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令世界瞩目。深圳有着美丽繁华的夜景,丰富多彩的夜生活,活力十足的夜间经济,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
在不同人眼中,深圳的夜有着不同的美。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闯告诉南都记者,他1992年来深工作,在他的心中,九十年代的深圳夜空静谧澄澈,如今的深圳高楼林立,夜晚霓虹绚烂。这样的变化,像许多人从初踏深圳时的孤单陌生到逐渐精彩的人生过程。通过观察夜景的变化,他也见证了深圳从一个边陲渔村发展成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的历程。
每一代人都有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出生在新世纪的孩子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张闯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长大,似乎从记事起,深圳就已是川流不息,华灯闪烁的模样。在他们的心中,深圳的夜会是怎样的?
为了寻找答案,9月28日,由南方都市报联合深圳市商务局共同主办,深圳大件事传媒和雏雁部落承办,深圳市少年宫支持下的南都杯·深圳少儿画家夜景创作大赛活动招募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将在深圳招募22位年龄在7-16岁的优秀的少儿小画手,以他们的视角和想象力,共同绘制一幅反映深圳夜晚的10米长卷——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图”。该作品将有机会收录进深圳博物馆。
目前,大赛评审团已成立,由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深圳大件事传媒董事长陈文定,现任深圳画院副院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田美术馆馆长张闯,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向兵,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张昊组成(排名不分先后)。评审团将陆续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筛选评判。

以古喻今 绘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图”
据悉,大赛将分为海选和决赛两个阶段,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22名优秀画手,将在决赛参与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图”的长卷画创作。
谈及大赛作品的评审,多位评委都提到一个关键词——想象力。“之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公布了在轨拍摄的中国夜景,黑夜中的璀璨灯火勾勒出的是城市的活力和百姓的生活。我期望这次遴选出的作品能全方位、深层次地揭示出深圳夜晚的多元魅力,而孩子的想象力和画面表现,一定是作品最大的亮点,”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张昊表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闯说,大赛的创意很好,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梁的都市繁华盛景。这次活动以深圳夜景版“清明上河图”为题,以古喻今,体现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但张昊希望,创作的小朋友们不要被“清明上河图”限制住想象力,大家共同创作的是反映美好和承载期盼的主题,在构图上和题材上不要拘泥于“清明上河图”,除了“画面的艺术性”,张昊希望参赛者更关注“内容的想象力、视角的独特性”。
杨晓洋也建议,创作的小朋友们要放开想象,大胆采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印象与热爱。
揭秘评审标准 评委鼓励选手发挥想象力
作为主办方评委,陈文定揭秘评审标准称,本次大赛旨在为少儿创新创作搭建平台,传递新时代深圳精神,“创新”是关键词。希望参赛的小选手们既结合生活实际,又能合理发挥想象,为记录深圳的城市夜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长期从事都市水墨,并主要以夜景为创作题材的画家,杨晓洋表示,自己多年来的作品深耕本土,记录了深圳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城市化变革也给本土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背景下的文化资源。
杨晓洋分享称,都巿景观水墨的作品,选取城市夜色为主题,更加契合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中宣纸、水墨这种单纯的材质,计黑当白、以简胜繁,可以用最单纯的笔墨语言唤醒观众对艺术品创作的互动与联想。
谈及作品评审,杨晓洋希望,参赛的作品要能表现出儿童绘画的特色和创意,不用过分强调和限制绘画的技能、技巧及材料,也不要千篇一律表现城市钢筋森林。深圳辉煌的霓虹灯下还有丰富的现代生活,小朋友们可以从生活中各个角度选取自己的创作题材。
张闯揭秘,在作品评审时,他一看创意,二看材料、技法和技巧。创意好,表现到位的作品,就是一幅好的儿童绘画美术作品。张闯建议,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要细心观察深圳的夜景,用独特的个人感受,丰富的画笔和智慧的双眼去挖掘深圳的城市夜景。
张昊表示,对于单幅画来说,他更看重内容的想象力、视角的独特性、画面的艺术性;而在整体考虑的时候,需要兼顾题材和风格的多元性。
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陈向兵也曾被深圳的夜景之美所打动,创作过乘机俯瞰夜景视角的油画作品。他表示,评审时希望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活力和想象力。
杨晓洋评价,此次活动对促进深圳少儿美术创作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少儿美术创作人才。“创新是深圳城市之魂,而孩子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对城市及家园的热爱,是深圳未来跻身于国际文化大都市、展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附参赛时间、方式及要求
大赛报名及投票通道已开启
1.海选阶段
参赛作品要求:
作品尺寸:A3或A4尺寸优先,并通过拍照形式上传提交。
创作主题:不限,以深圳夜景为题更佳
绘画材料:不限
创作要求:参赛选手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创意、完成作品。每名参赛者只可递交一份作品。
作品名称由参赛者自拟。
作品须符合法律法规,不得包含色情等违禁元素、不允许出现任何商标、或企业标志。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10月8日截止提交作品。
报名年龄:
7-16岁
评选方式:
海选分为大众投票+评委评选,选出22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评选阶段将在10月中旬前后,通过综合筛选选出参与最终创作的参赛选手,并在“教育大件事”公众号公布入围选手名单。目前投票通道已同步开启。
2.决赛阶段
比赛内容:
22名参赛者将在各自的绘画场景和区域,根据大赛主委会规定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创作,两人一组绘制十米长卷。
比赛时间:
2021年10月23日(暂定)
评选方式及奖项设置:
根据现场作画并结合初赛分数,按组评出一等奖1组(2人),二等奖3组(6人),三等奖7组(14人)。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的奖品。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