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祖国西南地区各方面情况都很不乐观,经历战争的多次干扰和破坏后,大量的农、工、商业发展得都很不景气,百废待兴。

以军队举例,像仓库、医院和营房之类的基础设施,在当时都还没能建起来。由于没有足够数量的仓库和营房,战士们在冒着生命危险缴获而来的枪炮装备,最终却不得不放在室外。

若是崭新枪炮的话,情况还稍微好一些,那些原本就生了锈的枪支,一旦遇到下雨天,就锈得更厉害了。那时候,战士们的待遇也不比这些放在室外的“宝贝”好多少,后来有老战士回忆起那段时间里经历,说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住在漏风漏雨的帐篷里。

另外,在各地区的剿匪行动中负了伤的伤病员,被紧急送往后方进行治疗,许多人都不得不躺在医院的楼道里,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医生的数量十分紧缺,这是无论下达多少条命令都难以改变的客观事实。

就是在这样百废待兴的艰苦环境下,有个别的领导干部却完全忘记了忆苦思甜、居安思危的道理。一看到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事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就马上开始给自己搞特殊化,开始给自己“谋福利”了。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新中国成立

1952年的秋冬季节,贺龙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各种文件,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紧接着,一位小战士走了进来,之后贺龙就看到了让自己非常愤怒的那份反映材料。他从小战士手中接过材料后,开始仔细看那上边的内容,这份材料中清楚地写道:

“在重庆北碚(bèi)地区任职的某部政委和第一副部长,他们完全不考虑周围艰苦的大环境,一心只想着为自己谋好处,经一些人员证实,这里的政委和副部长二人为自己盖起来几座十分气派的小洋楼,内外设施非常豪华奢侈,都快赶上美国的大富豪了!”

工作经验丰富的贺龙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西南地区,这样的一个坏苗头必须马上制止,一旦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两位重庆的高官开始谋私利盖洋楼,并且没人去追究的话,那之后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人也跟着盖小楼,跟着为自己谋私利。

简单处理完手边的事务后,贺龙和李达、王新亭等人一起前往重庆北碚地区了解情况,贺龙很聪明,为了一次性查清盖小楼的情况,他们这次选择了秘密行动,贺龙一行人是在对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当地的。

李达在当时担任的是西南军区的副司令员,王新亭担任的是政治部主任,1955年,这二人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王新亭

在一大片帐篷中间,几座小洋楼显得很高,加上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容易就找到了。贺龙一行人距离小洋楼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们站在远处的山包上,早早就看到小洋楼了。

先前拿着那一份反映材料的时候,贺龙还对材料上提到的政委和副部长二人抱有一丝幻想,毕竟,大家都是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走过来的,都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战斗中出生入死过的,身为军人,基本素质应该还是具备的,应该不至于荒唐到公然为自己谋私利的程度。

然而,等一行人推开门,走进小洋楼里开始参观的时候,贺龙的心顿时凉了下来,原来反映材料中讲到的所有情况都是属实的。

他们走进小洋楼里边的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呢?

贺龙一行人看到了从美国专门进口而来的抽水马桶,看到了铺满整个地面的地毯和角落里摆放着的名贵沙发,看到了从楼下通到楼上的楼梯,楼梯修建得非常精致,上边铺满薄薄的石板。最后,他们还看到了电灯和电话。小洋楼内外安装了各种生活设施,非常齐全。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绘画作品中的贺龙

走出小洋楼的时候,贺龙一行人看到了远处山包上的几座帐篷,随后,有当地的负责人介绍,说那里是高炮连的营地,那些破旧的帐篷里住的都是高炮连的战士。这位负责人继续介绍说:“在高炮连营地的那些帐篷中,直到现在也还没有通上电和自来水,战士们都还在用煤油灯,每天要走很远的路程去打水!”

一听到这番话,贺龙气不打一处来,他反问道:“帐篷里不通电,战士们怎么学习,怎么提高知识文化水平?都到什么时候了,竟然连吃水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在这位负责人的带领下,贺龙一行人来到高炮连战士们的营地,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情况都是真实的,战士们果然还在用煤油灯。一边是喝不上水、通不上电的战士,一边是擅自盖起小洋楼的干部,这让贺龙非常愤怒,同时也非常难过。

那么,被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的这件事情,后来是如何解决的呢?谋私利的政委和副部长受到严厉的惩罚了吗,还是很轻易就蒙混过关了?在贺龙元帅传奇的一生中,还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朋友们,请继续往下看。

在革命队伍中,贺龙入党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毕竟,在一些材料中写得十分清楚,说贺龙为了入党,曾经先后追寻党组织70多次。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贺龙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0岁左右,贺龙进入当地的私塾开始学习。

贺龙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就过得比较艰难,贺龙进入私塾后,家里又多了一笔开支,父母四处借钱却无力偿还,堆在头上的债务常常逼得他们唉声叹气。久而久之,贺龙受够了这些,他在私塾的学习只持续了5年,之后他就辍学回家,开始帮家里干农活了。

虽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的贺龙却十分懂得帮助他人,每次在街上或者路上,遇到比自己更穷苦更可怜的乞丐时,如果随身带了馒头什么的,他都会分出一部分给对方。

除此之外,贺龙从小就有一身正气,他不畏强权,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在桑植县洪家关地区,小小年纪的贺龙十分有名气。

贺龙出生的那个时代,正是富人横行霸道、穷人饱受欺凌的时候,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贺龙从小就养成了坚韧不拔、不畏强权的优秀品质。在和当地强权势力的一次次斗争中,贺龙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穷人想要不被欺负,就必须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旧时代的穷苦人民

伴随着经验的增长,贺龙又进一步意识到:在这个黑暗的不平等的社会中,如果只知道努力劳动的话,穷人几乎永远都过不上好日子;另外,如果只是通过投机取巧去发财的话,到头来,不过又是一个欺压穷人的恶霸劣绅罢了,这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贺龙逐渐明确了自己心中的志向,他立志寻求治国和救民的良策,之后,他开始进行有关社会变革的一系列探索。1914年,贺龙毅然决然地加入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接下来,他先后在桑植、石门等地从事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

在这段时间里,尽管贺龙有着好几次被捕入狱的经历,但这并没有挫伤他寻求治国良策的积极性,甚至还让他越挫越勇了。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贺龙接触到了一些新文化和新思潮,在此基础上,他逐渐摸索到了一条可以让穷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出路。

1916年,贺龙用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功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在这之后,他顺利组建起一支颇具规模的农民革命武装的队伍。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在当时,“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心中威望很高,大家都很拥护他。正是在贺龙出色的个人魅力的感召之下,当地的众多青年纷纷行动起来,追随贺龙一起进入革命队伍。

这支农民革命武装的命运可谓是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在当时那个军阀四起的时代,这支农民革命武装先后遭到多次惨重打击,但是在贺龙等人的英明领导和顽强抗争之下,它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并且一直招兵买马,逐渐发展壮大。

这支队伍先后参加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打了很多胜仗,也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起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贺龙非常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接下来,他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立下许多战功。

在率领着部队南征北讨的过程中,贺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进一步提高,并且,在他的带领下,子弟兵队伍中逐渐涌现出了一批非常出色的战将。在这批人中间,先后出现了10多位师长、团长,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贺锦斋烈士。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贺锦斋

在当时,贺龙这位骁勇善战的著名将领同时吸引了两方面的注意。其一,是刚刚成立不久的共产党,那个时候为了壮大革命队伍,共产党方面非常想要争取贺龙。其二,国民党左派的一些人士也在极力拉拢贺龙。在当时,贺龙可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bō)饽”。

为了进一步弄清革命形势,贺龙十分谨慎,他并没有立即答应国民党或者共产党。接下来,贺龙经常邀请国共双方的一些重要人士来自己家中聊天,分别聆听他们对时局的分析,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见解。

三五次聊天之后,结合自己多年探索得来的经验,贺龙逐渐摸清了国共双方的底细,最终,他得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还是共产党的理论更可靠一些,他们对时局和国家命运的看法也更深刻!

1926年8月,接受上级的委派命令之后,贺龙正式担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师长,奉命据守常德。与此同时,中共派周逸群前来贺龙的部队里开展工作,周逸群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一个宣传队。贺龙很高兴周逸群能来,没过多久后,周逸群就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当时贺龙有着这样的一番猜想,自己刚刚担任师长,共产党马上就把周逸群派过来了,而且还专门带了一支宣传队,共产党是想向自己宣传什么吗?另外,周逸群既然能被专门派过来,那他十有八九是共产党了。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周逸群

几天之后的一个早晨,贺龙开始故意试探周逸群,他当时说道:“我要参加共产党和改造部队!”听到这句话后,周逸群很认真地说道:“共产党的队伍是从来不关门的,只要你够资格够条件,就一定会有人找到你。还有,改造部队是不能靠广东派的,必须我们自己来培养干部。”听完这段话之后,贺龙深深地点了点头,对于周逸群的这些主张,他是非常赞成的。

出于培养干部的目的,周逸群在常德等地区招收了一部分学生,另外还从部队中选拔了一些,于是,拥有2000多名学生的政治讲习所就这样开办起来了。

开办政治讲习所的这段时间里,贺龙和周逸群经常一起开展工作,久而久之,二人逐渐熟悉起来,之后他们就一起畅谈时代格局和国家形势,二人毫不保留,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十分亲密的好朋友。

话题逐渐深入,贺龙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对共产党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最后,贺龙完全被共产党的主张吸引了,之后,他多次向周逸群提出,说自己要加入共产党。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1927年4月前后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有了一些走向光明的苗头,这下又深陷到危难之中。祖国的大江南北全部都被一片乌云笼罩住了,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平民和共产党人,到处都是一片血雨腥风。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蒋介石

这一时期的贺龙刚刚升职,担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他正在全力以赴地为东征讨蒋做准备。面对反革命政变带来的腥风血雨,贺龙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坚定地和共产党以及工农大众站在一起。

凭借着国民革命军第20军的军长这一职务,他动用一切力量保护20军中的所有共产党员,让他们免受迫害。除此之外,贺龙还将自己的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那些为了逃避捕杀,从别的部队里逃跑出来的共产党员、农军骨干和进步青年,最终都聚集到了贺龙的身边。

同一年的7月中旬,汪精卫叛变后,革命形势越发严峻,经过商量讨论后,贺龙率领自己的部队南下,最终抵达了黄石港。

在这期间,贺龙将部队中连以上的军官召集起来,进行了一次讲话。

分析完各方面形势后,贺龙指出,接下来的革命道路有三条:其一,解散掉队伍,然后各自回家去;其二,追随蒋介石和汪精卫等人继续从事反革命活动;其三,是真正谋求救国救民的出路,跟着共产党一起干革命。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汪精卫

面对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三条道路,军官们议论纷纷,他们一边悄悄考虑着自己的选择,一边猜测着指挥官贺龙的意愿,关于追随共产党,其实大家早就跃跃欲试了,蒋介石惨无人道的反革命恶行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如此暴虐的人,谁还敢给他们卖命?就在军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贺龙继续说道:

“在我刚刚所讲的这三条道路中,第一条是自杀的路,解散回家之后的日子真的能好过吗?第二条路是反革命的路,是绝对错误的,大家也绝对不能走。最后,我们就只能追随着共产党继续干革命了,这条路是和人民大众站在一起的正确的路,我们必须一直走到底!”

7月底,贺龙率领自己的部队抵达南昌后,周恩来将党中央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的消息告知贺龙,并且想听一听他对这次起义的看法。

贺龙原本是和周恩来坐着进行交谈的,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突然站起身子,然后说道:“这个计划很好,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挥,党中央要我接下来怎么行动,我就怎么行动!”

于是,周恩来代表党的前敌委员会,正式将贺龙任命为起义军总指挥。做足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之后,8月1日凌晨,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同志率领着北伐军20000多人正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南昌武装起义。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绘画作品中的南昌起义

早在这次起义爆发前,蒋介石等人为了将贺龙这位著名将领拉拢过去,就曾经许诺过500万大洋的奖赏,以及一座汉阳兵工厂,再加上司令员的官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贺龙在蒋介石等人的眼中到底有多么“值钱”。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不为所动,再说当时的贺龙还未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贺龙谢绝了蒋介石等人的拉拢,随后带领部队赶往南昌。自始至终,贺龙对党和人民始终都是一片赤胆忠心。

起义军南下后,贺龙辗转于多个地区,期间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有个同族的长辈劝告他,那人说道:“现在正是国民党一统天下的时候,国民党的势力那么大,你们为什么非得当红军呢?你都已经当了军长这样的大官了,现在却要脱掉皮鞋穿草鞋,你到底图什么啊?”

面对这番提问,贺龙最终是这样回答的,他说道:“我贺龙活了大半辈子,就是为了寻找治国救民的方法,现在我总算是找到了,就是拿着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不怕,我也一定要跟着共产党一直走到底!”

在起义军南征的过程中,贺龙又多次向周逸群提出参加共产党的请求。当时,面对着周逸群、谭平山等几位介绍人,贺龙颇为激动地说道:“感谢前委对我贺龙的信任,感谢前委给我的政治生命。我是党的人,我所指挥的队伍也就是党的队伍,今后永远都是,即使粉身碎骨,我贺龙也一定不会背叛党!”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谭平山

最终,这一年9月初,起义军抵达瑞金后,贺龙在绵江边的一所小学里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这样,追寻党组织70多次之后,贺龙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最后,让我们将时间和地点再次拉回到1952年秋天的重庆北碚,为自己谋私利盖小洋楼的政委和副部长二人究竟怎么样了?

当时,贺龙大发雷霆,他愤怒地对身旁的几位同志说道:“现在的经费这么紧张,我们的干部竟然还有心思盖小洋楼,你们等会儿回去之后,叫他们几个人从小洋楼里搬出来,给我到这个不通水不通电的帐篷里来住!”

得知消息后,政委和副部长二人觉得自己是贺龙的老部下,于是就想要写份检讨了结事情,并不准备搬出来,他们其实也是抱着侥幸心理,在摸贺龙的脾气。

这份避重就轻的检讨再次惹怒了贺龙,贺龙当时想着:为自己谋私利,甚至盖起了小洋楼,这种大错误如果也能写份检讨就完事的话,那部队里以后就到处盖洋楼了。

1952年重庆高官谋私利盖洋楼,军区司令贺龙亲自追查,结果如何?

图|贺龙纪念馆

贺龙再次下令,他说道:“限政委和副部长二人在七天之内,从小洋楼里搬出来,另外,他们的检讨必须重新写,得深刻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且还要降级!”

面对贺龙如此严厉的态度,政委和副部长二人不敢再违抗命令了。就这样,他们乖乖搬出了小洋楼,也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身上问题的严重性。

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早已远去,然而贺龙元帅身上卓越的个人魅力和崇高的优秀品质永远不会远去,这些全都值得我们一直铭记,一直怀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