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作者:寓書喻畫
導語:王希孟以人生中唯一的一幅《千裡江山圖》名垂千古,可你知道嗎?這幅畫不但不是他以一己之力完成的,而且他還死于這幅畫。

提到《清明上河圖》,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幅很長很長的,描繪北宋京城繁華的風俗畫。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千裡江山圖》局部

提到《千裡江山圖》,大家也都知道,那是一幅大青綠山水畫,也很長。

可是你知道嗎?《清明上河圖》長6米,而《千裡江山圖》卻有兩個《清明上河圖》那麼長,如果豎起來的話,則有4層樓那麼高。

這麼大的一幅畫卷,那位18歲的少年王希孟竟然隻用了半年。而他的少年早逝也和這幅畫脫不了關系。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天才少年畫家王希孟之死

北宋是一個盛産神童的時代。除了文彥博、晏殊、司馬外,還有一個少年天才不容忽視,他的名字叫王希孟。

王希孟不光是神童,還神秘,他真實存在,正史中卻沒有任何記載。

宋徽宗政和三年,18歲的王希孟用半年時間繪制成傳世名作《千裡江山圖》,呈送徽宗預覽。徽宗大悅,将其賞賜于宰相蔡京。蔡京如獲至寶,提起當朝第一名筆,寫下題跋,王希孟的身世才得以流傳。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從題跋中可知,王希孟,出生于宋哲宗執政年間。十多歲入宮中“畫學”,在展現出不凡的繪畫天賦後,被招進北宋畫院,後召入禁中文書庫。

而後又幸運地被宋徽宗趙佶慧眼識珠,并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經悉心教誨終成大器。然而,自此以後,王希孟便銷聲匿迹,未過多久,居然英年早逝。

對于他的死,有人說王希孟成名後,外出尋訪真正的千裡江山。卻發現餓殍滿地,民不聊生。于是畫了一幅《千裡餓殍圖》獻給徽宗,被下令賜死了。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也有人說這樣一幅巨作僅僅用了半年,耗光了王希孟的所有才華和生命,是以他在畫作完成後精疲力盡而死。

更有人傳說,王希孟太愛這幅《千裡江山圖》了,是以他遁入畫中,變成了畫中白色的人影,永遠活在了其中。

很多人都願意相信這個凄美的結局,可惜這些或許都不是真的。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要知道《千裡江山圖》之是以曆經千年依舊光彩如新,不曾褪色的原因便是這作畫的材料。這些顔料不僅是名貴的寶石,也是當時道家修仙煉丹的材料。

我們都知道,古人煉丹用的都是重金屬,什麼朱砂啊、雌黃礦啊、石青石綠啊……都是有劇毒的。

就拿雌黃礦來說,隻要1G就能毒死5個成年人,更不要說其他的原材料了。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而且這些原材料都需要王希孟自己研磨,那時候提煉技術又不發到,經過多道工序提煉後才能得到一點點。

難以想象,要畫出4層樓那麼高的《千裡江山圖》,他每天需要接觸多少有毒物質。這還不算如果畫筆分叉的情況下,古人習慣用口水潤筆尖的時候,這毒量,想想都可怕。

可沒有這些有毒的礦石,就完不成這幅色彩豔麗的《千裡江山圖》。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凍齡”千年的《千裡江山圖》

《千裡江山圖》不但容納了五代以來的水墨的藝術成果,還繼承了李思訓以來的青綠山水畫的傳統,又吸收了民間畫派的長處。用長卷形式畫江山的壯闊,用大青綠設色表現景物之瑰麗,這幅作品在現存宋畫中堪稱極緻。

《千裡江山圖》而它曆經近千年,至今仍然“有如藍綠寶石般晶瑩”。雖然有部分的顔色脫落,卻更顯露出其中的繪畫技法。比如畫面中的山石,先用濃、淡線條勾勒出大概的輪廓,再以圓潤柔和的長短線條加皴,山體高峰則以荷葉皴描繪。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全圖的用線既不剛勁,也不粗硬。以赭石或花青摻和淡墨層層渲染。在山頂或石頭上部以苦綠接染,而在山腳山坡處保留赭石色。山頭用苦綠接染後,再用濃重的石青、石綠覆寫。

濃重的石青或石綠着在赭石、苦綠接染處漸淡,越到山頭、山頂處越濃。石青、石綠多數是交替着色,前面一個山頭用石綠,則鄰近的山頭使用石青,再旁邊的山頭,又着石綠色,山石之間前後左右的關系十分明了。石青、石綠的顔色十分純正,而且相當濃厚,整個畫面顯得豔麗燦爛。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着色如此厚重的青綠山水無論在唐還是宋初都是十分罕見的。遠景的山戀則坡腳着赭石,山頭着苦綠,不再覆寫石青、石綠。整個水面皆着苦綠色,背後隐約可見石青、石綠色。

水紋用筆精巧纖細,繁瑣浩大。天空以空青敷色,水天交接處用赭色接染。房屋多渲染淡赭色,屋頂濃黑,在濃黑中又顯露出深重的石青、石綠色。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人物多以粉描繪。柳樹用濃墨寫枝幹,再以鮮豔的石綠色刷寫,水草以黑青綠點寫,或複加石綠,各類疏密組合的雜樹亦以濃墨寫成,或雙鈎,或沒骨,再以苦綠點葉,或點以深重的石青色。

整個畫面氣氛渾然在大青綠的主基調中,色彩濃豔而和諧,光彩奪目,份量厚重。這幅畫既不同于宋徽宗《雪江歸棹圖》那樣古拙的美,也不同于後期趙伯駒《江山秋色圖》古雅秀麗的美,它是一種燦爛輝煌的美,也是典型的宮廷審美情趣。

這幅奢侈的畫作,如果沒有皇家的資助,恐怕還真就沒幾個畫家能承擔得起。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18歲的少年真能畫出千裡江山?

《千裡江山圖》堪稱中國古代繪畫之第一長卷,是青綠山水繪畫的不朽傑作,可以代表徽宗朝大青綠山水畫藝術的最高成就。隻是18歲的少年真能畫出如此巨作?

《千裡江山圖》場面浩大,景物繁多,可謂前無古人。畫中千山萬壑争雄毓秀,江河交錯,煙波浩渺,氣勢雄偉壯麗。山與溪水、江湖之間,漁村野渡、水榭長橋,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布局交替采用深遠、高遠、平遠的構圖法則,撷取不同視角以展現千裡江山之勝。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18歲的王希孟在閱曆和學識上可能都較為欠缺,為什麼他能畫出《千裡江山圖》 這樣恢宏的畫作?

我想這幅畫應該并不是王希孟獨立完成的,他的背後應該是宋徽宗和皇家畫院中優秀的畫家們。就像劇作會冠以主筆的名字,其他人都會略過不提一樣,很有可能這幅《千裡江山圖》的構思與繪法巧妙之處都有王希孟來完成,畫院中的優秀畫家出想法和經驗指導。

就如畫中那幾乎全不見墨筆而以顔色染出的山水,在《千裡江山圖》之前從未出現過,但和重設色的人物、花鳥在技法上卻頗有相通之處,這很可能是畫院中人參考設色花鳥的技法發展出來的。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徽宗和畫院,在總體設計、色彩格調、章法布局、山石結構、細節處理、用筆用墨等方面給予綜合的幫助。王希孟則是在這個大的構思下去具體處理這些丘壑的複雜結構的。隻有18歲的王希孟精力是很充沛,加上專注的态度,是以隻是用技法去完成這幅巨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結語:

王希孟一生隻有這一部成名作,也是他存世的唯一作品,以生命的代價來出一幅佳作,也許有人會覺得王希孟太傻了,可世間總有癡人去為之。

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真的隻是一個18歲的少年之作?

如果有機會親眼欣賞到這幅曠世名作,徜徉其間,您會發現山間四時美景,高崖飛瀑近在咫尺,屋舍長橋觸手可及……若仔細觀察,畫作上還會向外反射寶玉石特有的光澤,彰顯出中華文化瑰寶的底蘊與魅力。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