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豺狼當道、虎豹成群、險象環生的社會環境中,堅持“說真話、揭真相”的新聞原則實在不容易,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險,必須具有不怕犧牲的精神。中國報界先驅、革命烈士林白水就是具有這種精神。

林白水,福建省閩侯縣青圃村人,1874年出生。幼承家學,拜名士高嘯桐為師。1898年,應林啟之邀赴杭州參與創辦四所新式學堂,任求是書院總教習。随後,步入報界。
<h1>一、剛直不阿,大膽譏諷權傾朝野的“老佛爺”</h1>
1901年6月,林白水任《杭州白話報》主筆。在出版的啟事裡,他寫道:“我不滿風花雪月,也不像别的報紙一樣,捧戲子、或歌頌妓女的美麗風騷。我隻是把國内外發生的大事小事報告給一般老百姓。”他宣揚新政,呼籲變革,倡導禁煙,破除迷信、婦女纏足等惡習。受其影響,杭州成立全國首個“女子放足會”,但因鼓吹改良,失去活力,1903年停刊。同年,應蔡元培之約到上海,共同創辦《俄事警聞》,後改為《警鐘日報》。
林白水還創辦了具有資産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中國白話報》,各種欄目大都由他操刀執筆,銷行國内外。1904年2月,他在第七期“論說”欄中發表《國民的意見》:“凡國民有出租稅的,都應該得享各項權利,這權利叫自由權,如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明顯地與貪官污吏叫闆,公開挑戰他們的淫威。
1904年,清廷無視列強入侵、國難當頭的危局,竟然大肆浪費民脂民膏,隆重操辦慈禧太後七十歲“萬壽慶典”,全國各地官員積極響應。
時任上海《警鐘日報》主編的林白水悲憤難忍,揮筆寫下一副譏諷對聯,刊登在報紙的顯要位置:
“今日幸頤園,明日幸南海,何時再幸古長安,億兆民膏血全枯,隻為一人歌慶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四萬裡封圻日蹙,欣逢萬壽祝疆無。”
同時,林白水為此聯配寫了題為《萬壽無疆》的時評,對清廷和慈禧大膽譏諷、勇敢抨擊,舉國罕見。
《警鐘日報》後來因刊登德國在山東等地侵犯中國主權的消息、評論等,受到德國總領事的無理幹涉,被清政府禁止。
<h1>二、嫉惡如仇,勇敢揭露軍閥、官僚的腐敗罪行</h1>
辛亥革命後,林白水在北京創辦了《新社會日報》,引起部分權貴不滿,一度被勒令停刊,後又複刊。1916年9月,他在北京與梁鴻志、黃秋嶽創辦了《公言報》。
《公言報》制約較少,獨立較強,林白水發表大量的時評。僅1918年就“捅”破不少驚人黑幕:發表了時評《青山漫漫七閩路》,将财政總長陳錦濤、交通總長許世英貪贓舞弊案公之天下,引發北京輿論嘩然。接着,又在《靳内閣的紀綱原來這樣》的時評中,獨家揭露部分政客在津浦租車案中的舞弊行徑,掀起軒然大波。結果,或被革職入獄,或畏罪辭職,緻使内閣總理段祺瑞狼狽不堪。林白水卻深感痛快淋漓:“《公言報》出版一年内颠覆三閣員,舉發二贓案,一時有劊子手之稱,可謂甚矣”,但不久因該報揭穿政府欠薪、拖饷、中飽私囊、作弊等内幕,被直系軍閥封閉,林白水被逮,坐牢3月。
1921年春,林白水在北京創辦《新社會報》,提出“樹改造報業之風聲,做革新社會之前馬”的口号,經常撩惹的官僚們橫眉瞪目。大軍閥張宗昌的心腹潘複,想通過關系爬上山東省長寶座。1923年1月25日,林白水将他過去A錢的事實寫成時評在《社會日報》發表。随後,報館被警察廳勒令封閉,他再次坐牢3月。出獄後,複刊為《社會日報》,他依然我行我素。同年10月刊登了曹锟賄選總統和諸多議員受賄的醜聞,報館又遭封閉,他又被囚禁3月。
1925年,北京政府為了掌控輿論,給全國一百多家報館、通訊社發放了補助性的津貼“宣傳費”,分為四等。林白水的《社會日報》被進入“超等者”之列,每月得到三百大洋。軍閥、官僚們以為林白水會閉嘴了。不料,他依然如故。
<h1>三、義無反顧,堅決支援辛亥革命</h1>
廣州起義前,總指揮趙聲等二人找到林白水,請他為起義籌款。他手頭既無現款,又無處借貸,雖然非常為難,但決不推辭,苦思半日之後,終于出辦法,在三天三夜的時間内寫完了《中國民約精義》,但又擔心書局不出高價。他毅然刺破左手手指,以鮮血寫了一封非常悲壯的書信,闡明革命的重要、需求款項的迫切,懇請書局慷慨相助,讓每個看了的人都不禁潸然淚下。書局立即支付1000元,被他全部用于支援革命。當他回家後,卻發現已經3天無米了。
1924年2月,孫中山抱病北上來京,林白水連續發表《吾人對孫中山先生的敬意》、《時局與孫中山》、《歡迎孫中山》等文章,對先生熱情贊揚、高度評價。孫中山曾手書“博愛”相贈,林白水的胸懷确實充滿大愛,熱夫妻民,熱愛祖國。因而,對殘害人民、祖國的敵人恨之入骨,不惜以生命為代價進行揭露、批判和鬥争。
<h1>四、以身報國,倒在反動軍閥、官僚的槍口下</h1>
魯系軍閥頭子張宗昌統治北京期間,潘複為“國務總理”。此人,詭計多端,為朝中策士。張宗昌極為器重,被稱為“智囊”,林白水在許多場合對潘複進行了諷刺。1926年8月5日,他在《社會日報》發表了時評《官僚之運氣》,予以猛烈抨擊、辛辣譏諷:“狗有狗運,豬有豬運,督辦亦有督辦運,苟運氣未到,不怕你有大來頭,終難如願也。某君者,人皆号稱為某軍閥之“腎囊”,因其終日系在某軍閥之胯下,亦步亦趨,不離晷刻,有類于腎囊累贅,終日懸于腰間也。此君熱心做官,熱心刮地皮,固是有口皆碑,而此次既不能得優缺總長,乃并一優缺督辦,亦不能得……甚矣運氣之不能不講……”
潘複閱報後惱羞成怒,當晚京畿憲兵司令王琦奉張宗昌之命,乘車來到報館,勒令林白水改正請罪,遭到嚴詞拒絕,随即将他強行擁入汽車。報館編輯見勢不妙,趕緊打電話四處求援,林白水的好友薛大可、楊度、葉恭綽等人匆忙趕往潘複住宅,找到正在打牌的張宗昌、潘複求情,但沒有效果。次日天色微明,林白水被憲兵拉到天橋槍殺,時年52歲。
北伐戰争勝利後,林森等資助扶柩,林白水被回鄉安葬。後來,《林白水先生遺集》傳世。
林白水畢生主要辦報,自1901年27歲出任《杭州白話報》主筆以來,25年間先後創辦、或參與編輯報刊多達十幾種,經曆了從晚清到軍閥肆虐的動蕩歲月,五次被封,三次入獄,最後流盡鮮血。
1986年,國家民政部追認林白水為革命烈士。其女林慰君(旅美華人、美國國防大學教授)捐資在故鄉建立了紀念堂、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