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是第一個出現的春秋五霸。齊桓公在位期間,姜氏齊國空前強大,但是齊桓公卻沒有一個好結局。本文介紹下《史記》中關于齊桓公的記載。(本文是《齊太公世家》的第四篇文章。)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齊桓公繼位前的形勢</h1>
齊桓公是姜氏齊國的第15位國君,齊桓公繼位前,齊國正處于第三次内亂中。齊桓公的哥哥齊襄公和妹妹文姜有私情,文姜是魯桓公的夫人,魯桓公夫婦來齊國時,齊襄公和妹妹文姜又好上了,魯桓公知道後很生氣。結果,齊襄公讓大力士彭生把魯桓公殺死了,眼看就要招來禍患,齊襄公的弟弟們都逃離了齊國。
之後不久,齊襄公被堂弟公孫無知殺死,公孫無知自立為國君。後來,公孫無知也被殺了。這個時候的齊國國内,公子們都跑到國外了,齊國陷入了無國君可立的尴尬局面。齊桓公繼位前的背景就是這樣的。

姜氏齊國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齊桓公的繼位過程</h1>
盡管齊國國内沒有可立之君,但也并不是所有順利趕回齊國的公子就可以繼位的。自然還需要齊國的内援才行。齊國國君之位虛位以待的消息傳到各位身在國外的公子們耳中後,大家都想回去搶國君之位。隻不過,有勢力、有内援的公子實際上也就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兩個人。
當初,哥哥齊襄公淫于婦人、數欺大臣,弟弟們離開齊國。有鮑叔輔佐的公子小白跑到了莒國,公子小白的母親是衛國的宗室女,非常受公子小白他爹齊釐公的寵愛,這算是公子小白的一個優勢。公子小白還有一個優勢是,公子小白從小就跟齊國貴族高氏的高傒關系很好。
公孫無知被殺後,齊國的大臣們商議立誰為新國君時,高氏和國氏兩大家族最先暗中派人通知了身在莒國的公子小白,讓他快點回國。
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糾在魯國,來到了魯國,因為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國宗室女,他有管仲和召忽兩個人輔佐。公子糾雖然沒有強力的内援,但是有可靠的外援。魯國聽到公孫無知被殺的消息後,迅速派兵護送外孫公子糾回齊國。有軍隊的幫助是不一樣的,魯國的護送軍隊分成了兩支,一支專門護送公子糾,另一支由管仲率領,前去堵截從莒國去齊國的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回國
古時候的路也就那麼幾條,況且,公子小白也不知道有人會去堵截他。管仲帶着軍隊剛好把公子小白堵在了從莒國去齊國的大路上。公子小白自然也不是一個人,肯定有自己的隊伍,雙方開始交戰,公子小白被管仲射中了腰帶上的衣帶鈎。反應迅速的公子小白馬上裝死,管仲就指令軍隊撤退,還把公子小白被射死的消息派人報告給了公子糾。
公子糾聽到公子小白被殺的消息後,就開始麻痹了,他和護送他的魯國軍隊走的很慢,走了六天才到達齊國。但是,迎接公子糾的就是齊國軍隊的攻擊。因為,公子小白裝死騙過管仲後,藏匿在一輛車中,火速趕回齊國,在好朋友高傒的幫助下,繼位為新國君,他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劇照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齊桓公繼位後的齊國</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1.重用管仲等賢臣</h1>
齊桓公一繼位,馬上指令齊國軍隊出擊,剛好碰到護送公子糾的魯國軍隊進入齊國,雙方展開了大戰,魯國軍隊戰敗逃走,但被齊國軍隊截斷後路。但齊國并沒有把魯國軍隊全部消滅。
這時,齊桓公給魯國國君寫信說,公子糾是我兄弟,我不忍心殺他,請魯國幫個忙殺死他,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請他他們都給我送到齊國,我要把他們剁成肉醬。要是敢說一個不字,我就發兵攻打魯國。
魯國非常害怕,就殺死了公子糾,召忽聽說後自殺了。隻有管仲心甘情願地被抓起來送給齊桓公。管仲為什麼情願被抓呢?因為他知道自己可能死不了。證據就來自《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
《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桓公剛繼位,就想發兵攻打魯國,目的是殺掉管仲。這個事情發生在上面提到的齊桓公給魯國國君寫信之前。齊桓公的輔佐之臣鮑叔牙卻勸齊桓公說,臣有幸追随國君您,而且您也順利成為國君,但是我這個人吧,不能再帶給您比國君更多的貢獻了,如果國君您想要治理好齊國,那麼任用高傒和我鮑叔牙就可以了。如果國君您想稱霸諸侯,那麼非重要管仲不可,不能失去管仲這樣的人才啊。
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勸谏,是以才假意寫了上面的信,目的是把管仲弄回齊國。不知道什麼原因,管仲知道了鮑叔牙舉薦他而齊桓公同意了的事情,我猜可能是好朋友鮑叔牙派人給他送信了。《史記》原話是這樣寫的:“管仲知之,故請往。”管仲和鮑叔牙這對好朋友好兄弟互相知心,留下了管鮑之交的佳話。
管鮑之交
管仲被押到齊國後,鮑叔牙親自去迎接他,在堂阜這個地方指令把管仲的鐐铐全部拆下來,讓管仲洗個澡、祭拜了一下之後,帶他見到了齊桓公。齊桓公并沒有提管仲用箭射他的事,而是厚禮相待,并任命管仲為大夫,處理齊國的國事。
管仲拜相
齊桓公任用的大臣中,除了管仲、鮑叔牙、高傒之外,還有一個叫隰朋的,這四人都是很賢能的大臣,幫助齊桓公整頓齊國國政,推行以五家為基本機關的兵役制度(平時五家為一軌,設軌長;戰時每家出兵一人,五人為一伍,由軌長兼任伍長),明确了貨币鑄造、發展魚鹽之業等政策,救濟窮困,任用賢人。齊國大治。
<h1 class="pgc-h-arrow-right">2.齊桓公稱霸前的事件——曹沫挾持齊桓公</h1>
齊桓公五年,齊魯兩國發生了戰争,關于這次戰争導緻的曹沫挾持齊桓公事件的前因後果,《史記》中有三處記載,分别是《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和《刺客列傳》。這三處記載略有差異,其中《魯周公世家》隻是簡略的一提,沒有詳細寫,是以本文隻介紹《齊太公世家》和《刺客列傳》中記載。
差異一:關于戰争原因和結果
《齊太公世家》的記載,齊國攻打魯國,魯國軍隊即将戰敗時,魯國國君魯莊公請求把遂邑這個地方獻給齊國,來換取兩國和平,齊桓公同意了。
《刺客列傳》記載,曹沫以勇力事魯莊公,魯莊公任命曹沫為将軍,與齊國打仗,但是打了三次仗權都失敗了,魯莊公害怕了,請求把遂邑這個地方獻給齊國,講和罷戰。
雖然上面兩處記載有差異,但是結果是一樣的,就是魯國敗,要割地求和。齊魯雙方決定在一個叫柯的地方與魯國國君會盟,順便交割遂邑的主權。
差異二:曹沫在挾持齊桓公時說的話
就當齊桓公和魯莊公要簽訂盟約時,曹沫手持匕首挾持了齊桓公,《齊太公世家》的記載,曹沫威脅齊桓公說:“馬上歸還齊國侵占魯國的土地。”而《刺客列傳》記載,曹沫挾持齊桓公後說的是:“齊強魯弱,齊國侵占魯國土地有點過分了,現在魯國的城池要是倒塌,這些倒下的城池肯定會壓壞齊國的邊境,請您好好考慮下這個問題。”然後,齊桓公就表示把齊國侵占魯國的土地都歸還給魯國。接下來的記載都一緻了,即曹沫聽後收起匕首,回到臣子所在的位置。
這件事發生後,齊桓公想反悔,管仲說已經說出去的話,不能收回,不可貪小便宜而失信于諸侯,是以,齊桓公就把齊國侵占魯國的土地都歸還給了魯國。
曹沫挾持齊桓公
<h1 class="pgc-h-arrow-right">3.齊桓公開始稱霸後的主要事件</h1>
實際上,齊桓公的稱霸之路是由曹沫挾持事件開始的,齊桓公言而有信歸還魯國侵地之後,各國諸侯都贊揚齊國信守承諾,願意歸附齊國,也就是《史記》原文寫的:“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在這之後,過了兩年,也就是齊桓公在位的第七年,諸侯們和齊桓公在甄這個地方會盟,齊桓公由此開始稱霸(原文:諸侯會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齊桓公開始稱霸後,發生的幾個重要事件,在這裡介紹下。
事件一:田氏代齊的祖先陳國公子完來齊國
陳國公子完是田氏齊國的祖先,公子完的爹是陳國國君陳厲公。但是陳厲公在當國君之前,是哥哥陳桓公在位,後來陳厲公依靠蔡國人殺死了哥哥陳桓公和陳桓公的太子免,自立為陳國國君。陳桓公的小兒子公子林怨恨陳厲公,就找機會殺死了陳厲公,公子林自立為國君,就是陳莊公,是以陳厲公的兒子公子完沒有繼承國君之位,但是公子完被任命為陳國的大夫。
後來,陳莊公死後,弟弟陳宣公繼位,但是陳宣公在位期間,殺死了自己的太子禦寇,這個太子禦寇恰好和公子完關系特别好,公子完怕災禍降到自己身上就逃離陳國,來到強大的齊國。
齊桓公十四年,公子完來到齊國,齊桓公想任命公子完為齊國大夫,公子完很低調,他知道自己是個逃亡的公子,是以沒有敢接受任命,是以,齊桓公就任命公子完做了工正這個官。這個公子完就是後來獨攬齊國大權的田成子田常的祖先。也就是,齊桓公十四年,收留了一個将來滅掉姜氏齊國人的祖先。
事件二:救援燕國割地贈燕諸侯信服
齊桓公二十三年,北方的山戎部落攻擊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救援燕國。齊軍打敗了山戎軍隊,而且還把山戎的軍隊趕到孤竹這個地方才撤兵。
燕國當時的國君是燕莊公,燕莊公很感激齊國,就親自為齊桓公送行,可是這次送行并不是意思意思就行了,燕莊公為了表示感激之情,一直從燕國送到了齊國境内。
齊軍
齊桓公這時說,按照周王朝的規矩,隻有周天子才可以離開封地邊境送别諸侯,非天子諸侯相送是不能出境的,我不能不按周王朝的規矩來,不能失禮于燕國。于是,齊桓公就把燕莊公相送到達的齊國之地送給了燕國。還讓燕莊公好好幹,重制燕國開國之君燕召公的氣象,好好地向周天子納貢,就像當年周成王和周康王年間一樣。(周成王和周康王在位期間是周王朝的颠覆,也是曆史上第一個盛世——成康之治,我在之前的文章《曆史上第一個盛世:周王朝的巅峰——成康之治》介紹過。)
各國諸侯聽說了齊國割地給燕國的事情後,都願意服從齊國。《史記》原文:諸侯聞之,皆從齊。
事件三:大義滅親——召回并殺掉淫亂魯國的妹妹哀姜
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這裡要交代清楚的話,可能又需要一點時間了。這裡的事件,《齊太公世家》記載的很簡略,但是為了說清楚前因後果,我們還是從《魯周公世家》說起。
前面提到的魯莊公娶了齊國宗室女哀姜為夫人,同時還娶了哀姜的妹妹叔姜,哀姜和叔姜都是齊桓公的妹妹。哀姜沒有孩子,妹妹叔姜生下了公子開。魯莊公還有個兒子叫公子斑,魯莊公想立公子斑為繼承人。
就在魯莊公病危時,魯莊公的三個弟弟上場了。魯莊公的三個弟弟分别叫慶父、叔牙、季友。因為魯莊公沒有嫡長子,是以一直沒立太子。魯莊公病危後,首先問弟弟叔牙該立誰為繼承人,叔牙說,父傳子或兄傳弟是魯國慣例,有二哥慶父在,國君您不必憂慮。
魯莊公聽完後自然不高興,又找來另一個弟弟季友,跟他說繼承人的事情。季友表示,我誓死也要立公子斑為國君。于是,季友以魯莊公的名義用毒酒殺死哥哥叔牙。魯莊公死後,季友立公子斑為國君。
本次事件的主角是哀姜,哀姜這個女人竟然一直和小叔子慶父私通,是以,慶父就想讓哀姜的妹妹叔姜的兒子公子開做國君。是以,慶父派新任國君公子斑的仇人殺死了公子斑,立公子開為國君,公子開就是魯湣公,這時季友逃往陳國。
哀姜
魯湣公二年,叔叔慶父和大姨哀姜私通越來越頻繁,大姨哀姜竟然想到一個主意,想把外甥魯湣公殺掉,立情人慶父為國君。慶父就派人殺死了魯湣公,逃亡在外的弟弟季友聽說後,就帶着魯湣公的弟弟公子申一起來到魯國附近的邾國,并想讓魯國迎接公子申為新國君,這個公子申是魯莊公最小的兒子。
這時魯國國内已經很讨厭慶父,想殺死慶父,慶父害怕了,逃到莒國。就這樣季友帶着公子申趕回魯國,立公子申為國君,公子申就是魯釐公。
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人非常害怕,那就是哀姜,哀姜吓得趕緊逃到邾國。哀姜逃跑後,季友送給莒國厚禮,求他們把慶父送回魯國,最終殺掉了慶父。有一句著名的話叫:“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說的就是上面的事件。
上面說了這麼半天,終于介紹完了背景。哀姜淫亂魯國的事情,傳到了齊國,齊桓公聽說後,就派人把哀姜召回齊國娘家,并殺死了哀姜,還把哀姜的屍體送回魯國示衆。
事件四:齊桓公怒老婆蔡姬攻打蔡國後又讨伐楚國
齊桓公二十九年,齊桓公和老婆蔡姬一起劃船遊玩,蔡姬習水性,就使勁的搖晃船身,齊桓公害怕,讓蔡姬停止搖晃,可是,蔡姬沒有聽。齊桓公下船後非常生氣,就把蔡姬送回了娘家,但并沒有斷絕與蔡姬的夫妻關系。蔡國國君也生氣了,把蔡姬直接嫁給了其他人,齊桓公一聽,綠帽子都戴上了,很生氣,出兵攻擊蔡國。
一年後,蔡國被打敗。齊軍乘勝想攻擊楚國,當時的楚國國君楚成王發兵迎擊齊軍,還問齊國,為什麼攻打楚國。管仲說,當年召康公曾經向齊國傳達過周天子周成王的王命,說天下的諸侯有不順從周天子的,齊國都可以讨伐。楚國一直不向周天子進貢,還自立為王,是以前來問罪。
楚成王說,我們以後會進貢的。但是齊軍并沒有退兵,楚國派将軍屈完率兵抗擊齊軍,齊軍退守召陵。齊桓公借機向楚将屈完炫耀武力。屈完說,齊國的行為如果符合道義就能成功,要不然,楚國以大山做牆,以長江和漢江做護城河,齊國不會成功的。齊桓公自知出兵無名,就與屈完盟而撤兵。
會盟
事件五:齊桓公的霸業達到巅峰同時也開始走下坡路
齊桓公三十五年夏天,齊桓公與各國諸侯在葵丘會盟。當時的周天子周襄王派宰孔把周天子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肉賜給齊桓公,同時還賜給齊桓公紅色塗裝的弓箭和帝王乘坐的車駕,并且特許齊桓公無需下跪謝恩。
這可是周王朝建立以來的首例,以前根本沒有哪個諸侯有這個待遇和尊寵。齊桓公一高興想要答應,可是管仲卻說,不可以。是以,齊桓公還是下跪接受了賞賜。
到了這一年的秋天,齊桓公又和各諸侯在葵丘會盟,齊桓公開始變得傲慢無禮了,諸侯們有些不服氣了。剛好當時的晉國國君晉獻公因病晚到,路上遇到周天子的使臣宰孔,宰孔說,齊桓公傲慢,不去也罷。晉獻公就沒有去會盟。
後來晉獻公死了,晉國内亂,齊桓公派遣隰朋去讨伐晉國,齊軍到達高粱這個地方時,得知秦穆公已送公子夷吾(就是晉惠公)回國繼位,于是撤軍回國。
《史記》記載,當時,隻有齊楚秦晉四個諸侯國是強國,齊桓公第一次會盟時,晉獻公參加了,後來的會盟晉國沒有參加。秦國因為偏遠,從來也參加諸侯會盟。南方的楚成王當時正在兼并荊蠻之地,也不來會盟,是以就隻有齊國一家獨大,而齊桓公又能顯示仁德之心,是以當時各諸侯都服從齊國。
但這個時候的齊桓公飄了,他說自己功勳卓著,夏禹、商湯、周文王和我有什麼差别嗎?我想要去泰山和梁父山封禅。管仲極力勸谏齊桓公,齊桓公并不聽。但是管仲想了一個辦法,說要封禅沒問題,必須集齊各種遠方的奇珍異寶才可去封禅祭祀,齊桓公這才放棄封禅。
到這裡,齊桓公的霸業基本上結束了。不久之後,周王室出現内亂,齊國派管仲幫忙平定了内亂,一年後,周王室内亂的罪魁禍首公子帶投奔齊國,齊國竟然派人去替公子帶向周襄王求情,周襄王怒,不肯聽齊國的請求。也就是說,周天子也已經不喜歡齊國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齊桓公的結局</h1>
齊桓公的結局實際上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齊國發生過八次國君更替内亂,其中有兩次内亂與齊桓公有關》有過詳細介紹,為了本文的完整性,再提一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1.重用奸臣埋下禍根</h1>
齊桓公在位的第四十一年,管仲和隰朋都死了。但是在管仲死前,齊桓公問管仲死後,誰可以當丞相?并詢問易牙、開方和豎刁怎麼樣。管仲說,易牙殺死自己的孩子來服侍君主,不符合人情,不能用。(傳說齊桓公吃膩了各種美食,易牙把自己的孩子殺死做成菜給齊桓公吃,受到賞識。)開方背棄親人,不符合人情,不能用。(傳說開方本來是衛國的嫡長子,原本可以繼承國君的,但是開方卻跑到齊國服侍齊桓公,而且服侍了15年,老爹死時也不回去看一眼。)豎刁自宮服侍國君,不符合人情,也不能用。
易牙獻子
上面的對話之後,管仲死了,可惜齊桓公卻重用三個人,不久之後,這三人幾乎獨攬了齊國的大權。
<h1 class="pgc-h-arrow-right">2.亂承諾改立繼承人導緻内亂落到死後難以入土為安</h1>
齊桓公寵愛多個妃子,但是,這些妃子中被像夫人一樣對待的有六個,這六個妃子分别生下了六位公子,見下圖,這些公子們幾乎都參與了齊桓公死後的内亂。
齊桓公妃子和兒子
齊桓公還活着的時候,已經立了太子昭,還把太子昭托付給宋襄公。但後來,雍巫(有人認為雍巫就是易牙,雍巫字易牙)和長衛姬關系很好,他就和豎刁一起,向齊桓公進獻貴重貢品,受到齊桓公的寵幸,是以,齊桓公答應雍巫和豎刁,要立長衛姬所生的公子無詭為繼承人。不久之後,管仲死了,五位公子都謀求成為太子,是以都拉幫結派各樹黨羽,齊桓公病危時,争立更加激烈。齊桓公剛死,争立的公子們互相攻擊,搞得宮中空空如也,沒有人敢去給齊桓公收屍,齊桓公的屍體就這麼在床上放了67天,屍體上的蛆蟲都爬到了門外。
後來,易牙和豎刁的勢力殺死了一大批反對易牙他們的大臣,擁立公子無詭為新國君,才為齊桓公收屍并舉行入殓等喪禮,但并沒有下葬。同時,太子昭逃跑到了宋國。宋襄公聯合了幾個諸侯,一起護送太子昭回國繼位,就在宋襄公的護送隊伍浩浩蕩蕩前往齊國的途中,齊國人害怕了,他們殺死了在位僅三個月的國君無詭,想要迎接太子昭做國君,迎接太子昭進入都城。
宋襄公
就在這個時候,其他四位公子的勢力一起攻擊太子昭,太子昭又逃到了宋國。之後,宋國派出軍隊和齊國四公子的軍隊交戰,結果,宋軍打敗了齊四公子軍,成功擁立太子昭為國君,太子昭就是齊國第16位國君齊孝公。因為齊桓公死後,政局一直動蕩,是以一直到齊孝公繼位後,才下葬了齊桓公,這時離齊桓公被裝入棺材已經過去五個月了。
可憐齊桓公一代霸主,死後落得如此下場。
好了,齊桓公的一生就介紹到這裡了。我是午夜墨水,也叫灼熱雙刃,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