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前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迷惑

1、在雲南蒙自、個舊一帶。這裡同法屬印度支那相鄰,需要時刻提防外國勢力的侵襲,而要防範外敵入侵,則必先去除他們所豢養的土匪。

這裡屬于亞熱帶地帶,氣候炎熱多雨,萬山重疊,叢林密布,環境艱苦,民情複雜。土匪出沒,打家劫舍,滋擾鄉民,攪得雞犬不甯,人心無定。匪徒自恃熟悉地形,流竄于山林河谷之間,遇到官兵進剿,就分散潛入山林,待官軍撤離,又聚合一處,即使是官兵的駐地,也常常受到土匪的襲擾。 面對如此陌生的環境以及如此狡猾的土匪,朱德所在部隊在最開始時非常被動。他們搞不清土匪的活動規律,經常被土匪牽着鼻子跑,疲于奔命,有時甚至還被土匪打了伏擊。

一天,朱德率領一營人馬進山剿匪。他兵分兩路,希望以合圍之勢将土匪集中消滅。但沒想到,土匪早早地在附近安插了耳目,弄清了朱德的動向,然後打了個反包圍,襲擊了朱德的營部。倉促之中,朱德帶領幾名衛兵左沖右突,終于沖出了包圍圈。土匪見此情形,緊追不舍。因不熟悉地形,朱德無法脫身。正在此時,他突然發現前方密林中隐約有一座寺廟,便急忙奔了過去。廟裡的方丈也深受土匪之害,早就希望官兵剿滅土匪。見朱德進來,立刻吩咐小和尚帶領朱德他們到後殿的密室中躲藏起來。朱德他們前腳剛走,土匪就沖了進來。他們強行搜查了一番,沒尋見任何人,隻能離開寺廟向後山追去。

在經曆這一次的挫折之後,朱德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發現按雲南講武堂傳授的正規戰法根本行不通,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剿匪不同于陣地戰,不能大規模地進軍。山區又不同于平原或丘陵,兵力無法展開。土匪機動靈活,目标小,不容易暴露。當地老百姓懾于土匪的淫威,也不敢配合官兵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要消滅土匪,就必須要采用新的戰術。經過幾十次大小戰鬥,朱德結合過去陸軍講武堂教官講授的軍事理論和《吳子》《鬼谷子》《六韬》《曾胡治兵語錄》等兵法韬略,認真領會曾國藩、胡林翼帶兵與太平軍、撚軍的作戰經驗“我進則彼退,我退則彼又進,頑鈍詭詐,揉來揉去, 若生手遇之,或有破綻可伺,則彼乘隙而入。”“此賊故智,有時急馳狂奔,日行百餘裡,連數日不少停歇;有時盤于百餘裡之内,如蟻旋磨,忽左忽右。賊中相傳秘訣曰:多打幾個圈,官兵之追者自疲矣。”朱德在回顧分析每次剿匪戰鬥具體細節和前因後果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了對付土匪的“絕招”。這套“絕招” 正是土匪教給的流動遊擊理論,其中包括”:秘密,迅速,轉移,化整為零,化零為整,聲東擊西,忽南忽北,避實就虛,迂回奇襲,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整套流動遊擊戰術,最終将土匪盡數消滅。 2、朱德一向非常看重戰争的性質,他認為戰争是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非正義的戰争别看眼前興的歡,但最終一定會失敗于正義的戰争。 在唐繼堯與熊克武的川滇之戰時,朱德在早期還是很滿懷信心的,因為朱德打仗的目的是為了擁護孫中山的北伐革命。是以朱德很是盡心盡力。但之後朱德就對唐繼堯的種種倒行逆施的做法感到失望。朱德回憶,……雖然卷在軍閥混戰的旋渦裡,卻終是為了革命在打仗……結果我們把熊克武、劉湘、劉存厚、旦怒剛等都打下去了,退到保甯。

 那時知道回雲南是沒法的,非搞出一條路來不可。我們不肯回去,大家都反對唐繼堯,曉得回去一定被解散,沒有飯吃,一部分要打,一部分就不要打。我們講,革命總要在外面發展才成功,主張打。我那一個混成旅最強。他們怕,結果,他們這一師下來,我們一旅上來,就打垮了他們兩個師——那時,劉伯承還在那邊當連長。這樣一打,打回了成都,打垮了熊克武、楊森,他們都引退到保甯(阆中)去。在這期間,朱德給唐繼堯發電報提了不少建議與軍事謀劃,他的很多建議都得到一些滇川黔将領的贊同支援,可是唐繼堯對朱德的建議規劃等一件都沒采取。還是一意孤行,想要稱霸四川,做他的西南王,朱德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在四川這些日子,勝仗打的不少,可是百姓越來越苦不堪言,革命也未按照正常軌道走去,朱德陷入了沉思,恰巧此時,川軍求和,朱德攻下自流井後,召開了自流井會議,他在會上多次強調,天天打仗不是個辦法,老百姓太苦了,不要看我們打勝仗的時候多,時間長了總會打敗仗,與其等失敗時退兵,不如趁現在把部隊撤回雲南去,他既而提出了,撤回部隊,還政于民,川滇和解的主張,會後,朱德聯合其他兩個旅長,給唐繼堯發電報,說,應趁川軍求和之機,允其所請,速調回滇。……若在遲緩,恐以人以侵略之口實。唐繼堯根本不聽朱德所言,反而變本加厲的把魔掌伸向四川,以便把四川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朱德雖然對唐繼堯的做法感到氣憤,但是身為軍人,還必須要以服從指令為天職。朱德在此時已經産生了厭戰的心理狀态。 不久,熊克武提出了川人治川,驅逐客軍的口号,得到四川群眾的擁護,相反,朱德被罵成是省奸,是四川人反帶着滇軍來打四川,在這些日子裡,朱德敗多勝少。例如,滇軍做好軍事部署,行軍之際,隻要被當地群衆發現,他們會第一時間,給川軍報告滇軍在何處,川軍立即進行戰鬥部署,常常能給滇軍一個出其不意的打擊,朱德在這不義之戰中,常常出于被動狀态。他後來回憶說,戰争是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的,得不到百姓的支援擁戴,必然成為瞎子和聾子,以緻盲目指揮導緻失敗。 這其中朱德最慘敗的一場仗是滇、川兩軍為了争奪四川省城,在成都東郊龍泉驿血戰九天九夜,孤立無援的滇軍大敗。朱德所率的第三混成旅死傷過半,隻剩下一個團的兵力,也被打得七零八落。在一個無月無星的夜晚,川軍沖破滇軍防線打進成都。滇軍撤退時陷入混亂,朱德與部隊失掉了聯系,隻身沖出重圍,向昭覺寺方向逃去。…… 朱德逃進了昭覺寺才躲過了川軍的追捕,在昭覺寺躲避時,寺内了塵主持曾問朱德,“這幾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問得問不得?”

“問得,問得。有啥子盡管問就是了!”

“将軍智謀超群、勇敢過人,又能征善戰,北洋軍都能打敗,為何敗給川軍,落到如此地步?” “咳!”朱德長歎一聲,“擺起來,話就長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為戰争的性質所決定。護國讨袁,得到了人民和官兵的擁護;這次打仗,是為唐繼堯個人圖川,遭到川人的反對,同樣也遭到滇軍官兵的反對,官兵厭戰,瘟疫蔓延,又無援軍和補充,豈能不敗!從失敗中,我看清了軍閥混戰的結果,是以下定決心,不再為他們賣命,已與朋友相約,打算出國去學習新的救國救民真理。”

“成也滇軍,敗也滇軍。”了塵深有所悟地說,“聽了将軍這一番高論,令貧僧肅然起敬,茅塞頓開。将軍是國家棟梁之材,定能為民族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3、1922年3月,雲南政局再次出現動蕩。顧品珍将滇軍調往宜良集中,準備出發讨伐北洋軍閥,雲南邊境一帶出現空虛。唐繼堯覺得時機已到,秘密潛回雲南,糾集舊部并收買土匪武裝,從蒙自發兵向昆明進攻。顧品珍率部倉促應戰,由于判斷失誤,戰敗被擊斃。唐繼堯一回到昆明,就下令四處搜捕忠于孫中山、擁護北伐的滇軍将領。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前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迷惑

滇軍名将朱德

3月27日,唐繼堯對朱德發出通緝令。朱德找到金漢鼎等人商量,決定先離開雲南退到緬甸,再從長計議。當晚,朱德和金漢鼎、劉雲峰、唐淮源等帶着一隊人馬,打算經楚雄、大理出境去緬甸。到安甯時,羅佩金帶着四十多人的衛隊也趕到了。而此時,傳來了駐楚雄的滇軍司令華封歌倒向唐繼堯的消息。

聽此消息,羅佩金信心滿滿地勸大家說:“華封歌是我的學生,又是我的老部下。看在我的面子上,會讓大家過去的。”

朱德知道華封歌是個見錢眼開的人,确信他會把大家出賣給唐繼堯來換取高官厚祿。是以,朱德說:“緬甸去不了了,隻能北上。”他建議立即調頭北上,渡過金沙江,穿過西康,到四川後再順江而下,去上海轉廣州,投奔孫中山先生。

兩人各說各的理,誰都沒法說服誰。最終,隻能分道揚镳。

當羅佩金到達楚雄時,華封歌知道了朱德和金漢鼎等北上的路線後,為了向唐繼堯邀功請賞,立即派出一營騎兵窮追不舍,并張貼榜文重金懸賞捉拿朱德、金漢鼎等人。

一場逃亡和追捕在滇北的崇山峻嶺中進行着。

追捕者馬不停蹄,星夜趕路,一心隻想捉到朱德等人好去領賞,但他們忘了正在追捕的是有着豐富叢林作戰經驗的赫赫有名的滇軍進階将領。追了好幾天,他們連個人影也沒有見到,雖然十分洩氣,但還得追下去。

朱德、金漢鼎一行從大姚進入彜民區後,更是人生地不熟,困難重重。一天,他們趕到鹽豐的桃花山,卻突然遭到土匪武裝的襲擊。在朱德的指揮下,雖然打退了敵人,但人馬損失也非常大,隻剩下朱德、金漢鼎、劉雲峰等十餘名軍官和幾十名士兵。 朱德一行沿着山間馬道,費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金沙江邊的渡口。江水滔滔,霧氣朦胧,不見人影,也不見渡船。

朱德站在江邊,大聲呼喊:“有船嗎?過江了!”“船老闆,過江了!”

半天不見回音。而後方不遠處戰馬嘶鳴,追兵正急。大家十分絕望。

正在此時,一條小船乘風破浪,順江而下,不一會便靠在岸邊。朱德趕緊迎上前去,同船老闆寒暄一番,希望能盡快把他們渡過江去。船老闆一聽他們是當年護國讨袁的滇軍,而同他講話的正是血戰納溪棉花坡的朱德,十分激動。他把胸脯一拍,對朱德說:“請放心,隻要有我在,就一定要把你們渡過去。”

朱德、金漢鼎、唐淮源等帶着幾個貼身警衛,拉着戰馬,登上小船,直駛對岸。小船在洶湧的江水中颠簸,朱德等人被澆得透濕。好在有驚無險,大家平安到達對岸。朱德留下豐厚的船資,感謝船老闆的救命之恩。但老闆堅決不收,并且祝願他們早日平息戰亂,幫助老百姓安居樂業。

朱德感慨萬分,拱手與船老闆告别,繼續趕路。不久,他們就得到了羅佩金被殺害的消息。原來羅佩金一到楚雄就被華封歌解除武裝,羅佩金好不容易逃往華坪,卻在雙金坡遭到了唐繼堯指使的土匪的毒害。

正當朱德等人捶胸頓足、傷心欲絕之際,突然來了一隊人馬,擡起槍口,将他們團團圍住。

為首的小頭目用濃重的四川話喊道:“給老子都放下家夥,舉起雙手!哪個反抗,就先敲掉他的腦殼!”其餘的人也跟着嚷嚷:“放下家夥!”

對于久經沙場的朱德來說,這種場面還不足以讓他害怕。他提馬上前,朗聲說道:“未報家門就要收槍,不合江湖規矩吧?弟兄們都是闖蕩江湖的,我先把話說在明處,如何處置你們再決定也不遲!”說完,他往身後一指,“這位是滇軍代總司令金漢鼎将軍,那位是唐淮源将軍,敝人是朱德……”

剛說到這,小頭目“哎呀”一聲,便翻身下馬,拱手施禮,說:“原來是各位将軍啊!得罪了。我家大哥屢次提及諸位,恨不相逢。今日将軍們光臨,一定要賞臉到我們寨子裡耍一下。” 朱德說:“你家大哥姓甚名誰?”

“雷雲飛。”

雷雲飛,号星如,四川鹽邊(今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人,出身貧寒,上過私塾,忠義正直。辛亥革命前,他就參加了哥老會,從事反對清王朝的活動。辛亥革命爆發時,他在川滇一帶拉起一支漢、彜農民武裝,最多時有幾千人馬,在川、康、滇三省交界的金沙江畔,占山為王,其勢力範圍五六百裡,俨然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他劫富濟貧,專同官府作對,不論雲南、四川的舊軍閥還是新軍閥,都拿他沒有法子。

朱德早聽說雷雲飛是條義薄雲天的好漢,當下一拱手,說:“悉聽尊便。”

随後,衆人在小頭目的帶領下,向山間密林中的寨子飛馳而去。

來到寨門口,小頭目請朱德等人暫且等候,自己飛身向裡報信。不一會,一個短小精悍的漢子帶領一衆人等,快速來到門口。為首之人,向朱德等人一拱手,大聲說道:“雷雲飛特來迎接各位将軍。”接着,雷雲飛又用袍哥的行話試探朱德。辛亥革命前,朱德也曾秘密參加了哥老會,是以對雷雲飛的黑話盤底對答如流,應付自如。一問一答之間,雲開霧散,天清氣明。

在一旁的金漢鼎、唐淮源還有雷雲飛手下的大小頭目,個個目瞪口呆,贊歎稱奇。

最後,雷雲飛雙膝跪地,對朱德說:“久聞大名未曾相識,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今日相見,算我雷雲飛三生有幸!”

朱德連忙拉起雷雲飛,說:“一家人就不說兩家話,快快免禮!”

雷雲飛把朱德一行接進山寨,按“袍哥”的規矩和當地的風俗舉行了慶典。雷雲飛懇請朱德留下,為他出謀劃策,以圖共同發展。朱德再三說明他們的志向,婉言謝絕了雷雲飛的好意。

朱德一行在山寨上休整了兩天,臨行之際将60名衛隊士兵和60多支長槍、短槍等留給了雷雲飛,囑咐他要把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都用到正道上。

之後,他們一色商人打扮,一路艱險,于5月中旬抵達四川南溪家中。在南溪,他隻住了幾天,又啟程前往重慶,準備出川去北京尋找孫炳文一同出國。

這一次逃亡,在朱德的生命旅途中是一次根本性的轉折。朱德失去了一切,但值得慶幸的是,用他的話說,“借着唐繼堯的毒手,把同封建勢力的關系徹底斬斷了”。他走出了黑暗,迎來了光明。

4、1929年的一天傍晚,部隊來到“三南”地區的圳下,朱德觀察了周圍環境,發現四面環山的圳下是個大村莊,便下令部隊宿營。

軍部住在田垅中間的文昌祠,擔任前衛的三十一團住在圳下以東的吉潭,擔任後衛的二十八團住在圳下以西。朱德安排好部隊後,便和毛澤東、陳毅等研究工作直到深夜。

贛軍獨立第七師發現紅四軍駐在圳下,但由于連日來馬不停蹄的跟蹤追擊,士兵們都累得疲憊不堪。于是,他們決定在離圳下不到五裡路的幾個小村莊住下來,準備第二天再戰。次日拂曉,天色灰蒙蒙的。這時,擔任後衛的二十八團早早起來吃了早飯,也不與軍部打聲招呼就離開了圳下。二十分鐘後,敵人從二十八團撤離的地方乘虛而入,将文昌祠圍了個水洩不通,還聽到有人尖着嗓門号叫:“抓住朱毛有重賞!”正在吃早飯的陳毅和毛澤覃聽到槍聲,丢下飯碗就往外沖,毛澤覃走在前面,大腿中彈,警衛員上前背起他就跑。陳毅披着大衣跑在後面,突然感到有人抓住他的衣領,以為是自己人就回頭說:“同志哥啊,要穿大衣說一聲嘛!”

話沒說完,看到扯大衣的是追上來的敵人,不禁大吃一驚。陳毅急中生智,突然就勢脫下大衣,順手抛向緊緊抓住大衣的敵人,不偏不倚,正好罩住敵人的腦袋,随後趁機跑步躲開。 此時,毛澤東還沒起床,賀子珍正忙着整理檔案。聽到槍聲和屋前慌亂的腳步聲,賀子珍知道不妙,便立即晃醒正在熟睡的毛澤東,夾起檔案,随手拿起一頂鬥笠,戴在毛澤東頭上,就拉着毛澤東往後門跑。

朱德聽到槍響,就呼喚道:“二十八團是後衛。林彪!林彪呢?快找林彪!”

“林團長已帶隊伍撤出去了!”黑暗中傳來一句話。

“龜兒子!”朱德很惱火,“找警衛員來……”

就在這時,敵人沖進了屋子,一個高個子士兵端着槍,對着朱德說:“你們朱軍長呢?誰是朱德?”

伍若蘭靈機一動,指着朱德說:“他是夥夫,你們要找的朱德住在前面一幢房子裡。”

敵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朱德,見他黑黑的四方臉上滿腮的胡須,穿着一身破舊的軍衣,确實不像當官的樣子,于是朝伍若蘭指的方向走了。

伍若蘭見敵人走開了,就催促朱德說:“你快走,我掩護你!”伍若蘭說罷,将朱德推出門外。朱德深情地看了一眼妻子,混入敵群出了村。朱德見自己的人都向南撤退,便靈機一動,大聲喊道:“朱德向北跑啦,快追朱德,别讓他跑了!”

朱德的喊聲,也在暗示着自己人,趕快向南突圍。果然,不少敵人中計,紛紛掉頭向北追去。這時,伍若蘭帶着趕來的警衛班邊打邊撤,沒走多遠,腿部中彈。她一瘸一拐沒走幾步,就被敵人俘虜了。……伍若蘭參加紅軍後,認真鑽研軍事技術,常請朱德教她射擊、投彈、刺殺等。經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她能雙手打槍,且百發百中。她率領戰士參加了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鬥争,紅四軍向贛南進軍途中,同戰士一道行軍打仗,鼓舞了全軍将士。

伍若蘭被俘後,敵人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酷刑,什麼辣椒水、老虎凳、紅烙鐵,逼迫她同朱德脫離夫妻關系,自首投降。威武不屈的伍若蘭對敵人怒斥道:“要我同朱德脫離,除非贛江水倒流!”铮铮數語,氣壯山河,驚得敵人目瞪口呆。

二月八日,年僅二十六歲的一代女英豪被慘殺于贛州。更令人發指的是,敵人還将她的首級押送湖南長沙示衆。獲悉妻子犧牲了,悲痛欲絕的朱德望着溶溶月色下盛開着的蘭花,情不自禁地喊了一聲:“若蘭,我的好妻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