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剛學生物的時候,我知道生物分有動物、植物、微生物,物種的劃分是按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劃分的~
高中學生物的時候,又接觸到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概念,以及原生生物的概念,同時還知道了除了我們常見的動物、植物、細菌之外,還有支原體、衣原體這種莫名其妙不知所雲的細胞生物。
或是病毒這種被懷疑到底是不是生物的玩意兒。目前我看人教版的書還是認為病毒是生物的,不過這個東西是不是生物,确實是存在争議的。至少說,它不是細胞生物~
同時,還有朊病毒這種更加莫名其妙的東西……

截圖自人教版高中生物書必修一(分子與細胞)
大學的時候隻學了生物化學,對生物尤其是分類方面涉獵比較少。研一的時候選修了一門菌物學,又一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物種的劃分,在界之上,還有域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分類其實是按域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劃分的~
0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嚴謹的分類樹</h1>
感謝@Neomura(知乎)大佬的幫助,更加嚴謹的分類樹(按界考慮)如下圖所示:
https://www.catalogueoflife.org/col/browse/tree?206226b9af98f5dda96511404180ddd9
這個網站應該是目前全球分類學最權威的網站了,英文單詞從上到下依次是:
·動物界
·古菌界
·細菌界
·假菌界(也有翻譯成色藻界,藻界,原藻界,藻菌界等等,目前似乎還沒有嚴格的統一譯名)
·菌物界(真菌界)
·植物界
·原生動物界(注意和原生生物做出區分~我看了看,似乎就是把原來原生生物界裡的藻類摘出來成了假菌界)
·病毒界
↑這是一個目前學術界認可度比較高的分類方法~
02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原生生物是個筐</h1>
我們通常了解的“細菌”基本包括了“古菌域”和“細菌域”這兩個極大的分類體系。
而動物屬于真核生物域中的動物界;
植物屬于真核生物域中的植物界;
蘑菇、木耳、酵母菌、黴菌等等都屬于菌物界(真菌界),它們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
“你吃的蘑菇和腳氣是親戚”——Sam(知乎)
(另:曾經确實把真菌(菌物)歸入為植物過,不過時代變了,而且它們和細菌是真的一點都不一樣……)
至于原生生物界就是不友善劃分的各種其他真核生物,比如大家可能聽過的“鞭毛蟲”,“眼蟲”,“變形蟲”等等……總之一句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原生生物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h1>
最後,細菌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這個科學家早就很明确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真核生物,科學家還沒弄明白他們到底該劃成動物還是植物還是真菌(菌物)。
03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6">紛繁的分類學</h1>
分類學其實是一門非常紛繁複雜的學科。我認識一個昆明植物所的同學,就是搞分類相關的,他們的研究工作真的很辛苦,而且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是個人體鑒定器,随便給棵草,他就能告訴你是什麼種。
一般來說,能鑒定到科,就很厲害了;能打眼一看就鑒定到屬的,一般都是該領域的專家,至于鑒定到種,就需要更多複雜操作了~
分類學一直是一個動态變化的學科,随着分子遺傳學研究的深入,不同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在被不斷抽絲剝縷,随着新物種的不斷發現,分類樹也越來越枝繁葉茂~這也是為什麼有關分類的話題總是争議不斷。
是以啊,知識這東西,就得經常的核實和訂正,尤其是從别人那聽來的知識。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作者:@小飛(中科院理化所)
轉載已獲作者授權,對原文略有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