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多年,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令世界矚目。深圳有着美麗繁華的夜景,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活力十足的夜間經濟,展現了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輝煌成就。
在不同人眼中,深圳的夜有着不同的美。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闖告訴南都記者,他1992年來深工作,在他的心中,九十年代的深圳夜空靜谧澄澈,如今的深圳高樓林立,夜晚霓虹絢爛。這樣的變化,像許多人從初踏深圳時的孤單陌生到逐漸精彩的人生過程。通過觀察夜景的變化,他也見證了深圳從一個邊陲漁村發展成備受矚目的明星城市的曆程。
每一代人都有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出生在新世紀的孩子們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與張闖在完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長大,似乎從記事起,深圳就已是川流不息,華燈閃爍的模樣。在他們的心中,深圳的夜會是怎樣的?
為了尋找答案,9月28日,由南方都市報聯合深圳市商務局共同主辦,深圳大件事傳媒和雛雁部落承辦,深圳市少年宮支援下的南都杯·深圳少兒畫家夜景創作大賽活動招募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将在深圳招募22位年齡在7-16歲的優秀的少兒小畫手,以他們的視角和想象力,共同繪制一幅反映深圳夜晚的10米長卷——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圖”。該作品将有機會收錄進深圳博物館。
目前,大賽評審團已成立,由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現任深圳畫院副院長、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洋,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福田美術館館長張闖,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陳向兵,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張昊組成(排名不分先後)。評審團将陸續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篩選評判。

以古喻今 繪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圖”
據悉,大賽将分為海選和決賽兩個階段,在海選中脫穎而出的22名優秀畫手,将在決賽參與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圖”的長卷畫創作。
談及大賽作品的評審,多位評委都提到一個關鍵詞——想象力。“之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員公布了在軌拍攝的中國夜景,黑夜中的璀璨燈火勾勒出的是城市的活力和百姓的生活。我期望這次遴選出的作品能全方位、深層次地揭示出深圳夜晚的多元魅力,而孩子的想象力和畫面表現,一定是作品最大的亮點,”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張昊表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闖說,大賽的創意很好,家喻戶曉的“清明上河圖”是宋代畫家張擇端描繪東京汴梁的都市繁華盛景。這次活動以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圖”為題,以古喻今,展現了改革開放給深圳帶來的巨大變化,揭示了深圳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
但張昊希望,創作的小朋友們不要被“清明上河圖”限制住想象力,大家共同創作的是反映美好和承載期盼的主題,在構圖上和題材上不要拘泥于“清明上河圖”,除了“畫面的藝術性”,張昊希望參賽者更關注“内容的想象力、視角的獨特性”。
楊曉洋也建議,創作的小朋友們要放開想象,大膽采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深圳這座城市的印象與熱愛。
揭秘評審标準 評委鼓勵選手發揮想象力
作為主辦方評委,陳文定揭秘評審标準稱,本次大賽旨在為少兒創新創作搭建平台,傳遞新時代深圳精神,“創新”是關鍵詞。希望參賽的小選手們既結合生活實際,又能合理發揮想象,為記錄深圳的城市夜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長期從事都市水墨,并主要以夜景為創作題材的畫家,楊曉洋表示,自己多年來的作品深耕本土,記錄了深圳的城市化程序,同時城市化變革也給本土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一種不同于傳統農業文明背景下的文化資源。
楊曉洋分享稱,都巿景觀水墨的作品,選取城市夜色為主題,更加契合中國傳統水墨藝術中宣紙、水墨這種單純的材質,計黑當白、以簡勝繁,可以用最單純的筆墨語言喚醒觀衆對藝術品創作的互動與聯想。
談及作品評審,楊曉洋希望,參賽的作品要能表現出兒童繪畫的特色和創意,不用過分強調和限制繪畫的技能、技巧及材料,也不要千篇一律表現城市鋼筋森林。深圳輝煌的霓虹燈下還有豐富的現代生活,小朋友們可以從生活中各個角度選取自己的創作題材。
張闖揭秘,在作品評審時,他一看創意,二看材料、技法和技巧。創意好,表現到位的作品,就是一幅好的兒童繪畫美術作品。張闖建議,參加此次活動的小朋友要細心觀察深圳的夜景,用獨特的個人感受,豐富的畫筆和智慧的雙眼去挖掘深圳的城市夜景。
張昊表示,對于單幅畫來說,他更看重内容的想象力、視角的獨特性、畫面的藝術性;而在整體考慮的時候,需要兼顧題材和風格的多元性。
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陳向兵也曾被深圳的夜景之美所打動,創作過乘機俯瞰夜景視角的油畫作品。他表示,評審時希望看到孩子們的作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活力和想象力。
楊曉洋評價,此次活動對促進深圳少兒美術創作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發現和培養少兒美術創作人才。“創新是深圳城市之魂,而孩子是城市未來的主人,培養孩子對美的追求、對城市及家園的熱愛,是深圳未來跻身于國際文化大都市、展現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附參賽時間、方式及要求
大賽報名及投票通道已開啟
1.海選階段
參賽作品要求:
作品尺寸:A3或A4尺寸優先,并通過拍照形式上傳送出。
創作主題:不限,以深圳夜景為題更佳
繪畫材料:不限
創作要求:參賽選手以個人為機關獨立創意、完成作品。每名參賽者隻可遞交一份作品。
作品名稱由參賽者自拟。
作品須符合法律法規,不得包含色情等違禁元素、不允許出現任何商标、或企業标志。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0月8日截止送出作品。
報名年齡:
7-16歲
評選方式:
海選分為大衆投票+評委評選,選出22名優秀選手進入決賽。評選階段将在10月中旬前後,通過綜合篩選選出參與最終創作的參賽選手,并在“教育大件事”公衆号公布入圍選手名單。目前投票通道已同步開啟。
2.決賽階段
比賽内容:
22名參賽者将在各自的繪畫場景和區域,根據大賽主委會規定的主題和内容進行創作,兩人一組繪制十米長卷。
比賽時間:
2021年10月23日(暫定)
評選方式及獎項設定:
根據現場作畫并結合初賽分數,按組評出一等獎1組(2人),二等獎3組(6人),三等獎7組(14人)。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及相應的獎品。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