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上最喜歡做買賣的皇帝—漢靈帝劉宏

作者:小封聊曆史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起,至1912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中國帝制共經曆了2132年 ,皇帝總數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其中,東漢靈帝劉宏被稱為最喜歡做買賣的皇帝。

東漢靈帝,名劉宏(156--189年),為解渎亭侯劉苌長子,章帝玄孫,母董氏。建甯元年(168年)正月,12歲的劉宏被窦皇後迎入洛陽皇宮,次日繼位稱帝。第二年改年号為建甯。 堂堂一國之君,萬人之上,全天下的人、财、物全是他的,為何還喜歡做買賣呢?劉宏原是侯爵之後,家境不是很富裕,是以他當了皇帝以後,覺得有田地和房産心裡才有底。 于是他把搜刮老百姓的錢财拿回河間老家去買田宅、起第觀。還剩下一些錢财,就分别寄存在宦官的家裡 ,一家存上幾千萬。有個叫呂強的宦官覺得堂堂天子還置買田宅,不成體統,就上疏勸谏說“全天下的财物都是陛下的,陛下至尊,不宜置買私田、私宅”。靈帝看了呂強的奏折後,扔在一邊,不予理睬。他還在後宮中設定了一個市肆,讓宮女們販賣物品,互相盜竊争鬥,他脫去龍袍,換上商人的服裝,在市肆中飲宴取樂。

除了置買田宅外,靈帝還公開賣官賺錢。他在西園懸出賣官的公開價格:二千石官,交錢二千萬文;四百石官, 交錢四百萬文;縣令、縣丞,當面議價。缺有好壞,價有高低。到富庶的地方去的,交現款。貧窮地區先議好價,到任以後加倍繳納。 除了皇帝這個位置不賣外,其他官位都可以拿錢買。

宦官弄權放縱,靈帝荒淫無道,官僚地主貪财奢靡,使原本就已十分尖銳的階級沖突達到白熱化,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即中平元年(184年)發生的由張角上司的黃巾起義。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但東漢也元氣大傷。中平六年(189年),靈帝死于洛陽宮内嘉德殿,結束了短暫而荒唐的一生。終年34歲。死後被葬在洛陽西北的文陵。谥号為“靈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