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祖國西南地區各方面情況都很不樂觀,經曆戰争的多次幹擾和破壞後,大量的農、工、商業發展得都很不景氣,百廢待興。
以軍隊舉例,像倉庫、醫院和營房之類的基礎設施,在當時都還沒能建起來。由于沒有足夠數量的倉庫和營房,戰士們在冒着生命危險繳獲而來的槍炮裝備,最終卻不得不放在室外。
若是嶄新槍炮的話,情況還稍微好一些,那些原本就生了鏽的槍支,一旦遇到下雨天,就鏽得更厲害了。那時候,戰士們的待遇也不比這些放在室外的“寶貝”好多少,後來有老戰士回憶起那段時間裡經曆,說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住在漏風漏雨的帳篷裡。
另外,在各地區的剿匪行動中負了傷的傷病員,被緊急送往後方進行治療,許多人都不得不躺在醫院的樓道裡,除此之外,又有什麼辦法呢?醫生的數量十分緊缺,這是無論下達多少條指令都難以改變的客觀事實。
就是在這樣百廢待興的艱苦環境下,有個别的上司幹部卻完全忘記了憶苦思甜、居安思危的道理。一看到新中國已經成立,革命事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他們就馬上開始給自己搞特殊化,開始給自己“謀福利”了。

圖|新中國成立
1952年的秋冬季節,賀龍時任西南軍區司令員,他正在辦公室裡忙着處理各種檔案,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緊接着,一位小戰士走了進來,之後賀龍就看到了讓自己非常憤怒的那份反映材料。他從小戰士手中接過材料後,開始仔細看那上邊的内容,這份材料中清楚地寫道:
“在重慶北碚(bèi)地區任職的某部政委和第一副部長,他們完全不考慮周圍艱苦的大環境,一心隻想着為自己謀好處,經一些人員證明,這裡的政委和副部長二人為自己蓋起來幾座十分氣派的小洋樓,内外設施非常豪華奢侈,都快趕上美國的大富豪了!”
工作經驗豐富的賀龍馬上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對于當時百廢待興的西南地區,這樣的一個壞苗頭必須馬上制止,一旦放任不管,後果不堪設想。如果這兩位重慶的高官開始謀私利蓋洋樓,并且沒人去追究的話,那之後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人也跟着蓋小樓,跟着為自己謀私利。
簡單處理完手邊的事務後,賀龍和李達、王新亭等人一起前往重慶北碚地區了解情況,賀龍很聰明,為了一次性查清蓋小樓的情況,他們這次選擇了秘密行動,賀龍一行人是在對方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到當地的。
李達在當時擔任的是西南軍區的副司令員,王新亭擔任的是政治部主任,1955年,這二人都被授予了上将軍銜。
圖|王新亭
在一大片帳篷中間,幾座小洋樓顯得很高,加上獨特的建築風格,很容易就找到了。賀龍一行人距離小洋樓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他們站在遠處的山包上,早早就看到小洋樓了。
先前拿着那一份反映材料的時候,賀龍還對材料上提到的政委和副部長二人抱有一絲幻想,畢竟,大家都是從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走過來的,都是在一次次血與火的戰鬥中出生入死過的,身為軍人,基本素質應該還是具備的,應該不至于荒唐到公然為自己謀私利的程度。
然而,等一行人推開門,走進小洋樓裡開始參觀的時候,賀龍的心頓時涼了下來,原來反映材料中講到的所有情況都是屬實的。
他們走進小洋樓裡邊的時候,到底看到了什麼呢?
賀龍一行人看到了從美國專門進口而來的抽水馬桶,看到了鋪滿整個地面的地毯和角落裡擺放着的名貴沙發,看到了從樓下通到樓上的樓梯,樓梯修建得非常精緻,上邊鋪滿薄薄的石闆。最後,他們還看到了電燈和電話。小洋樓内外安裝了各種生活設施,非常齊全。
圖|繪畫作品中的賀龍
走出小洋樓的時候,賀龍一行人看到了遠處山包上的幾座帳篷,随後,有當地的負責人介紹,說那裡是高炮連的營地,那些破舊的帳篷裡住的都是高炮連的戰士。這位負責人繼續介紹說:“在高炮連營地的那些帳篷中,直到現在也還沒有通上電和自來水,戰士們都還在用煤油燈,每天要走很遠的路程去打水!”
一聽到這番話,賀龍氣不打一處來,他反問道:“帳篷裡不通電,戰士們怎麼學習,怎麼提高知識文化水準?都到什麼時候了,竟然連吃水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在這位負責人的帶領下,賀龍一行人來到高炮連戰士們的營地,這位負責人所說的情況都是真實的,戰士們果然還在用煤油燈。一邊是喝不上水、通不上電的戰士,一邊是擅自蓋起小洋樓的幹部,這讓賀龍非常憤怒,同時也非常難過。
那麼,被軍區司令賀龍親自追查的這件事情,後來是如何解決的呢?謀私利的政委和副部長受到嚴厲的懲罰了嗎,還是很輕易就蒙混過關了?在賀龍元帥傳奇的一生中,還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朋友們,請繼續往下看。
在革命隊伍中,賀龍入黨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畢竟,在一些材料中寫得十厘清楚,說賀龍為了入黨,曾經先後追尋黨組織70多次。
圖|賀龍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0歲左右,賀龍進入當地的私塾開始學習。
賀龍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就過得比較艱難,賀龍進入私塾後,家裡又多了一筆開支,父母四處借錢卻無力償還,堆在頭上的債務常常逼得他們唉聲歎氣。久而久之,賀龍受夠了這些,他在私塾的學習隻持續了5年,之後他就辍學回家,開始幫家裡幹農活了。
雖然家境貧寒,小小年紀的賀龍卻十分懂得幫助他人,每次在街上或者路上,遇到比自己更窮苦更可憐的乞丐時,如果随身帶了饅頭什麼的,他都會分出一部分給對方。
除此之外,賀龍從小就有一身正氣,他不畏強權,敢于同邪惡勢力作鬥争。在桑植縣洪家關地區,小小年紀的賀龍十分有名氣。
賀龍出生的那個時代,正是富人橫行霸道、窮人飽受欺淩的時候,或許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賀龍從小就養成了堅韌不拔、不畏強權的優秀品質。在和當地強權勢力的一次次鬥争中,賀龍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窮人想要不被欺負,就必須團結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保護自己。
圖|舊時代的窮苦人民
伴随着經驗的增長,賀龍又進一步意識到:在這個黑暗的不平等的社會中,如果隻知道努力勞動的話,窮人幾乎永遠都過不上好日子;另外,如果隻是通過投機取巧去發财的話,到頭來,不過又是一個欺壓窮人的惡霸劣紳罷了,這簡直就是惡性循環。
賀龍逐漸明确了自己心中的志向,他立志尋求治國和救民的良策,之後,他開始進行有關社會變革的一系列探索。1914年,賀龍毅然決然地加入由孫中山上司的中華革命黨,接下來,他先後在桑植、石門等地從事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武裝鬥争。
在這段時間裡,盡管賀龍有着好幾次被捕入獄的經曆,但這并沒有挫傷他尋求治國良策的積極性,甚至還讓他越挫越勇了。
就是在這段時間裡,賀龍接觸到了一些新文化和新思潮,在此基礎上,他逐漸摸索到了一條可以讓窮苦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出路。
1916年,賀龍用兩把菜刀鬧革命,最終成功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在這之後,他順利組建起一支頗具規模的農民革命武裝的隊伍。
在當時,“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在當地人民群衆的心中威望很高,大家都很擁護他。正是在賀龍出色的個人魅力的感召之下,當地的衆多青年紛紛行動起來,追随賀龍一起進入革命隊伍。
這支農民革命武裝的命運可謂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在當時那個軍閥四起的時代,這支農民革命武裝先後遭到多次慘重打擊,但是在賀龍等人的英明上司和頑強抗争之下,它最終都堅持了下來,并且一直招兵買馬,逐漸發展壯大。
這支隊伍先後參加讨袁護國和護法戰争,打了很多勝仗,也在一次次戰鬥中成長起來。
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期間,賀龍非常擁護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接下來,他率領着自己的部隊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争,立下許多戰功。
在率領着部隊南征北讨的過程中,賀龍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進一步提高,并且,在他的帶領下,子弟兵隊伍中逐漸湧現出了一批非常出色的戰将。在這批人中間,先後出現了10多位師長、團長,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賀錦齋烈士。
圖|賀錦齋
在當時,賀龍這位骁勇善戰的著名将領同時吸引了兩方面的注意。其一,是剛剛成立不久的共産黨,那個時候為了壯大革命隊伍,共産黨方面非常想要争取賀龍。其二,國民黨左派的一些人士也在極力拉攏賀龍。在當時,賀龍可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香饽(bō)饽”。
為了進一步弄清革命形勢,賀龍十分謹慎,他并沒有立即答應國民黨或者共産黨。接下來,賀龍經常邀請國共雙方的一些重要人士來自己家中聊天,分别聆聽他們對時局的分析,以及對國家前途命運的見解。
三五次聊天之後,結合自己多年探索得來的經驗,賀龍逐漸摸清了國共雙方的底細,最終,他得出了一個相對明确的結論:還是共産黨的理論更可靠一些,他們對時局和國家命運的看法也更深刻!
1926年8月,接受上級的委派指令之後,賀龍正式擔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1師師長,奉命據守常德。與此同時,中共派周逸群前來賀龍的部隊裡開展工作,周逸群并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了一個宣傳隊。賀龍很高興周逸群能來,沒過多久後,周逸群就擔任了政治部主任。
當時賀龍有着這樣的一番猜想,自己剛剛擔任師長,共産黨馬上就把周逸群派過來了,而且還專門帶了一支宣傳隊,共産黨是想向自己宣傳什麼嗎?另外,周逸群既然能被專門派過來,那他十有八九是共産黨了。
圖|周逸群
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賀龍開始故意試探周逸群,他當時說道:“我要參加共産黨和改造部隊!”聽到這句話後,周逸群很認真地說道:“共産黨的隊伍是從來不關門的,隻要你夠資格夠條件,就一定會有人找到你。還有,改造部隊是不能靠廣東派的,必須我們自己來培養幹部。”聽完這段話之後,賀龍深深地點了點頭,對于周逸群的這些主張,他是非常贊成的。
出于培養幹部的目的,周逸群在常德等地區招收了一部分學生,另外還從部隊中選拔了一些,于是,擁有2000多名學生的政治講習所就這樣開辦起來了。
開辦政治講習所的這段時間裡,賀龍和周逸群經常一起開展工作,久而久之,二人逐漸熟悉起來,之後他們就一起暢談時代格局和國家形勢,二人毫不保留,他們很快就成為了十分親密的好朋友。
話題逐漸深入,賀龍的眼界也得到了開闊,對共産黨的了解也在逐漸加深。最後,賀龍完全被共産黨的主張吸引了,之後,他多次向周逸群提出,說自己要加入共産黨。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在1927年4月前後發動反革命政變,中國的革命事業剛剛有了一些走向光明的苗頭,這下又深陷到危難之中。祖國的大江南北全部都被一片烏雲籠罩住了,國民黨右派大肆捕殺平民和共産黨人,到處都是一片血雨腥風。
圖|蔣介石
這一時期的賀龍剛剛升職,擔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他正在全力以赴地為東征讨蔣做準備。面對反革命政變帶來的腥風血雨,賀龍最終做出了正确的選擇,他堅定地和共産黨以及工農大衆站在一起。
憑借着國民革命軍第20軍的軍長這一職務,他動用一切力量保護20軍中的所有共産黨員,讓他們免受迫害。除此之外,賀龍還将自己的保護範圍進一步擴大,那些為了逃避捕殺,從别的部隊裡逃跑出來的共産黨員、農軍骨幹和進步青年,最終都聚集到了賀龍的身邊。
同一年的7月中旬,汪精衛叛變後,革命形勢越發嚴峻,經過商量讨論後,賀龍率領自己的部隊南下,最終抵達了黃石港。
在這期間,賀龍将部隊中連以上的軍官召集起來,進行了一次講話。
分析完各方面形勢後,賀龍指出,接下來的革命道路有三條:其一,解散掉隊伍,然後各自回家去;其二,追随蔣介石和汪精衛等人繼續從事反革命活動;其三,是真正謀求救國救民的出路,跟着共産黨一起幹革命。
圖|汪精衛
面對擺在大家面前的這三條道路,軍官們議論紛紛,他們一邊悄悄考慮着自己的選擇,一邊猜測着指揮官賀龍的意願,關于追随共産黨,其實大家早就躍躍欲試了,蔣介石慘無人道的反革命惡行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如此暴虐的人,誰還敢給他們賣命?就在軍官們議論紛紛的時候,賀龍繼續說道:
“在我剛剛所講的這三條道路中,第一條是自殺的路,解散回家之後的日子真的能好過嗎?第二條路是反革命的路,是絕對錯誤的,大家也絕對不能走。最後,我們就隻能追随着共産黨繼續幹革命了,這條路是和人民大衆站在一起的正确的路,我們必須一直走到底!”
7月底,賀龍率領自己的部隊抵達南昌後,周恩來将黨中央準備發動武裝起義的消息告知賀龍,并且想聽一聽他對這次起義的看法。
賀龍原本是和周恩來坐着進行交談的,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突然站起身子,然後說道:“這個計劃很好,我完全聽從共産黨的指揮,黨中央要我接下來怎麼行動,我就怎麼行動!”
于是,周恩來代表黨的前敵委員會,正式将賀龍任命為起義軍總指揮。做足了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之後,8月1日淩晨,賀龍、葉挺、朱德和劉伯承等同志率領着北伐軍20000多人正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南昌武裝起義。
圖|繪畫作品中的南昌起義
早在這次起義爆發前,蔣介石等人為了将賀龍這位著名将領拉攏過去,就曾經許諾過500萬大洋的獎賞,以及一座漢陽兵工廠,再加上司令員的官位。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的賀龍在蔣介石等人的眼中到底有多麼“值錢”。
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很少有人能夠不為所動,再說當時的賀龍還未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賀龍謝絕了蔣介石等人的拉攏,随後帶領部隊趕往南昌。自始至終,賀龍對黨和人民始終都是一片赤膽忠心。
起義軍南下後,賀龍輾轉于多個地區,期間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當時有個同族的長輩勸告他,那人說道:“現在正是國民黨一統天下的時候,國民黨的勢力那麼大,你們為什麼非得當紅軍呢?你都已經當了軍長這樣的大官了,現在卻要脫掉皮鞋穿草鞋,你到底圖什麼啊?”
面對這番提問,賀龍最終是這樣回答的,他說道:“我賀龍活了大半輩子,就是為了尋找治國救民的方法,現在我總算是找到了,就是拿着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不怕,我也一定要跟着共産黨一直走到底!”
在起義軍南征的過程中,賀龍又多次向周逸群提出參加共産黨的請求。當時,面對着周逸群、譚平山等幾位介紹人,賀龍頗為激動地說道:“感謝前委對我賀龍的信任,感謝前委給我的政治生命。我是黨的人,我所指揮的隊伍也就是黨的隊伍,今後永遠都是,即使粉身碎骨,我賀龍也一定不會背叛黨!”
圖|譚平山
最終,這一年9月初,起義軍抵達瑞金後,賀龍在綿江邊的一所國小裡實作了自己的願望。就這樣,追尋黨組織70多次之後,賀龍終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最後,讓我們将時間和地點再次拉回到1952年秋天的重慶北碚,為自己謀私利蓋小洋樓的政委和副部長二人究竟怎麼樣了?
當時,賀龍大發雷霆,他憤怒地對身旁的幾位同志說道:“現在的經費這麼緊張,我們的幹部竟然還有心思蓋小洋樓,你們等會兒回去之後,叫他們幾個人從小洋樓裡搬出來,給我到這個不通水不通電的帳篷裡來住!”
得知消息後,政委和副部長二人覺得自己是賀龍的老部下,于是就想要寫份檢讨了結事情,并不準備搬出來,他們其實也是抱着僥幸心理,在摸賀龍的脾氣。
這份避重就輕的檢讨再次惹怒了賀龍,賀龍當時想着:為自己謀私利,甚至蓋起了小洋樓,這種大錯誤如果也能寫份檢讨就完事的話,那部隊裡以後就到處蓋洋樓了。
圖|賀龍紀念館
賀龍再次下令,他說道:“限政委和副部長二人在七天之内,從小洋樓裡搬出來,另外,他們的檢讨必須重新寫,得深刻檢討自己的行為,而且還要降級!”
面對賀龍如此嚴厲的态度,政委和副部長二人不敢再違抗指令了。就這樣,他們乖乖搬出了小洋樓,也逐漸意識到了自己身上問題的嚴重性。
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早已遠去,然而賀龍元帥身上卓越的個人魅力和崇高的優秀品質永遠不會遠去,這些全都值得我們一直銘記,一直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