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媒文章:英日反華“雙駕馬車”短期難成形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1月1日發表題為《英國帶着反華傾向轉向亞洲》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裡·基斯塔諾夫。全文摘編如下:

早在上世紀中葉之前,英國曾是亞太地區占主導地位的殖民大國。在大英帝國最終解體後,倫敦的根本經濟和軍事利益與歐盟、北約等機構綁定。英國脫歐之後,作為讓英國重返全球大國之列的宏偉構想的一部分,倫敦把路線重新轉向蓬勃發展的亞太地區。

首先,英國打算通過在雙邊和多邊基礎上全面發展與本地區國家的貿易和經濟關系,來彌補歐洲市場的經濟損失。比如,今年6月,英國政府遞交了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的申請,希望在2022年之前加入協定。選擇這條路的原因在于,CPTPP未來可能成為本地區、乃至全世界極其重要的超級一體化項目。

這一步的目的是從對英國經濟而言較低的貿易關稅中獲利,因為CPTPP免除了95%的商品關稅。該協定比歐盟成員國的協定寬松得多,因為CPTPP不要求深度的政治一體化。加入該夥伴關系将為英國企業創造在歐盟無法獲得的巨大機遇,并深化與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幾個市場的關系。如此看來,倫敦實際上是用亞洲夥伴關系置換了歐洲聯盟。

同時,英國轉向亞洲是美國及其盟友為對抗中國日益增強的海軍活動、積極的貿易和投資實踐而作出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CPTPP是在經濟領域進行這種對抗的工具之一。這個貿易聯盟成立的初衷就是遏制中國經濟。雖然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讓美國退出了夥伴關系,但随着時間的推移,不排除拜登政府重返那裡的可能。

英國政府在今年3月發表的《安全、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估報告》中高聲宣布,英國将向亞洲地區急轉彎,并把中國當作經濟和安全領域的“系統性挑戰”來對待。

同時,報告承認,與北京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和解決經濟關系中的複雜問題非常重要。檔案主張與中國繼續保持貿易和投資關系,但要謹慎行事,以保護英國的安全和價值觀。

英國在經濟和安全方面向亞洲的急轉彎,以及中英關系的明顯惡化對日本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7年英國時任首相特雷莎·梅和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發表的聯合聲明,東京和倫敦承諾加強安全和經濟合作。

日本支援英國在亞太地區日益清晰的方針,這讓人們有理由讨論正在形成的、具有反華底色的日英貿易、經濟和軍事-政治軸心。中國專家對他們口中的“英日準聯盟”感到擔憂。它讓人想起1902-1923年改變了亞洲局勢發展程序的英日聯盟。中國人認為,那個聯盟不僅是為了在亞洲抗衡俄羅斯,而且有遏制中國的幕後議程。如今,在與東京聯合後,倫敦再次試圖阻止北京向前邁進。

不過,東京和倫敦離組成有效的反華“雙駕馬車”還相距甚遠。它們面臨太多其他的緊迫問題,包括經濟和抗疫領域。更重要的是,英國和日本對徹底破壞對華關系不感興趣,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和技術強國,也是英日最重要的貿易和經濟夥伴。

來源:參考消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