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鮰魚套腸綜合征普遍發生于過冬養殖後,且3-5月為高發期。2017年,四川省、湖北省和江蘇省等地人工養殖的斑點叉尾鮰先後出現了大量死亡的情況,尤其是在江蘇省大豐市等地個别養殖池塘中,日均死魚數量甚至過萬斤。

今年3月6日,四川樂山地區就已出現斑點叉尾鮰套腸綜合征首個病例:該養戶25畝池塘放養6萬斤,2月26日開始出現病死情況,初期死亡2-3尾,28日至3月2日每日損魚幾尾至十幾尾不等,3月3日至3月6日損魚增至60餘斤(100尾左右),整體呈現損魚增加趨勢;截止3月11日,池塘每日損魚約1500斤,自3月13日起,每日損魚量已達上萬斤,該塘患病魚體已經閉口無法給藥。

随着3月中上旬氣溫回升,該區域鮰魚病害暴發愈發嚴重,樂山井研、青平等區域疫情紛紛告急。據調查,這些爆發魚病魚塘普遍前期均為去年轉塘放苗,年初開始出現水黴症狀,直至三月初出現以體表潰瘍、腸套疊為主要臨床症狀的死魚,随着氣溫的回升,發病死亡愈加嚴重,死亡率一般在30-50%。多數養殖戶在發病期間一直使用不同水産抗微生物和消殺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效果不佳,個别養殖戶一個月的治療費甚至已達萬餘元。發病速度之快,快到都沒有足夠的治療時間,發病死亡嚴重,成鮰、苗種無不例外。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b>斑點叉尾鮰發病現場</b>

患病鮰魚主要臨床症狀表現多為遊邊、打轉,食欲廢絕,部分患病魚體頭頂開裂,呈現“一點紅”症狀,肝髒、脾髒和腎髒異常腫大且出血,具有典型腸套疊症狀,體表見少量水黴斑。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b>圖示 患病斑點叉尾鮰主要臨床表觀症狀</b>

注:A、B:體表多處潰瘍竈(水黴斑);C:頭頂開裂;A、D:爛鳍,鳍條基部水腫;E:腹腔清亮腹水;F:吻端、下颌發紅、針尖狀出血;G-H:腸套疊,腸壁出血;I:胃内壁粘膜出血、潰爛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b>圖示 患病叉尾鮰分離菌株群組織樣本CCV病毒PCR快速診斷結果電泳圖</b>

我們針對分離菌株群組織樣本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結果顯示:斑點叉尾鮰病毒(CCV)PCR檢測為陰性;同時,通過對患病魚體病原分離、培養和鑒定,分别從患病鮰魚内髒和腦部分離出同一株緻病菌株,随即對分離菌株進行體外藥物敏感篩選,第一時間回報市場一線。本次走訪區域養戶發病程序已至中後期,發病非常嚴重。結合實驗室的診斷結果,此疫情暴發已基本确診是鮰魚體質羸弱,細菌繼發性感染引起,不得不使用抗生素,但各戶鮰魚分離病株耐藥性均有差異。是以,結合各戶藥敏結果拟出以下方案:

内服:選擇敏感抗微生物藥物内服,配合肽給力和維生素C進行拌服,連用七天直至損魚控制。

外消:考慮本次調查發現,多數患病魚體鰓絲粘液較多,腫脹充血,建議使用聚維酮碘+苯紮溴铵。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b>圖示 患病魚體分離病株藥物敏感篩選結果</b>

目前,四川樂山地區部分斑點叉尾鮰養戶在通威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已經采取了緊急防治方案,防治效果得到一定顯現。從下圖可以看出,三戶疫情嚴重的鮰魚塘口在緊急方案應用七天後,有兩戶損魚得到明顯控制,一戶損魚未再持續增加有一定控制效果。

開春四五月,警惕斑點叉尾鮰魚“腸套疊”

<b>圖示 各養戶緊急控制方案應用效果趨勢</b>

我們常說的“套腸病”,是一種斑點叉尾鮰以腸道類疾病為主的綜合性疾病,是目前危害斑點叉尾鮰養殖最嚴重的病害。該病具有發病急、發病率、死亡率高、傳播快等特點,很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而且一旦發病,很難用現有藥物進行控制,每年都會造成重大的損失。人工養殖斑點叉尾鮰出現這類死亡現象已經不是近一兩年才出現的問題。近年來,不少地方養殖的斑點叉尾鮰均此類疾病先後出現過大量損魚現象。應該如何反思這種屢屢出現的大量死魚現象呢?

春分至清明前後,各地天氣普遍晝夜溫差大,水質不穩定,容易誘發鮰魚的應激;經過越冬後鮰魚體質相對較差,腸道功能羸弱,多數養戶為了盡快讓魚達到上市規格,投喂量盲目加大,使腸道短時間内營養物質的消化負擔增加過快,最後造成叉尾鮰腸道功能的紊亂,蠕動異常。這些因素與環境劇烈變化造成的應激疊加,最終誘發了叉尾鮰套腸綜合征。

可以說氣候、環境的改變、魚體免疫能力的降低,越冬後腸道功能低下,養殖環境應激、真菌感染、繼發性細菌性的感染等,都與導緻該病害的發生有着不同程度的關系。

雖然本次緊急方案的應用有較為明顯效果,但畢竟疫情暴發之後出現大量損魚,此時介入控制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對于此類病害的防治重點還是應該在預防上。越冬之前和過冬之後的早春,如何快速、有效的恢複斑點叉尾鮰體質、增強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是提高斑點叉尾鮰成活率的關鍵。

是以在關鍵的4月至5月,我們建議廣大養戶:

<b>【未發病】</b>

開春采食量低下,氣溫、水溫逐漸回升,越冬後魚體羸弱,水中各種病原生物大量,易暴發腸套疊問題,切忌過度投喂,過度投喂是誘發該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開春之後的體質恢複和腸道保健:建議使用通威“肽給力”配合通威其它動保産品使用,有助于魚的體質、腸道功能的恢複,提高鮰魚抗應激、抗感染能力。肽給力(5kg/萬斤魚,2次/月,7天/次),開春開口即可投喂,重視4-5月關鍵階段;

随着氣溫回升,鮰魚免疫機能和腸道技能虛弱,選擇通威優質、營養均衡的斑點叉尾鮰專用飼料,應逐漸、緩慢恢複投喂量,切記盲目加料,以免造成腸道負荷過重引起的腸道功能紊亂。

開春之後需要及時進行底質、水質改良,避免天氣不穩,上下水層交換後造成底部有害物質的上翻對鮰魚帶來的應激危害。

<b>【發病初期】</b>

對于已發病或發病初期:

抗生素(根據藥敏篩選)+肽給力(8kg/萬斤魚)+維生素C

配合水體消毒(建議使用聚維酮碘類刺激性小消毒藥物,按隻用藥說明指導用藥)

*如果沒有藥敏試驗條件,通威股份水生動物疾病防控工程實驗室可對外承接相關服務*

水産養殖動物疾病防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b>本文轉自【</b><b>通威農牧資訊</b><b>】。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系</b>[email protected]<b>。</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