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提起雷峰塔,最美的景色就是"雷峰夕照",人們不免會立刻想到多情的白娘子和許仙浪漫的相遇,而後白娘子被法海壓于雷鋒塔下,難以與家人團聚令人扼腕的民間故事。但其實雷峰塔是吳越忠懿王錢俶慶祝寵妃黃氏得子供奉佛陀髻發而建造,是以命名為"皇妃塔"。

1924年屹立千年、走過十幾個朝代更疊變換的雷峰塔卻轟然倒塌,不免讓人大吃一驚,直到2001年,國家相關部門對雷峰塔進行重建,得以讓帶有争議且神秘的白蜈蚣進入了大衆視野。

<h1 class="pgc-h-arrow-right">傳聞中的"白色蜈蚣"</h1>

雷峰塔倒塌之後,雷峰夕照的美景再難見到,隻剩下了殘破的塔基,由于接下來的幾十年社會動蕩,雷峰塔一直沒有得到挖掘與修繕的機會,直到2001年國家相關部門本着重建、考古齊頭并進的想法,考古人員對雷峰塔地宮進行了考古挖掘。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曆史記載的吳越王供奉的佛祖真身舍利是這座地宮内最珍貴的寶物。随着考古的進行,考古隊員發現了雷峰塔獨自守護千年的秘密,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宮的洞口,地宮的入口就在塔底的中心,地宮口上有一塊重約750公斤的大石闆。

家喻戶曉的傳說已經為雷峰塔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又在古塔的底部發現了入口位于塔身中心的地宮,這重達750公斤石闆下會有什麼奇珍異寶呢?

打開石闆,地宮内發現了各式各樣的供奉品,大量的佛像,無數的金銀镂空飾件,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币,衆多的藏經磚、銘文磚,不過整個挖掘過程中最引人注目,飽受争議的就是高約50厘米,長約90厘米的神秘鐵質函。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精緻小巧的四角镂空金塔藏于函内,塔的四面都雕刻着有關佛祖的故事,塔的下方有一個銀座,銀座上有精美的花樣,四面都刻有字。

向塔镂空處看進去,内放置金棺,

但事實上,金棺裡面根本不是白色蜈蚣,而是吳越忠毅王供奉的佛陀髻發。隻被發現過兩次的佛陀髻發十分珍貴。

白色蜈蚣的消息來源也不靠譜,這一事件根本沒有經過專家證明,況且,在發掘過程中電視台進行了全程錄像,棺材打開的過程中沒有白蜈蚣出現過,這一切都是一些無聊的人無端的臆測罷了。

在《白蛇傳》中,法海将白娘子壓在雷鋒塔下之後,有一個關于白蛇的顯著特點是怕蜈蚣,特意放了一隻蜈蚣鎮守,為了防止白娘子逃出塔,後來白娘子被救,而白蜈蚣卻被留在塔中。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是以,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隻是迎合了民間傳說,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而編造杜撰出的茶餘飯後閑談,并無事實根據。

<h1 class="pgc-h-arrow-right">閱盡人間千古興亡</h1>

吳越王為供奉佛陀髻發而建造了皇妃塔,也是吳越王崇信佛教的表現,民間多用地名代稱,稱為雷峰塔。

北宋末期,戰亂頻發,民不聊生,雷峰塔因為戰亂受到重創,到了南宋慶元間重建,每到傍晚,晚霞鍍塔,佛光普照,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故得美名雷峰夕照,自南宋開始就是西湖"十景之一"。宋末元初尹廷高的古詩,把西湖的美描寫的傳神,是西湖之美的千古絕唱。

到了明朝1522年,東南沿海倭寇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倭寇在杭州城内放了一把大火,雷峰塔難逃此劫,塔體全部被燒壞,隻留下紅磚瓦身徒留寂寞,但是劫難創造了另一種美。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到了清朝,由于《白蛇傳》的成熟與發展,雷峰塔變得家喻戶曉,雷峰塔用她殘缺的美依然吸引着大批的文人墨客,明末清初詩人張岱作詩《雷峰塔》來描寫了自己對西湖美景,對雷峰塔的喜愛之情。

張岱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杭州度過,創作詩集《西湖尋夢》,不僅描寫了杭州西湖令人沉醉的景色,也抒發了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康熙乾隆也多次遊覽雷峰塔并題詞,由此可見雷鋒塔景色的宜人。

清朝末期,民間傳言将雷峰塔磚磨成粉喝下去具有驅災辟邪的功效,迂腐的人拿塔磚當成能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塔磚屢屢遭到偷竊,就這樣塔體下半部分居然被挖空了一部分,1924年9月25日,屹立千年的雷峰塔轟然倒塌。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杭州城内家家戶戶看熱鬧的看熱鬧,撿塔磚的撿塔磚,想那塔磚被燒的烏漆墨黑,愚人何其多?在塔磚中秘藏的經卷呈于世間,而"雷峰夕照"美景卻無法重制。雷峰塔的千年更疊,是千年曆史變換的見證者。

<h1 class="pgc-h-arrow-right">今天的雷峰塔</h1>

雷峰新塔建在遺址塔基之上同南宋初年舊塔的樓閣式平面八角樓閣式制型結構、高度71米、全塔富麗典雅,外形有江南古典建築的風格,四角飛檐挂銅風鈴,塔頂貼金,極目遠眺,金碧輝煌。沿襲了宋塔五層,八面樓閣風格。

新塔還添加了《白蛇傳》民間傳說元素,《白蛇傳》與雷峰塔互相成就。這座塔既是遺址也是文物保護罩。雷峰塔建成後西湖景觀被賦予了更加嶄新的風貌,二至五層還可觀景,碧波湧動的西湖,翠綠盎然的山峰,巍然聳立的雷峰塔。

當年發掘雷峰塔地宮,據說金盒中有隻白色蜈蚣,是真的嗎?傳聞中的"白色蜈蚣"閱盡人間千古興亡今天的雷峰塔

人們有幸再次見到消失的雷鋒夕照美景,每到傍晚,夕陽染山映水,餘光照射在閣樓上,擡眼看西湖,映入眼簾的是湖中挨挨擠擠向遠處綿延伸展的蓮葉和雖出淤泥卻依然美麗的荷花,看着西湖的美景,楊萬裡的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就會自然而然的從嘴裡說出。

西湖一如既往和諧美麗。雖然今天看到的塔不是一千年前的那個,但是曆史會給我們最好的回答,一千年前,有雷峰塔,千年後,還會存在,無論經曆了怎樣的過程,不僅是塔,一切都會屹立不倒,重新煥發生機。

免責聲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内與本号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文章隻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