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本市場“挖池子”,準備迎接新力量

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不管上海“百套房哥”究竟是炒房客還是開發商囤積的存貨,在這個時間點上出現一次性百套房抛售,還是很有新聞性,也有一定的探讨意義。

先分析一組資料,用事實說話。

截止9月,我們的M2(廣義貨币量)已經超過23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即便考慮到外彙占款等因素,M2這麼多年實質性地增長是有目共睹的。經典的市場經濟學認為,貨币發行越多,資産價格則越高,或者說資金池裡的流動性越多。

從全球的情況看,如果貨币發行過多,在消費端需求難以有效放大的情況下,一般會引起商品價格上漲進而引發通脹。

美國可以利用美元在全球消費,它是例外。但是,我們的M2增長了這麼多,為什麼沒有引發惡性通脹?

原因也很簡單,被巨大的資金池給沉澱消耗了,這個巨大的資金池就是房地産市場。

目前中國房地産市場的總市值已經達到300萬億元到400萬億元,非常多;當然,中國有14億以上的人口,可以利用城鎮化慢慢消化房地産市場的存量,這也是全球絕無僅有的。

但是,這種長期将流動性沉澱在一個資金池裡是有隐患的,終究會遭遇儲存的天花闆,比如人口紅利銳減、城鎮化建設增速下降等,是以,我們需要另一個池子來分流流動性。

就目前情況看,三孩都放開了,人口紅利這個問題已經不用争論了,發達地區的城鎮化也已經相當成熟,欠發達地區的城鎮化雖然還有空間,但遭遇了人口向發達地區遷徙等不利因素影響,增速不會有以前那麼快了。

于是,我們看到,目前房地産市場出現了很多政策變化的因素。

那麼,問題就來了,怎麼打造新的資金池?

從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看,房地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市值比例基本為1:1,這樣其實也才能實作實體制造業的繁榮,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畢竟一個房地産市場的大國并不一定能成為經濟強國。

而A股的總市值是多少呢?80萬億元左右,也就是房地産市場的1/4左右。考慮到中國人口基數及城鎮化建設的空間,要實作資本市場與房地産市場1:1的比例可能比較難,但适當地引流部分房地産市場資金到資本市場,實作1:3甚至1:2還是有可能的。

這樣一來,房地産市場的泡沫可以有效減少,資本市場可以得到資金援助,繼續增長的M2也可以找到地方沉澱。

實際上,為了有效疏導流動性,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挖池子”,比如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注冊制改革等,都是這些“挖池子”的制度性建設,都是把池子挖大一點,挖深一點,好吸引更多的流動性循序漸進地流進去。

要知道,房地産市場哪怕溢出10%的資金,都是數十萬億級别的,池子小了難以容納。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種說法不靠譜,因為房地産調控已經這麼久了,該溢出的都溢出了,為什麼是現在?答案自己去找,隻提示一點:房地産稅是每年一繳的長久稅收政策。

從資金遷移的情況看,也需要一個過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需要一個過程,資金轉向也需要一個全社會重新認識的過程。就像二三十年前,房地産市場化改革時,很多人也需要一個認識的過程,認識得早的,受益良多,認識得晚的,受益不多。

繼續閱讀