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城“一小時都市圈”加速成形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曹崧

深圳灣畔,潮汐起伏,夜色迷人,對岸的香港高樓林立,燈火燦爛。連通兩地的跨境大橋上車輛川流不息,兩座城市的聯系日益緊密。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首站選擇深圳前海,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意志,并對前海發展作出重要訓示,要求前海為全國改革開放創造新經驗。經過三年的努力,前海各領域建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

一衣帶水,共同發展,深圳與香港合作源遠流長。以前海深港合作區為着力點,深港兩地從交流機制、基建對接、科技合作、經濟發展、民生融合等多個領域不斷拓展,雙城間“一小時都市圈”正在加速成形。如今,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目标下,深港合作推進到更高層級,一個全面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已經開啟。

體制機制:溝通順暢,互訪頻頻

新時期深港合作,已經從地區性的發展措施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新的起點上,兩地政府高層間的溝通交流,呈現前所未有的頻密。

11月9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及前海深港合作區咨詢委員會2015年年度會議召開,以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為代表的多位香港政商界高層與會,研讨前海與香港在新時期的合作模式和路徑。11月7日,香港财長曾俊華帶領各大香港财團考察前海,為加強深港産業合作做深度交流。10月12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率領約50位香港社團領袖考察深圳,寄語兩地應并駕齊驅,攜手發展,共同面向國際,拓展發展空間。

再回溯年中,5月8日,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率隊專程通路香港;7月10日,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一行來深通路,雙方就進一步加強深港澳全方位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交流。

這些交流合作推進中,一個由政府高層定期互訪、專責小組常态對接、重點項目帶動合作等組成的兩地合作體系正在不斷更新。從2013年起,深港雙方建立了深圳市市長與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之間的熱線電話聯絡機制,就一些重大和緊急的問題随時進行溝通、協調。自2010年以來,市上司通路香港達55次,經市港澳辦接待的港澳重要團組90多批,前往香港、澳門開展重要交流合作60多次。

此外,深港政府間還建立了粵港邊境聯絡機制,對深港邊境地區的搶險救災、口岸通關安全有序、打擊跨境犯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及成立了深港邊界區發展、深圳河治理、西部軌道交通、前海開發等若幹專責小組。與此同時,深圳市有關政府部門還與港澳特區政府對口部門建立了部門間的工作溝通交流機制,經常性地就有關合作事宜進行緊密的溝通聯絡,推進重點合作項目順利開展。

多層次、功能齊備、運作有效的政府間合作機制保證了兩地合作資訊暢順、互動有力,使深港合作不斷躍上新台階。随着前海開發更見成效,兩地溝通合作結出更多碩果,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前海與香港之間的官方和民間互訪交流為媒體所報道的就超過80次,其互訪交流内容更是涵蓋了政經、文化、區域治理、創業創新、民生服務等多個方面。

聚焦前海:深度融合,港企紮堆

作為兩地合作的焦點,疊加自貿區優勢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在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優惠政策不斷落地、營商環境日趨國際化法治化,為深港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載體基礎。

為強化與香港的合作,前海在土地出讓、港企稅收優惠、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向港人、港企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空間和産業空間。目前,前海已出讓的17塊用地中,9塊土地為香港上市企業或實際控制人注冊地在香港的企業競得;香港注冊稅務師、會計師、房屋經理、社會工作者等10多類人才可在前海從業執業。

在金融創新方面,截至2015年9月末,前海跨境人民币貸款累計提款金額達314.7億元,區内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币債券10億元,QFLP試點實際跨境流入資金6.78億美元,QDIE試點已使用額度9.61億美元,大大鞏固了香港離岸人民币中心地位,為香港離岸人民币回流探索了新路徑。

在法治建設方面,前海法院正式挂牌,多項舉措開全國先河,并首創港籍陪審員制度,選聘港籍調解員進行商事調解。目前國内唯一的中國港澳台和外國法律查明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國法律查明基地、最高人民法院港澳台和外國法律查明研究基地“一中心兩基地”也落戶前海,為企業“請進來”和“走出去”提供法律支援。

在創新創業方面,旨在為深港青年提供發展空間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園首年成績“耀眼”:截至12月1日,夢工場入駐創業團隊共計115家,其中港澳國際團隊52家。香港團隊不僅能夠申請最高200萬元的專項補貼資金,還能獲得來自頂尖孵化器、天使投資人等創業要素資源機構在融資、法務、市場推廣方面的支援。

軟硬體環境的持續改善,激發了港人港企參與前海開發建設的熱情。前海合作區港資背景企業從2013年末的246家激增到今年11月底的2743家,實作逾10倍增長,注冊資本總計3093.23億元。

“深港合作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發展的核心競争力。”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表示,下一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要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準入限制,自貿新城建設也将加快香港優勢特色産業基地的建設,推動年内實作港企入駐累計超過2500家、形成3個港資現代服務業叢集,發揮好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的作用。

按照《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工作方案》,前海将在2020年實作“萬千百十”的發展目标,即由港資、港企開發使用的建築面積超過900萬平方米,港資服務業規模突破一千億元,成功孵化培育的港資創新創業領軍企業超過一百家,建設香港優勢産業十大集聚基地。

經貿民生:共建共赢,成果顯著

随着政府層面進入“蜜月期”,前海等重點合作區域穩步推進,深港兩地間的經貿、民生、文化等交流活動升溫迅速,在金融、科技創新、醫療教育等領域合作成果顯著。

在歐美經濟複蘇緩慢、國内經濟增速下降的環境下,深港經貿合作仍然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深圳對香港貿易進出口總額1450.1億美元,其中出口1433.2億美元,進口17.0億美元。港商在深投資項目1966個,合同投資95.9億美元。

深港兩地政府自2007年簽署《“深港創新圈”合作協定》以來,聯合資助兩地科研合作項目順利開展。截至2014年,兩地聯合資助深港創新圈合作項目累計達57項,深圳單方資助合作項目227個,兩地共投入資金達3.5億元。6所香港高校在深産學研基地建設初具規模,設立科研機構54家,注冊企業13家,注冊資金約2.9億港元,累計承擔國家、省、市項目473項,獲得支援經費6.1億元,培養各類人才6800多名。

兩地推動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口岸通關便利化等同樣碩果累累,港深西部快速軌道項目正在抓緊建設,深圳河治理順利、蓮塘/香園圍口岸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之中。

在社會民生領域,2014年,随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次正式招生,兩地姊妹學校總數達318所,港人子弟學校港籍學生達到900人,7所學校開設了“港籍學生班”。 2012年7月開業的港大深圳醫院診療服務量穩步增長,目前在深營業的港資醫療機構達到6家之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時期的深港兩地,又迎來了新的曆史發展契機。

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釋出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首次明确指出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港之間與未來發展被賦予了更為恢弘的想象空間。取長補短,發展共赢,攜手邁向國際項尖城市群,深港合作任重道遠,又風光無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