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資源價格仍将維持高位,新三闆精選層相關公司估值将提升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吳永久

日前,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第二批業務規則向市場征求意見,分别為公開發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資和重大資産重組稽核規則。

9月13日下午,圍繞北京證券交易所制度創新與市場機遇,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每日經濟新聞》資深記者任飛做客每經APP《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間,與投資者交流了他們對“北交所”投資機會的精彩看法。此外,他還就煤炭、鋼鐵等熱門資源股進行了點評。

對話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資源價格仍将維持高位,新三闆精選層相關公司估值将提升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受訪者供圖)

<h2>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邏輯與之前不同</h2>

李湛首先指出,周期行業近期上漲的邏輯與之前有所不同。過去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與中國經濟周期密切關系。尤其是中國經濟上行周期,基建和房地産拉動了對鋼鐵、建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進而帶動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但本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過程中,國内需求方面并非增加如此迅速,尤其是房地産需求還有所減弱。而國際上,由于疫情時代歐美大放水,貨币寬松造成了商品價格上漲。加之疫情後歐美經濟複蘇,帶動了對大宗商品的實際需求。兩相疊加使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同時,李湛指出,“雙碳”要求下,煤炭等行業供給壓縮出現了供需缺口,加之新産量投産有限,短期供給缺口不容易彌補。預計國際上大宗商品價格到明年上半年仍将維持高位,而國際價格傳導至國内,也将導緻國内價格在較長一個時期維持高位。

<h2>過去新三闆流動性受限影響了企業融資需求</h2>

而對“北交所”的制度創新方面,李湛首先回顧了新三闆的曆史,指出了過去新三闆流動性受限制與實行混合交易制度有重要關系。從曆史對比方面,來說明“北交所”在哪些方面做了創新。

他指出, 追溯曆史,新三闆成立最初是中關村股權系統平移過來的,是個純粹的場外市場。2013年建立全國的股轉中心以後,我們将其定義為場内市場,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但它的交易制度與滬深交易所明顯不同,實施的是混合交易制度——即協定交易、做市交易、競價交易并存的交易制度。

由于新三闆定位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平台,群體較為廣泛,是以在各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聯合推動下,2014年之後新三闆迎來挂牌高潮,最高峰達到12000家企業來挂牌。

相比滬深交易所的集中競價制度,新三闆的混合交易制度雖然在不斷改進,仍受到不少限制。二級市場的流動性限制又影響到它一級市場的融資,包括二級市場的再融資和并購融資、重大資産重組等,影響到為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服務,加之投資者門檻過高進一步限制了流動性,2015年遭遇大幅調整後,挂牌企業數量逐漸減少到七千多家。

<h2>“北交所”制度是針對相關公司的“精準滴灌”</h2>

李湛指出,“北交所”目前公布的制度創新非常鮮明,是針對相關公司的精準滴灌。随着制度的重大創新,包括新三闆精選層在内,相關公司的估值将會有所的擡升。同時,他對制度創新具體的點也進行了點評。

第一,“北交所”總體平移了精選層的發行上市的條件。目前創新層有1200多家,經過初步估算,約有一半——即600家左右能符合精選層上市條件。如果這600餘家都能在“北交所”上市,一下子市場的容量就放開了,市場流動性以及融資功能都會大幅提升。

第二,交易制度方面,“北交所”實施連續競價交易,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之後漲跌停限制為30%,它明顯增加了市場的彈性。在退出安排方面,也建構了一個有進有出的多元化退市名額體系。

活躍度上,現在大家關心的是投資者門檻。估計現在監管部門也在做相應的研究,看怎麼樣在不同的層次上、比對更靈活合适的投資者門檻。

<h2>“北交所”新股上市實施市場化定價有利于估值趨于理性</h2>

而《每日經濟新聞》資深記者任飛則主要分析了他對北交所上市企業成長性的看法。

衆所周知,現在創業闆或者科創闆企業,不少的企業在IPO前已經被VC、PE輪番“養大”,上市後成長性下降,導緻這些公司上市前被給予高估值、上市後估值反而下降。這就意味着廣大投資者并不能充分分享其發展成果。“北交所”能否破解這一難題呢?

任飛表示,這個問題簡單說來就是所謂的估值倒挂,但要劃時段去看,在試點注冊制推出之前,A股上市有23倍市盈率的頂格限制,那麼企業的估值想象空間肯定千差萬别,但市場的打新投資某種程度上已經把不同成色的公司都相同對待,靠連闆做多收益,形成了二級市場給一級市場擡轎子的假象,同時也大幅度透支其未來多年的估值,本身就是一種投機,估值回歸或調整是必然的。

但現在,科創闆、創業闆的新股定價改為市場化定價,企業上市或許從一開始就有破發的可能,這對投資界的激進趨利是一種阻擊,經過一段時間,市場會回歸理性,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吹泡沫式的投資會降溫。

“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來源可以是精選層,也可以是創新層的晉升,在市場充分交易的背景下,估值這個衡量标準勢必會趨于理性,而且就像現在滬深交易所的股票一樣,估值太高的階段性會回調,主力的公募也會挖掘新興賽道,而不是一味的抱團,那以後,像精選層公司的估值到一定高度,也會促使資金繼續向上遊挖掘投資機會,那個時候,創新層的機會就會到來。

<h2>“北交所”建立将對共同富裕起積極作用</h2>

此外,目前現在市場最熱的話題之一是共同富裕。設立“北交所”與實作共同富裕有何關系,李湛也發表了他的看法,認為“北交所”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将對促進共同富裕起到積極作用。

李湛認為,廣大的中小企業,特别是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吸納了大量就業。是以,中小企業發展對就業具有重大支撐作用。這是實作共同富裕的條件之一。

從投資的機會而言,“北交所”為投資者提供了對中小企業投資的平台,使得投資者能夠享受到“專精特新”企業帶來的高增長紅利,進而有助于财産性收入增加。

不過,李湛同時強調,“北交所”上市公司具有高增長特性,當然也确定了相對高一點的風險。是以投資者在進行“專精特新”企業投資時,最好征詢一下專業機構的投資建議,也可以選擇公募基金做資産配置,這樣可以節省精力和時間。此外,公募基金進行新三闆配置具有比例限制,也規避了一定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