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忠謀:英特爾CEO​基辛格是人才,但美國半導體本地制造不會成功

張忠謀:英特爾CEO​基辛格是人才,但美國半導體本地制造不會成功

10月27日消息,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昨日應邀出席“台灣玉山科技20 周年慶祝大會暨論壇”活,并做了題為“經營人的學習與成長”的演講,并接受了部分來賓的提問。

對于目前美日歐政府都在通過補貼推動半導體制造本地化,張忠謀說,過去的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為世界帶來發達成長,但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平的,有人說台灣、南韓不安全了,需要有一些(半導體制造)産能在美國,無論是透過建立一些産能或就近擁有,但這對全世界、亞洲半導體廠甚至英特爾都會是挑戰。

張忠謀表示,美國過去半導體制造市占率曾高達42%,目前已降至17%,美國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本地制造,希望讓半導體制造市占率回升。他認為,美國供應鍊不完整,且生産成本高,美國半導體本地制造不可能會成功。

至于英特爾發展晶圓代工業務,并積極鼓吹美國政府補貼以美國為總部的半導體廠,張忠謀表示,英特爾的動機是瞄準美國政府的補貼,隻是這對亞洲,甚至是全世界的半導體廠都是挑戰。

雖然現在已經看到美國希望提高半導體制造比重,并推出了520億美元的補貼政策,但在他看來,“這是絕對不夠的”。

他認為,相關政策“并不會讓時鐘鐘擺往回撥”,因為後續投資額度絕對不夠,又要更多補助,但這樣投資的供應鍊造價與納稅人的代價将相當可觀。

不過,張忠謀也認為,英特爾新任CEO基辛格是個人才。

張忠謀表示,“每個英特爾CEO我都認識,包括這個家夥(基辛格)”,

張忠謀透露,“2015年基辛格不在英特爾,而是在VMware任職的時候來找我,說當年在英特爾從18歲做到48歲,離開英特爾後才來看我,我接見他,先問他VMware是什麼公司,15分鐘就解釋很清楚,我就覺得他是個人才。”

張忠謀說,技術出身要持續精進,在科技事業當CEO最好還是技術出身,現在英特爾忽然發現這個道理,現在的新CEO今年2月上任才半年多,(認識對方的時候)雖然沒念過大學,但是個技術人。

盡管最近英特爾股價因财報展望不佳重挫,張忠謀幽默指出,“五年前這家夥(基辛格)就有點不客氣,現在對台積電也很不客氣喔,我也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目前,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正如火如荼興建中,外界關注公司經營團隊跨國管理的考驗。張忠謀指出,過去他所在的年代,台灣人要跨國管理是不可能的,是以他當年在德州儀器(TI)任職時,也是以為美國為中心管理全球。

如今,台灣經理人也無法如同英特爾經理人在管理亞利桑那州廠那般順暢,不過,台灣半導體業仍在全球充滿競争力,尤其持續以台灣為營運基礎,并在自由貿易的情境下。

面對近期全球半導體晶片荒,張忠謀直言,目前看不到半導體何時會不缺貨,但他認為最終會緩解。

張忠謀強調,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以客戶是誰(不是商品是什麼)為定,台積電的商業模式是半導體制造服務、客戶是别的半導體公司。而在當下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提高,但對半導體需求與日俱增之際,兩年前他在台積電運動會時,就說過台積電是兵家必争之地,現在看來依舊如此,而且會愈來愈重要。

張忠謀昨天還以個人實務經驗分享,經營人的學習與應用包含基礎技術、商品與客制品、行銷、市場及市場學、會計、訂價、有說服力的簡報、聆聽、包容、上司、政策等11項。

他也提到,自己曾最崇拜的商業模式是星巴克,因為星巴克把一杯咖啡售價從三、四毛錢漲到兩塊五,商業模式并不是普通喝一杯三、四毛錢咖啡就走,而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