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作者:不懂實驗室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當潮水退去

熱鬧而繁榮的潮間帶便顯露出來

這種特殊的環境中生活着很多“濱海居民”

它們有着超強的适應性

在這個環境中扮演者特定的角色

共同構成了濱海潮間帶的生物群落

7/24-25

太陽在慢慢下山

觀音山沙灘出現了一群稚嫩的身影

他們是來自天心島國小的學生

即将走進潮間帶去探尋生物的秘密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探索之前裝備可不能忘

《潮間帶觀察手冊》、頭燈

手套、鑷子、反光背心

“趕海五件套”幫助同學們更好地觀察潮間帶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不同的“濱海居民”因為習性的不同

居住的區域也不大一樣

是以把整個潮間帶大概分成3個區域

同學們的任務就是在每個區域找出指定的生物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到了潮間帶

孩子們對這裡的一切感到好奇

充滿熱情地觀察

潮間帶、礁石上的生物

“老師,這是什麼?”

“老師快來,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生物!”

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

孩子們也十分活躍、十分細心

明亮的眼睛仿佛能夠發現很多“隐藏故事”

#1

走進潮間帶

在觀察過程中

有一位學生發現了一個造型奇怪的貝殼

“你是在哪裡發現的這個?”

“在那邊的泥土裡。”

“你看到的時候它是什麼狀态,是就這麼整個放在地面上嗎?”

“不是,它是一整個插在泥土裡的,隻露出一點點在外面。”

“同學們,這隻是江珧,江珧一般都是緊緊插在泥土裡的。我們都有吃過幹貝吧,幹貝就是江珧的後閉殼肌。”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江珧屬于雙殼貝,它的貝殼大而薄,前尖後廣,呈楔形。表面具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略斜向後方的小棘。顔色淡褐到黑褐,幼時略透明。足絲發狀,很發達。它以殼的尖端直立插入泥沙中生活,以足絲固着海底,成群聚集一起時,仿佛是海底的一片石林。它們一經定居後,就終生不再移動。江珧以一些單細胞藻類和有機碎屑為主食,它的後閉殼肌很發達,約占體長的1/3以上,又大又圓,肉嫩味美,營養豐富,它的幹制品就是江珧柱。江珧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沿海,我國以廣東、福建沿海産量最多。

除了江珧,還撿到了一個讓小朋友們都很興奮的“嘉賓”——海星。

“天哪,這是真的海星嗎?”“它長得好像派大星啊!”

“這隻就叫中華五角海星,你們仔細觀察下它的步帶溝,看看有什麼?

“有很多透明的小吸盤一樣的“

對,這是它的管足。你們拿鑷子輕輕碰一下”

“哈,它們都縮進去了”

管足可以幫助海星移動或攀附在其它物體上,也能幫助它攝取食物。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内伸出管足。

皮皮蝦、蝼蛄蝦、中華棘海鰓……借助頭燈發出的光芒,細心的同學們在黑暗的潮間帶中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生物~

#2

走進礁石區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到了礁石區的時候,老師照例先給同學們看這部分要尋找的生物,由

于這部分的生物要麼緊緊地附着在礁石上,要麼躲在岩縫裡。

為了友善大家記錄,家長們紛紛拿出手機,拍了下來。

在這片礁石區一般能看到日本花棘石鼈、縱條矶海葵、四齒大額蟹……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礁石上還有一些小水坑,大家圍着小水坑聽老師的講解。

“在岩石上的小水坑,我們稱之為‘潮池’”

漲潮時,它灌滿了水;退潮時,處在低窪處的它,水并沒有流失,就成了我們通常說的潮池。

别看它隻是一汪小水池,卻也是一個小小的生态系統,許多生物也依賴于它”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比如說,海葵。

你們看下,這個海葵有什麼不一樣呢?

“它張開了,真的像朵葵花一樣”

相信經過本次地潮間帶探索活動

同學們對觀音山這片沙灘上的生物

以及它們的關系

一定會有更多的認識吧~

最後

我們一起來認識

潮間帶中常見的生物~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
潮間帶探索計劃 | 與天心島國小一起開啟發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