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h1>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h1>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如果你關注最近的古生物新聞,一定會看到關于史前“鴨嘴獸”的報道,這一種生活在三疊紀時期中國湖北的鴨嘴怪龍,它就是扇槳龍。

<h1>沒有腦袋先得名</h1>

說起扇槳龍的發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的70年代,當時湖北省遠安縣政府派出工作組到山區進行考察,偶然發現了古生物化石。儲存在石闆上的化石能夠清楚的看到完整的身體、尾巴和四肢,唯獨缺了腦袋,于是化石被收藏起來,編号為WGSC V26020。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扇槳龍化石,上面的編号WGSC V26020,下面的編号IVPP V4070,圖檔來自論文

後來,人們又在遠安縣旁的南漳縣發現了另一具化石,但是同樣沒有腦袋,化石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收藏,編号為IVPP V4070。

正是因為沒有腦袋,在湖北省發現的這兩具化石一直沒有研究命名。到了1991年,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董枝明與羅伯特·卡洛(Robert L. Carroll)共同完成了一篇史前湖濱環境古生物學論文,在文章中就提到了編号為IVPP V4070的化石。論文中分析了化石中包含的獨立特征,認為化石代表了一個新物種,但是最終沒有命名。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有“中國龍王”之稱的董枝明,圖檔來自網絡

時間一晃到了2015年,中國地質調查局下屬的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找出了編号為WGSC V26020的化石并且進行了研究,最終将其命名為扇槳龍(Eretmorhipis),學名來自古希臘語中的“ερετμον”(意為“槳”)和“ῥιπίς ”(意為“扇子”),代表了化石中鳍狀肢的外形。扇槳龍的模式種名為卡洛董氏扇槳龍(Eretmorhipis carrolldongi),種名是獻給董枝明與羅伯特·卡洛,正是他們首次提出了扇槳龍的存在。

<h1>史前“鴨嘴獸”</h1>

盡管扇槳龍被命名,但是我們并不知道它到底長什麼樣子,因為已知的化石缺乏頭骨部分。2018年,古生物學家終于在湖北省發現了更多的扇槳龍化石,而且是儲存有頭骨的。頭骨的發現讓古生物學家大吃一驚,扇槳龍原來長着像今天鴨嘴獸一樣的腦袋。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扇槳龍的完整化石及骨骼線圖,圖檔來自網絡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扇槳龍的頭骨,圖檔來自論文

扇槳龍的體長不足1米,腦袋出奇的小,隻有5厘米長,相當于整個體長的二十分之一。扇槳龍有扁而寬的嘴巴,一對鼻孔在頭頂上。如果你對比扇槳龍與鴨嘴獸的頭骨,會發現很像,是以扇槳龍的腦袋與鴨嘴獸是很像的。

扇槳龍的小腦袋之後是肥大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在它的背上還有角質的突起,這是從化石中能夠看到的。在扇槳龍的身體兩側,有一前一後兩對大鳍狀肢,外形如同扇子,它也是以而得名。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鴨嘴獸(a)與扇槳龍(b)的頭骨對比,圖檔來自media.eurekalert.org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扇槳龍的複原圖,其腦袋真的非常小,圖檔來自網絡

從扇槳龍的外形看,它明顯是一種水生爬行動物,從分類上屬于湖北鳄目。

<h1>渾水覓食不用眼</h1>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中央電視台報道的扇槳龍,圖檔來自網絡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鴨嘴獸屬于盲感應捕食動物,圖檔來自網絡

扇槳龍最特别的地方還是它那鴨嘴獸一樣的腦袋,這也成為其被報道的噱頭!相似的腦袋不僅能夠更準确地進行參考複原,而且能夠探尋扇槳龍的生存習性。扇槳龍很可能與鴨嘴獸一樣,生活在潛水之中,它會用柔軟的嘴殼探測蝦,蠕蟲和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扇槳龍很可能會在黃昏和夜間出來覓食,此時周圍環境的能見度很低,是以它的眼睛根本就派不上用場,主要還是靠嘴殼覓食,是以扇槳龍成為已知最早通過盲感應覓食的脊椎動物。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扇槳龍生活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從扇槳龍的外形上看,它屬于完全的海生爬行動物,生活在淺海環境。今天的湖北省位于大陸内部,但是距今2.48億年前的早三疊世時期卻被海水淹沒。如果你找出一張早三疊世的地圖就會發現,當時中國的南方地區還是一片位于海洋之中的陸塊,生活着許多海洋生物,是以今天我們能夠在湖北省發現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早三疊世的地球,圖檔來自http://palaeos.com

2.48億年前的湖北省生活着像鴨嘴獸的怪咖中國發現生活在2.48億年前的“鴨嘴獸”沒有腦袋先得名史前“鴨嘴獸”渾水覓食不用眼

圖注:外形同樣奇特的湖北鳄,圖檔來自維基百科

除了扇槳龍,古生物學家已經在湖北省的遠安縣和南漳縣發現了屬于湖北鳄目的湖北鄂、似湖北鳄、始湖北鳄、南漳龍、扇槳龍,屬于鳍龍類的歐龍、貴州龍,屬于魚龍類的巢湖龍等等。古生物學家将這個動物群命名為南漳-遠安動物群,而扇槳龍正是南漳-遠安動物群中的一份子。

關于扇槳龍的最新研究豐富了湖北鳄目的多樣性,而關于南漳-遠安動物群的研究表明海洋生态環境在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之後的早三疊世就已經恢複,海生爬行動物也完成了首次輻射!

參考資料:

1. Xiao-hong Chen; Ryosuke Motani; Long Cheng; Da-yong Jiang; Olivier Rieppel (May 27, 2015). "A New Specimen of Carroll's Mystery Hupehsuchian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China". PLoS ONE. 10 (5): e0126024. doi:10.1371/journal.pone.012602

2. 閻春波:程龍:Andrea Tintori:李志宏:楊博:鄂西早三疊世南漳-遠安動物群地層特征及古地理環境解析[J];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9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2018

3. 陳榮;陳豐紅;程龍;間春波;湖北南漳-遠安動物群及其生物複蘇意義;地質學報9 0 卷第3 期;2016 年3 月 409~420

圖檔 / 網絡(侵删)

文字 / 古生物探索(江泓)

排版 / 古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