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江豐1号人工繁育技術

作者:吉山花瑤

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江豐1号人工繁育技術

文/梅冬生

一、親魚選育

1.挑選 親魚應4齡以上,個體重1.5千克以上,體長30~50厘米。 雌雄比為1∶1.1。

2. 親魚培育池 親魚培育池 5~10 畝,水深1.5~2 米。池底硬且平坦,适合放置産卵巢,取卵友善,進排水設施功能完好。[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江豐1号人工繁育技術

二、親魚放養

1. 挑選好的親魚根據塘口大小放養密度為200 千克/畝,同時搭配花白鲢魚種 200~300 尾/畝以調節水質。注意不能放鯉、鲫類魚種。

2.投喂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配合飼料,投喂量以 15 分鐘左右吃光為宜。在産卵前和産卵後一個月,适當投喂一些動物性飼料,如小雜魚等。并且需開泵經常沖水。

三、産卵受精

1. 卵巢的設定 良種場的産卵巢用的是定制缸,缸口直徑 0.2 米,缸體高 0.6 米,底部留有小孔,缸口有孔便于穿繩放置浮标。也可用塑膠、木料等材質,大小以能容納 1 對親魚在内活動為宜。産卵巢一端開口,讓親魚自由進出。産卵巢的數量一般占親魚配對數的 20%~30%。在水溫達到 19℃以上時開始放置産卵巢,産卵巢一般平放在距離岸邊 3~5 米處的池底,開口端向池中央,間距 5~6 米。為了收集卵塊時便于識别,每個産卵巢開口端用繩子捆住,繩子的一端系一浮标。待水溫升到20℃以上時要定時檢查卵巢。

2. 卵塊的收集 斑點叉尾多在晚上或清晨進巢産卵,上午 8-9 時完成産卵。收集卵塊的時間宜在上午 12 時之前。卵塊收集前,先将産卵巢上端輕輕提出水面,如有親魚在巢中,先小心将魚趕出,再檢查是否有卵塊。如有卵塊就用手輕輕取出,放入預先加過水的桶内并及時送到孵化工廠中的房間進行人工孵化;如無卵塊,可将産卵巢稍稍移動一下位置,這樣有助于刺激親魚産卵。

四、人工孵化

1. 孵化條件 孵化用水需水質清新、無污染的流水,水溫為 20~30℃,最适 23~25℃,水體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 6.5~8.0。

2. 人工孵化方法 收集的卵塊經濃度為 3 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10~15秒,放置在框眼為 0.5~1 厘米的孵化框中,懸挂在孵化水槽中,水槽尺寸為 2.1 米×0.7 米×0.4 米,溢流口離槽底 0.3 米。一個孵化水槽可懸挂 8~10 個孵化框,一個孵化框可放兩個卵塊,過大的卵塊需分成小塊,以免中間受精卵缺氧窒息死亡。孵化水槽一端進水,另一端出水,出水口高度控制水槽水位,需在出水口用網罩防止孵化的魚苗随水流走,孵化水槽流量不能低于15升/分。水槽上方設有一根轉動軸,軸上有S形槳闆,槳闆長度以軸在轉動時深入槽内50%~70%為宜,孵化框放置在S形槳闆兩邊并固定,轉動軸連接配接的電機轉動頻率為30轉/分為宜。孵化期間可适當翻動卵塊,并注意剔除死卵。經過約1周的孵化,孵出的卵黃苗會自然地沉落在孵化水槽的槽底,且成團。以槽内四個拐角處最多,魚苗出池可用虹吸法吸出。

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江豐1号人工繁育技術

五、魚苗培育

1.魚卵黃苗馴化 從孵化水槽中吸出的魚卵黃苗快速地放置在魚苗馴化池中,尺寸為3.1米×2.1米×0.6米。馴化池為流水設定,需在出水口處設定網罩,溢流口離池底0.4米。馴化池上方加有噴淋設施,以增加池中溶氧量,也可在池中放置增氧泵等設施,以防缺氧。經 1~2 天的馴化,魚苗卵黃消失,浮上水面,此時可以進行放養。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及時放養,可在馴化池内按魚苗比例适量投喂粉料,但不能拖延時間太長,否則會增加魚苗死亡率。如不經馴化直接放養,也會增加魚苗的死亡率。

2. 魚苗放養 準備好魚種塘,提前清塘消毒,池塘以 3 畝左右為佳,水深 1.5~2 米。放養密度4000~7000尾/畝。魚種下塘後,每畝搭配白鲢夏花 300~500 尾。主要人工投料,飼料蛋白質含量 35%左右。根據水溫投喂,水溫在 15~32℃時,每天投喂兩次,早晚各1次;水溫降至15℃以下,每天投喂1次,直至停喂。

六、注意事項

整個繁育過程需加強管理,特别是人工孵化環節需專人 24 小時看管,以防缺水、停電、缺氧等意外發生。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不得拖延。看管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經專業教育訓練、實操合格後上崗,能應急處理特發情況。操作過程注意人身安全。整個繁育全過程有水路、電路和機械轉動。

斑點叉尾鮰新品種江豐1号人工繁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