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東晉與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曆史上的大分裂時期。從304年到439年,共有136年時間。

這一時期西晉被匈奴人所滅,司馬氏宗親司馬睿在建康重建晉室政權,史稱東晉。東晉偏安于江南,北部和西南部則被少數民族(“五胡十六國”)建立的政權所統治,這期間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政權,十六國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因為這一時期政權很多,是以這段曆史比較混亂,不容易區分。這一期文章,小七和各位友人一起來理清東晉與五胡十六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h1>

中華民族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中國古代,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長期共存。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中華各民族經曆了統一、分裂、再統一的曆史程序。

最初,人們以血緣為紐帶,以氏族為機關進行生産生活。經過不斷的互相影響,而逐漸融合成為華夏民族。華夏民族建立起了夏朝,國家形成。又經過夏商周的發展,中原華夏族與“夷狄”(秦、楚、吳、越等)再次融合。至秦滅六國,中國開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統一歸屬秦王朝統治。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農耕民族占據有利的地理條件,掌握着先進的耕作技術,多數時期農耕民族占絕對優勢。在農耕民族政治穩定時期,遊牧民族服從于農耕民族,而當農耕民族政治混亂時,遊牧民族又常常趁機自立。“五胡亂華”正是因為西晉統治者内部的八王之亂引發。

秦漢之際,國力強盛,遊牧民族有的被迫向中原王朝稱臣,如南匈奴、烏桓、西羌等,有的則遠遁,藏匿起來。

漢朝時期,這些臣服的遊牧民族被安置在北方邊界一帶,讓他們為朝廷守邊,這就是當時的“以夷制夷”。其實從這時候起,他們就和中原的漢族人一起成為了國家的一分子,同樣是朝廷的子民。

東漢後期,天下大亂,長期的政治動蕩導緻全國人口銳減,朝廷常以優待政策招納遊牧民族内遷。遊牧民族内遷一方面可以為朝廷增加勞動力和兵源,另一方面也便于朝廷對遊牧民族的監管。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遊牧民族内遷後,借助内地有利的地理條件和先進的農耕文明快速發展起來,人口數量迅速增加。到西晉初期,遊牧民族勢力已經滲透入關中地區,形成了“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到西晉末年,關中及以西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已經遠超過當地漢民族的人口。

在曹魏時期,對遊牧民族恩威并施,是以沒有發生大的動亂。但到了西晉時期,司馬氏放任世家大族奴役、欺壓遊牧民族,導緻民族沖突激化。

西晉後期又爆發了“八王之亂”,西晉統治者陷入内鬥,國力消耗嚴重,群眾不堪重負。遭受欺壓的遊牧民族趁西晉國力衰弱,發動了大規模的起義,建立了多個遊牧民族上司的政權,史稱“五胡亂華”。

因為北魏史官崔鴻著的《十六國春秋》一書,書中将具有代表性的十六個政權單獨記錄,是以後世又将這一時期稱為“五胡十六國”、“東晉十六國”。實際上這時期的政權數目遠超過十六個,建立者也不隻是“胡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匈奴人劉淵滅西晉</h1>

“五胡亂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

304年,氐族領袖李雄在益州勢力逐漸壯大,于成都稱成都王,兩年後稱帝,建立成帝國,史稱成漢。但真正對西晉政權造成威脅的并不是成漢。

同是在304年,匈奴首領劉淵趁西晉内亂在山西一帶建立漢國。

漢國淵源

劉淵是冒頓單于的後代,漢高祖劉邦時期,曾以宗室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并于冒頓單于約為兄弟,是以冒頓單于的後代随劉姓。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為了争取漢人民心,劉淵以“漢”為國号,自稱是兄終弟及,繼承漢朝,并追認尊奉蜀漢後主劉禅。遠方來歸屬的有幾萬人。

漢國勢力迅速崛起,滅掉西晉

關東一帶的王彌和河北一帶的石勒也起兵反擊晉,推舉劉淵。劉淵稱王後,加大對西晉的進攻,王彌、石勒、劉聰(劉淵的兒子)三股勢力不斷向西晉政權發起挑戰。從此,長達286年(304—589年)的大分裂時代開啟了。

310年,劉淵去世,太子劉和繼位,不久,劉聰發動政變殺劉和自立。

311年,石勒消滅了西晉10萬主力軍。不久,劉曜(劉淵的養子)等率軍攻破洛陽,殲滅三萬多人,俘虜了晉懷帝,西晉被迫遷都長安。313年,劉聰殺害晉懷帝,司馬邺(晉懷帝侄子)即位,史稱晉愍帝。

316年,劉曜率軍攻破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

317年,晉愍帝被殺,西晉滅亡。

東晉篇

東晉:317年—420年,傳11位帝王,享國103年。

<h1 class="pgc-h-arrow-right">衣冠南渡,東晉建立</h1>

晉愍帝被殺後,司馬氏宗親以及士家大族擁戴司馬睿即位為晉王。司馬睿率領中原臣民南下避亂,史稱“衣冠南渡”。衣冠南渡”是中原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中國曆史也由此進入南北分治時期。

318年,司馬睿在晉士族王導、王敦的扶植下登基稱帝(晉元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東晉整體上仍然是依賴世家大族的支撐才得以維持,士族之間争權不休,門閥制度達到鼎盛。東晉能夠偏安于江南,主要依賴長江天險,而東晉内部政權的延續則主要依靠士族之間互相牽制以及剝削群眾滿足士族的需求。

“王與馬,共天下”

晉元帝倚重王氏兄弟,王導任丞相,王敦負責軍事,史稱“王與馬,共天下。”王敦桀骜不馴,想要控制朝廷,晉元帝以以劉隗、刁協、戴淵等人牽制。

322年,王敦叛亂,攻陷建康,殺害刁協等人,晉元帝憂懼而死。太子司馬紹繼位,史稱晉明帝。

晉明帝趁王敦病危,成功讨伐王敦。

325年,晉明帝去世,太子司馬衍即位,史稱晉成帝,王導及外戚庾亮輔政。

門閥士族與9代傀儡皇帝

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嶽)—晉穆帝(司馬聃)—晉哀帝(司馬丕)—晉廢帝(司馬奕)—晉簡文帝(司馬昱)—晉孝武帝(司馬曜)—晉安帝(司馬德宗)—晉恭帝(司馬德文)

自晉成帝以後,皇權衰落,皇帝幾乎成為傀儡,大權由士族把持。東晉政權在安而複危,危而複安中循環。實權主要由王、庾、桓、謝四大家族為主的門閥士族掌控。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王導掌權期間,努力緩和南北士族沖突,使世家大族互相牽制,犧牲群眾利益,滿足士族需求,以此換取政治穩定。

346年,東晉安西将軍桓溫伐蜀,消滅西南地區的成漢政權。至此,東晉統一了南方。

庾氏跋扈,任意殺逐大臣,f各方勢力不滿,爆發“蘇峻之亂”。叛亂後,庾氏宣稱以北伐中原為己任,企圖建立自己的根基,占領了東晉半壁江山。庾亮死後,朝廷用桓溫驅逐庾氏。

桓溫想要篡權,但因王謝兩大家族的抵制而沒有成功。桓溫死後,謝安掌權,桓溫的弟弟桓沖做荊州刺史,與謝安同心拱衛東晉。

謝安繼承王導的執政思想,力求世家大族間的勢力平衡,東晉統治者間出現了短暫的和睦氣象。

淝水之戰

383年,一統北方的大秦天王苻堅命苻融率25萬先鋒軍隊,自己親率80萬大軍南下,意圖一舉消滅東晉,統一中國。東晉謝安任命謝石為前線大都督、謝玄為先鋒,領8萬北府兵迎擊前秦軍。同時,桓沖傾十萬大軍伐秦,以牽制秦軍。

秦晉軍在淝水對峙,晉軍反守為攻,大敗秦軍。苻融被殺,苻堅受傷,前秦慘敗。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戰後的中國仍是南北分裂的局面。東晉趁機攻克蜀地和漢中,苻堅統一南方的願望徹底破滅,北方也再次分裂,南方的東晉政權則相對更加穩定。

晉武帝司馬曜想要沖破門閥制度,恢複司馬氏皇權,以同母弟司馬道子代替謝安執政,成為東晉開國後最有權力的君主。但晉武帝喜好酒色,司馬道子與司馬元顯父子又A錢腐敗。在謝安死後,晉孝武帝與司馬道子兄弟争權,司馬道子與司馬元顯父子争權,皇室與士族争權。晉朝内部陷入權力争奪戰中。

396年,司馬曜酒醉後與張貴人戲言要廢掉她,被張貴人用被子活活捂死。同年,太子司馬德宗繼位,史稱晉安帝。

東晉衰亡

晉安帝生性愚鈍,史書記載他連春夏秋冬都無法厘清。這樣的人當皇帝,東晉的命運可想而知了。東晉各士族反叛,漢安帝如同他們手中的玩物。各方勢力角逐中,劉裕脫穎而出。412年,劉裕大權獨攬,并持續北伐。

419年,晉安帝被劉裕派人勒死,其弟司馬德文即位,史稱晉恭帝。

420年,劉裕見時機成熟,逼迫晉恭帝禅位,劉裕建立南朝宋,中國曆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同年,晉恭帝被劉裕殺害。至此,東晉徹底滅亡,司馬氏退出曆史舞台。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胡十六國</h1>

五胡十六國:304年~439年,共136 年,分别是指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十六國主要有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族所建立,被稱為“五胡”。

成漢

成漢:304—347年,氐人李雄建立,傳5位帝王,享國44年。統治區域主要在西南蜀地,是南方唯一的小國。

成漢立國

西晉末年,蜀地氐族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303年,李特戰死,其弟李流繼續帶領難民作戰,李流死後,其子李雄繼任。

304年,李雄稱成都王,306年稱帝,國号為“成”,後來李壽将國号改為“漢”,史稱“成漢”。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據史書記載,李雄在巴蜀簡刑約法,減輕賦稅,寬和仁政,重視教育。百姓富貴,闾門不閉,無相侵盜。

皇室内鬥亡國

李雄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可是皇後無子,妾室生了十幾個兒子,他都看不上,執意要立哥哥的兒子李班為太子。身為太傅的皇叔李骧就曾泣言:禍從此至。

334年,李雄去世,太子李班繼位。李班的品行确實是沒得說,可是他不擅長政治鬥争。同年,李班被李雄的兒子李期和李越殺害,李期即位。

李期大肆殘害宗親,還信任庸臣和宦官,導緻國家混亂,成漢政權江河日下。

338年,李骧的兒子李壽(李雄堂弟)襲入成都,逼迫李期上吊自殺,接着自立為帝,改立宗廟,把國号由“大成”改為了“大漢”。

李壽大肆誅殺李雄的子孫,李氏後人遭遇了滅頂之災。

343年,李壽去世,太子李勢繼位。李勢驕奢淫逸,濫用刑罰。

347年,成漢被東晉滅亡,李勢僅在位4年就成了亡國之君。

前趙篇

前趙:304—329年,匈奴人劉淵建立建立,曆4位帝王,享國26年。

劉聰昏聩,漢國陷入内亂

劉聰為父親劉淵建立漢國立下汗馬功勞,在即位初期也兢兢業業,使漢國國力蒸蒸日上。而在俘虜晉懷帝後,劉聰開始貪圖享樂,日益昏聩。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14年,劉聰冊立兒子劉粲為相國、大單于,并将國事委托給他。此後,劉聰則專心于享樂,遊獵無度。他還冊封了上皇後、左皇後和右皇後,造成“三後并立”的局面,不久後又冊封中皇後。皇後是中宮之主,更是一國之母,選皇後本應該慎之又慎的。從劉聰“三後并立”可以看出他對冊立皇後的兒戲态度,随意冊封皇後也使得劉聰的後宮管理混亂不堪。劉聰随意擴充和封賞後宮,後宮又牽連前朝,後宮嫔妃的母族們為争奪權力鬥得不可開交,使得國家内耗嚴重,用于軍隊的資源也大幅縮減。

不僅好色,劉聰還十分寵信宦官王沈等人,緻使宦官随意迫害大臣。劉粲與王沈勾結,又害死皇太弟劉乂。劉乂死後,劉粲被立為太子。

318年,劉聰因病去世,劉粲即位。

劉粲在擔任丞相之前,也是能文能武,為劉聰打江山立了不少軍功。然而,在擔任丞相後開始驕奢獨斷,即位後更加不知收斂。真是和他老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不僅沉溺于酒色與遊樂中,還誅殺了輔政大臣,将軍國大權全交由外戚靳準。

不久,靳準發動叛亂将劉粲殺死,又斬殺劉氏皇族,連劉淵和劉聰的墓地都被挖掘,劉氏宗廟被毀。

劉曜平定内亂,改漢為趙

319年,劉曜平定靳準之亂,而此時的平陽舊都已經被石勒占領。劉曜遷都長安,改國号為“趙”,史稱“漢趙”(也稱前趙)。

在劉曜平定内亂時期,石勒發兵反叛稱王,并占領了漢趙的東部。此後劉曜與石勒展開了激烈的争奪戰。

329年,劉曜酒後上陣,被石勒所殺,同年前趙太子劉熙及文武百官被石虎殺死,漢趙政權滅亡。

後趙篇

後趙:319—351年,羯族人石勒建立,曆7位帝王,享國33年。

石勒建立後趙

319年,石勒即趙王位,國号為“趙”。史學家為了區分,将劉曜所建的趙國稱前趙,石勒所建的趙國稱後趙。

石勒原是劉淵手下的大将,後來脫離漢國的控制,建國于河北,稱趙國皇帝。前趙被滅後,後趙統一了北方。

330年,石勒稱帝。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石勒是十六國中比較出色的皇帝,他在統一北方後求賢納谏,重用賢能;寬減刑罰;核定戶籍,減少稅收;遏制貪贓枉法;還大興儒學。為了緩和民族沖突,他采取“胡漢分治”的措施。在石勒的統治下,北方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複。

333年,石勒去世,太子石弘即位,朝政被石虎把持。

殘暴的石虎

334年,石虎逼迫石弘禅位,自稱天王。

石虎荒淫殘暴、窮兵黩武,他即位不久将石弘、以及石勒的其他妻妾和子孫都屠殺殆盡。不僅如此,石虎還大肆屠殺大臣和百姓,社會秩序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人民起義不斷。

349年,石虎稱帝,同年去世,太子石世即位。石虎的兒子們互相攻伐,搶奪皇位。

彭城王石遵得知父親石虎死訊後,發兵攻打都城邺城,石遵自立為帝,殺石世,石世在位僅33天。石遵僅在位183天被石闵(石虎的養孫,最初叫石闵,後改為冉闵。)殺死,石虎第三子石鑒即位。

350年,石闵廢黜并殺死石鑒,此後又殺害石虎孫三十八人。石虎之子石祗在襄國稱帝,

351年,石祗被手下大将劉顯所殺,後趙徹底滅亡。

冉闵建魏國

魏國:350—352年,漢族人冉闵建立,僅3年就被滅。

350年,冉闵稱帝,恢複冉姓,國号大魏,史稱冉魏。

冉闵在對待民族問題上比較極端,他采取“殺胡令”,激起北方少數民族的強烈不滿。

352年,劉顯在襄國稱帝,被冉闵攻殺。同年,慕容儁消滅了冉闵,冉魏就此滅亡。

前燕

前燕:352-370年,鮮卑族慕容儁(jùn)建立,傳兩代帝王,享國19年。

337年十一月,遼東公慕容皝(huàng)自立為燕王,燕國在名義上類似晉國的異姓諸侯國,實際上完全享有獨立的軍政大權。348年慕容皝去世,太子慕容儁繼王位。

352年,慕容恪擊敗冉魏,占領河北,慕容儁遂稱帝,遷都薊城。随後的幾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勢。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前燕日漸強盛,慕容儁下令全國州郡每戶僅留一丁,此外全部參軍,準備拼集150萬大軍以滅東晉和前秦,一統天下。

360年,慕容儁突然去世,太子慕容暐(wěi)繼位,年僅11歲儁弟太原王慕容恪輔政。

慕容恪輔政期間,前燕政治比較穩定。367年,慕容恪病死,慕容評輔政。慕容評庸碌、貪婪。

369年,吳王慕容垂大敗桓溫,此時前燕到達鼎盛,但是慕容評排擠迫害慕容垂。慕容垂被迫奔走前秦,苻堅開始讨伐前燕。

370年,前燕被前秦滅。

前秦

前秦:351—394年,是氐族苻健建立,共傳6位帝王,享國44年。

冉闵稱帝後下達“殺胡令”,苻洪就開始帶領氐族遷回關中,一路上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民族和流民,達到了10萬人。350年,苻洪去世,兒子苻健繼天王位。351年,苻洪到達關中稱帝,建立秦國,史稱“前秦”。

355年,苻健去世,其子苻生繼位。苻生荒淫殘暴,357年被苻堅(符健弟弟符雄的兒子)所殺,苻堅自立。

苻堅統一北方

苻堅任用當世名士王猛推行改革,重用王猛、鄧羌、權翼和楊安等名臣良将,勵精圖治,減免賦稅,大興儒學,開創了十六國唯一治世,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前秦的中央集權得到加強,國力逐漸強盛。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70年—373年間,前秦接連滅掉前燕、仇池國、前涼、代國(北魏的前身)。自此前秦基本統一北方,國力空前強盛。

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苻堅也着力攻打東晉,373年,前秦将士攻下東晉梁、益二州。苻堅屢勝而驕,在内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強行發動近百萬大軍南征東晉,結果淝水一戰大敗。

<h1 class="pgc-h-arrow-right">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h1>

383年苻堅率領80萬大軍(實有20多萬)南征東晉。結果,前秦在淝水之戰中被東晉擊敗,苻堅也在戰争中受傷,在前燕皇族慕容垂的幫助下才回到長安,此後北方局勢直轉急下。

淝水之戰後,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鮮卑族慕容氏乘機複國,先後出現了“後燕”、“西燕”、“南燕”、“北燕”;匈奴族乘機割據河内,建立“大夏”;西北民族乘機在河西走廊建立“後涼”、“南涼”、“北涼”、“西涼”等政權。于是,北方重新分裂。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南部。

新平之禍

383年,慕容垂建立“後燕”,向前秦發起挑戰,慕容泓趁機建立“西燕”。苻堅派兒子苻睿當統帥,姚苌任參謀,出兵讨伐,結果大敗,苻睿被斬殺。苻堅大怒,姚苌逃到渭北自立,建立“後秦”政權。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85年,苻堅在姚苌的逼迫下于新平佛寺自殺,史稱“新平之禍”。苻堅的兒子苻丕在并州即位稱帝。

386年苻丕被東晉将領馮該擊殺,關隴氐人擁立苻登(苻堅從孫)稱帝。

苻登在位期間,先後征伐後秦,收複華陰、平涼、新平、弘農、略陽、安定等地。

394年,苻登被後秦皇帝姚興(姚苌之子)擊敗,後被殺,太子苻崇稱帝。

同年,苻崇被西秦的涼州刺史乞伏轲彈斬殺,前秦徹底滅亡。

後秦

後秦:384-417年,羌族姚苌建立的政權,傳三位帝王,享國34年。疆域大緻包括今陝西、甘肅東部、河南部分地區。

384年,姚苌兵敗後叛秦,自稱萬年秦王,386年在長安稱帝。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93年,姚苌去世,太子姚興即位。

姚興勤于政事,治國安民。他在位期間,統一關隴地區,實作後秦、北魏、東晉三足鼎立。399年,姚興開始南伐東晉,攻陷洛陽,基本控制黃河、淮河、漢水流域。407年,大夏政權突然崛起在後秦的北方,對後秦政權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在姚興統治後期,内部諸子争位,造成内耗。後秦的兵力有限,但姚興窮兵黩武,執意同時向大夏和河西等地發兵,苛捐雜稅導緻階級沖突計劃。

416年,姚興去世,太子姚泓繼位。

姚泓在位期間,後秦皇室爆發内戰,兄弟相殺。

417年,東晉太尉劉裕北伐,長安被圍,姚泓舉國投降,被劉裕處死,後秦就此滅亡。

後燕

後燕:386—409年,鮮卑族建慕容垂(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兒子)建立,傳7位帝王, 享國24年。統治區域大緻在今河北、山東及遼甯、山西、河南大部。

慕容垂稱帝

384年,慕容垂在荥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386年,慕容垂稱帝。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94年,慕容垂消滅了西燕,強盛一時。395年。慕容垂又向北魏用兵,遭到慘敗。同年,慕容垂去世,太子慕容寶繼位。

慕容氏内亂

慕容垂去世後,後燕陷入内亂,北魏拓跋珪趁機親率大軍40萬進攻後燕。後燕守軍或棄城逃跑,或望風而逃,隻剩下邺城、信都和中山三城。

397年,慕容寶逃往龍城。官民擁立慕容詳為帝,慕容祥無惡不作,不久被慕容麟誅殺。慕容麟自立為帝,後被北魏軍擊敗。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慕容寶在逃往龍城途中被蘭汗的弟弟蘭難殺死,随後蘭汗又殺害了太子慕容策及王公大臣。慕容寶之子慕容盛(蘭汗的女婿)消滅蘭汗勢力,即位稱帝。

401年,慕容盛去世,慕容熙(慕容寶之弟)即位。

慕容熙荒淫無度,濫殺無辜,朝政荒廢。407年,慕容熙被慕容雲(本名,高雲)殺死,後燕滅亡。

南燕

南燕:398—410年,鮮卑族慕容德(慕容皝的兒子)建立,傳2位帝王,享國12年。統治範圍包括今山東及江蘇的一部分。

398年,慕容德率4萬人南徙滑台,稱燕王,史稱南燕。400年,慕容德稱帝。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慕容超即位。

慕容超喜愛出遊圍獵,不谙國事,因不自量力地招惹東晉,結果被劉裕派兵滅掉,慕容超被殺,南燕滅亡。

北燕

北燕:409—436年,慕容雲(慕容寶的養子)、馮跋建立的政權,傳3位帝王,享國30年。統治今遼甯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地區。

407年,馮跋發動政變滅後燕,擁立慕容寶的養子,高句麗人高雲(慕容雲)為帝,定都龍城,仍沿用國号“燕”,史稱“北燕”。慕容雲本姓高,稱王後恢複本姓。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409年,慕容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權臣馮跋平定政變後即位于昌黎龍城。

馮跋在位期間繼續沿用後燕制度,同時振頓朝政,輕徭薄稅,重視教育,維持偏安局面達20餘年。

430年,馮跋病亡,其弟馮弘逼殺馮跋的兒子馮翼,自立為帝,改元大興。

436年,北燕被北魏所滅。

西秦

西秦:385~400年、409~431年,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400年國滅于後秦,409年複國,傳4位帝王,享國共三十七年。其統治範圍大緻包括今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

鮮卑乞伏氏在漢朝時自漠北遷入隴西,乞伏鮮卑酋長乞伏司繁是前秦将軍,乞伏司繁死後其子乞伏國仁接替。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85年,苻堅敗亡後,乞伏國仁自立為大單于,史稱西秦。

388年,乞伏國仁去世,其弟乞伏乾歸繼位。

苻登敗死後,隴西之地盡歸西秦,乞伏乾歸改稱秦王。400年,乞伏乾歸敗于姚興,投降後秦,西秦成為後秦屬國。

409年,乞伏乾歸複國。

412年乞伏乾歸及十幾個兒子被侄子所殺,其子乞伏熾磐繼位。

乞伏熾磐即位後,籠絡隴右漢、羌等,重用漢族豪門、俊傑之士。414年,攻滅南涼。乞伏熾磐在位期間東征西讨,西秦盛極一時。

428年,乞伏熾磐去世,其子乞伏暮末即位。

北涼趁乞伏熾磐去世,進攻西秦。431年,大夏赫連韋攻伐西秦,乞伏暮末降夏,西秦滅亡。

大夏

大夏:407-431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所建,傳3位帝王,享國25年。

407年,赫連勃勃稱大單于。418年,赫連勃勃乘東晉滅後秦,趁機攻下長安,即帝位,國勢增強。赫連勃勃很有野心,大夏一度強盛。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425年,赫連勃勃去世,其子赫連昌繼位。

428年,赫連昌被北魏俘虜。同年,其弟赫連定逃往平涼稱帝。

432年,赫連定遭吐谷渾襲擊,兵敗被俘。赫連定被送于北魏,被殺,大夏滅亡。

前涼

前涼:301-376年,漢人張軌建立,共傳9位君主,傳承76年。統治範圍大緻包括甘肅、内蒙西部、甯夏西部、青海以及新疆大部。

301年,涼州大姓漢人張軌被晉朝封為涼州刺史,表面向東晉和前趙稱臣,實際已經自成一國,史稱前涼。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12年,張軌去世,其子張寔(shí)繼任。317年,張寔自稱梁王。320年,張寔被殺,其弟張茂繼任。324年,張茂去世,侄子張駿(張寔之子)繼任。346年,張駿去世,其子張重華繼任。張重華在位時期,重用賢臣謝艾,抵抗後趙和前秦的進攻。353年,張重華去世,其子張耀靈繼位。同年,輔臣張祚與趙長等人密謀廢黜張耀靈,張祚自立。

354年,張祚稱帝。張祚荒淫殘暴不講道義。355年,張祚被殺,張玄靓被張瓘扶植即位,363年,張天錫發動政變,殺害張玄靓。張天錫自立。

376年,張天錫歸降前秦,前涼滅亡。(386年,張天錫之子張大豫重建前涼政權,次年被殺。)

後涼

後涼:386-403年,氐族人呂光建立,曆五帝,傳承18年。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甯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

呂光原本是前秦大将,他奉命西征,消滅了前涼張氏王朝。恰逢前秦崩潰,苻堅被殺。386年,呂光割據涼州。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396年,呂光稱天王,建國号為大涼,史稱後涼。呂光建國後,多次戰敗。

399年,呂光傳位給嫡長子呂紹。呂光去世後,庶長子呂纂殺呂紹自立。401年呂光弟呂寶之子呂隆又殺呂纂自立,國勢日益衰弱。403年,呂隆因後秦、南涼、北涼交相攻逼,被迫降于後秦,後涼滅亡。

南涼

南涼:397-414年,鮮卑秃發烏孤(秃發即“拓跋”的異譯)所建,傳三位君主,享國18年。統治區域大緻有今甘肅西部和甯夏一帶。

秃發烏孤時期,以廉川堡為中心,勢力不斷發展,初依附後涼呂光。397年,秃發烏孤自稱西平王,建立政權。

399年,秃發烏孤去世,其弟秃發利鹿孤即位,南涼開始興盛。

402年,秃發利鹿孤去世,其弟秃發傉檀(nù tán)即位。

兩年後,秃發傉檀向後秦稱臣,408年,秃發傉檀

409年,秃發傉檀擊敗後秦軍,複稱涼王。此後,南涼逐漸衰弱,不斷遭到别國攻打。

414年,南涼連年不收,秃發傉檀率軍向西掠奪。西秦乞伏熾磐乘機襲取樂都,秃發傉檀降西秦,不久被殺,南涼滅亡。

北涼

北涼:397-439年,漢人段業開創,傳3位君主,享國43年。

段業初為後涼建康太守。397年,段業被沮渠男成等人推舉為涼州牧,建立北涼。399年,段業自稱涼王。

401年,沮渠蒙遜發動兵變将段業殺害,沮渠蒙遜稱涼州牧。同年,沮渠蒙遜向後秦稱藩。為求和平發展,沮渠蒙遜還答應南涼将弟弟送去做人質。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410年,沮渠蒙遜親率三萬大軍攻擊南涼,奪取南涼國都姑臧,同時向西涼用兵。

421年,沮渠蒙遜消滅西涼,占領了整個涼州地區。

433年,沮渠蒙遜去世,其子沮渠牧健即位。

沮渠牧健在位期間,北涼與北魏和親。

439年,北魏拓跋焘攻下姑臧,北涼滅亡。

西涼

西涼:400-421年,漢人李暠建立,傳3位君主,享國22年。統治地區為涼州。

李暠自稱是飛将軍李廣後人。400年,李暠建立了西涼政權。

李暠在位期間,長期與北涼交戰。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即位。

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李恂在敦煌即位。

421年,北涼軍圍攻敦煌,李恂戰敗後自殺,西涼滅亡。

<h1 class="pgc-h-arrow-right">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h1>

北方的再一次統一,是鮮卑族拓跋氏完成的。

拓跋什翼犍在338年建立了代國。376年,苻堅攻伐,代國滅亡。

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糾合舊部,在漠南重建代國,同年又改名為魏國,史稱“北魏”。

一文讀懂東晉與五胡十六國,史上最混亂時期,誰是真英雄西晉統治者壓迫内遷的遊牧民族,加上司馬氏宗親内鬥,導緻“五胡亂華”匈奴人劉淵滅西晉衣冠南渡,東晉建立五胡十六國淝水之戰,苻堅大敗,北方再次分裂北魏拓跋焘統一北方,十六國時代結束

北魏建立後,先後滅後燕、夏國、北燕、北涼,于439年統一北方,十六國的曆史正式結束。北魏在北方推行休養生息、儒學治國的漢化措施,最終使得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都融入了漢族之中。

槍響之後,沒有赢家!

中國古代長期以漢民族為主導,以中原為統治根基,十六國多數政權則是少數民族(匈奴、氐和鮮卑等)建立,十六國時期長期征戰,民不聊生,緻使漢人在心理上不願意承認其合法性。“五胡亂華”在古代長期被認為是一段黑暗而屈辱的曆史。

實際上,造成十六國混亂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西晉統治階級的腐朽。而“五胡亂華”也不算外族入侵,這些少數民族從秦漢時期就開始内遷,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東晉與十六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政權更替頻繁。這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英雄人物,他們促進了中華多民族的融合。但是,槍響之後,沒有赢家!上百年的分裂,無盡的征戰與殺戮,緻使生靈塗炭!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期接着講南北朝,敬請關注小七探史,學曆史,不迷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