跑位打运动战,在历次反围剿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32年,王良在赣南执行任务时遭遇民团袭击,壮烈牺牲。

王良是我军早期的一名优秀将领,是红四军第三任军长(前两任分别是朱德、林帅)。如果不牺牲,王良很有机会被授予元帅军衔,起码也会是大将。

值得一提的是,王良牺牲后,接替他红四军军长职务的周昆,此人在抗战中携带三万军费,擅自离队后失踪,其下落也成为了一个谜团。

本文作者:摇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